落地式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999发布日期:2018-08-10 19:4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波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波治疗仪发出的多峰宽带强生命能量纳米波,通过对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的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全身体表经络系统的信息疏通,调整以及病变部位的直接作用,从而产生各种生物效应、各种理化效应和生命信息的重新整合作用。同时活化组织细胞、激活酶系统,活化水分子,修正细胞的异常代谢,建立和维持正常细胞生理、组织器官功能的代谢平衡,总体调整机体生物能量失衡,恢复各系统功能达到治病防病延长生命周期的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带动了医疗行业的兴起,进而陆续出现了多种以不同种方式治疗疾病的治疗仪,目前,人们所常见的疾病治疗仪器,主要是将所输出的一定频率电脉冲信号,经治疗仪器的治疗头作用到人体的有关穴位,向该穴位施加一定的脉冲电压刺激,以达到对疾病的治疗和症状的缓解,目前落地式治疗仪的支臂调节装置,多为手动棘轮机构和端齿机构组成的支臂调节装置,调节时必须用双手操作,费力、操作复杂,尤其是工程塑料支臂,使用时间长时易老化,强度不好,因此急需一种强度好、操作简单而又美观实用的、可移动的支臂调节装置完成对人体放射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落地式治疗仪在照射病变位置的调节操作复杂、费力的问题,进而提供落地式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落地式治疗仪包括底座装置、第一立管、第二立管、横管、摆臂装置、转动调节装置、能量发生器装置和电源控制部分,底座装置的下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的第一立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装置上,第一立管的上端安装有转动锁紧扣,第二立管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立管内,并通过转动锁紧扣实现在第一立管内的伸缩调节,第二立管的上端通过摆臂装置与横管的下端建立连接,横管的上端安装有角度调节座和角度调节旋钮,转动调节装置通过角度调节座和角度调节旋钮与横管安装连接,能量发生器装置安装在转动调节装置的下部,电源控制部分安装在第二立管的立管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摆臂装置包括摆臂控制部分和摆臂基座部分,所述的摆臂控制部分包括把手、把手座、棘爪,把手通过转销与把手座建立连接,把手座的前端安装有棘爪;所述的摆臂基座部分包括棘轮、棘轮中心套、棘轮座和焊接挡片,所述的棘轮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棘轮中心套,棘轮的外圈焊接有两个焊接挡片,棘轮焊接在棘轮座上;摆臂控制部分的把手与摆臂基座部分的棘轮中心套通过转轴配合安装,安装后的棘爪与棘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调节装置包括∩形固定环和圆环形底座,所述圆环形底座的上端面设有一圈凸起的轨道,∩形固定环通过其两端的调整座安装在圆环形底座上,调整座与圆环形底座的上端面凸起的轨道配合安装,圆环形底座能够相对∩形固定环实现转动调节,所述圆环形底座下端还安装有安装柱销。

优选的:所述的能量发生器装置包括能量发生器外壳体、反射板、电极片安装板和电极片,所述的反射板设置在发生器外壳体内,电极片安装板通过圆锥形陶瓷座固定安装在反射板上,电极片安装板上规则安装有多个电极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治疗仪,具有治疗范围广、能够辐射患者全身的特点,它是利用机械结构将照射源安装在落地式支架上,并通过旋转、摆动作用提高了照射源的照射范围。本实用新型机构布局巧妙,操作简单,照射病变位置调节方便,适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落地式治疗仪结构视图;

图2是摆臂控制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摆臂基座部分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转动调节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5是能量发生器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能量发生器装置的内部结构安装图;

图中1-底座装置,2-第一立管,3-第二立管,4-横管,5-摆臂装置,6-转动调节装置, 7-能量发生器装置,8-电源控制部分,9-转动锁紧扣,10-角度调节座,11-角度调节旋钮, 51-摆臂控制部分,52-摆臂基座部分,511-把手,512-把手座,513-棘爪,514-转销,521- 棘轮,522-棘轮中心套,523-棘轮座,524-焊接挡片,61-∩形固定环,62-圆环形底座, 63-凸起的轨道,64-调整座,65-安装柱销,71-能量发生器外壳体,72-反射板,73-电极片安装板,74-电极片,75-圆锥形陶瓷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落地式治疗仪包括底座装置1、第一立管2、第二立管3、横管4、摆臂装置5、转动调节装置6、能量发生器装置7和电源控制部分8,底座装置1的下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的第一立管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装置1上,第一立管2的上端安装有转动锁紧扣9,第二立管3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立管2内,并通过转动锁紧扣9实现在第一立管2内的伸缩调节,第二立管3 的上端通过摆臂装置5与横管4的下端建立连接,横管4的上端安装有角度调节座10和角度调节旋钮11,转动调节装置6通过角度调节座10和角度调节旋钮11与横管4安装连接,能量发生器装置7安装在转动调节装置6的下部,电源控制部分8安装在第二立管 3的立管壁上。如此设置,横管4是不锈钢管材料,横管4的上端设置有一端弯曲部位,弯曲部能够适应能量发生器装置7的安装调节,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调节;拖动底座装置1 到指定位置,即可进行纳米比能量放射治疗,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管2与第二立管3的安装是通过转动锁紧扣9实现,这里的转动锁紧扣9即是利用生活中旋转拖把的锁紧杆的结构原理,通过松开转动锁紧扣9使得第二立管3在第一立管2内调节,使得能量发生器装置7在适当的高度进行照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的摆臂装置5 包括摆臂控制部分51和摆臂基座部分52,所述的摆臂控制部分51包括把手511、把手座512、棘爪513,把手511通过转销514与把手座512建立连接,把手座512的前端安装有棘爪513;所述的摆臂基座部分52包括棘轮521、棘轮中心套522、棘轮座523和焊接挡片524,所述的棘轮52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棘轮中心套522,棘轮521的外圈焊接有两个焊接挡片524,棘轮521焊接在棘轮座523上;摆臂控制部分51的把手511与摆臂基座部分52的棘轮中心套522通过转轴配合安装,安装后的棘爪513与棘轮521啮合。如此设置,横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把手座512上,第二立管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棘轮座 523上,通过手动压动调节把手511使得棘爪513相对棘轮521转动,进而实现了横管4 和第二立管3的摆动位置关系,进而实现了能量发生器装置7位置调整,更便于对患者病变位置的照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的转动调节装置6 包括∩形固定环61和圆环形底座62,所述圆环形底座62的上端面设有一圈凸起的轨道63,∩形固定环61通过其两端的调整座64安装在圆环形底座62上,调整座64与圆环形底座62的上端面凸起的轨道63配合安装,圆环形底座62能够相对∩形固定环61实现转动调节,所述圆环形底座62下端还安装有安装柱销65。如此设置,在治疗过程中,拖拽转动调节装置6即可调整发生器横向宽度,由于转动调节装置6组成包括∩形固定环61 和圆环形底座62,使得能量发生器装置7能够实现圆周轨迹调整,照射患者不同位置,这样的调节方式更加灵活,调节效果更好,操作者可轻微调整,进而实现照射位置的转换,免去了繁琐的操作过程;能量发生器装置7通过圆环形底座62下端的安装柱销65安装连接,这样的分体式结构更便于能量发生器的更换,使用者在使用后无论是进行清洁或更换纳米波能量发生器,均可通过简单的拆装完成,从根本上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的能量发生器装置7包括能量发生器外壳体71、反射板72、电极片安装板73和电极片74,所述的反射板72设置在发生器外壳体71内,电极片安装板73通过圆锥形陶瓷座75固定安装在反射板72上,电极片安装板73上规则安装有多个电极片74。如此设置,安装后的能量发生器装置7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控制部分8连接,通过调节电控强弱档来调节其照射能量的的强弱。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