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572发布日期:2018-11-07 20:3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贴膜。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目前常选用完全透明的方形胶贴来固定针头,再用额外的胶贴对留置针进行u型固定。虽然选用完全透明的胶贴利于我们更加清楚的观察穿刺部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拔出留置针时往往需要用棉签来按压止血,不仅按压时间长,还需要护士来回奔跑拿棉签;此外,还需要额外选用长形的胶布将多余的留置针u型固定,以免针头滑出和减少回血、凝血等并发症,增加留置针保留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贴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菌贴膜,包括可拆除透明透气材料制成的薄片状的本体1、与本体连接的延长胶带2以及贴合部4;本体1的一面设有粘胶,本体1设有粘胶的一面设有止血贴3,止血贴3位于本体1中心点以外的区域;本体1设有粘胶的一面贴于贴合部4上。

作为优化方案,延长胶带的数量为两条,位置相互对称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本体的中心点位于该直线上。

作为优化方案,本体为椭圆形或者圆形。

作为优化方案,延长胶带为透明胶带。

作为优化方案,延长胶带与本体一体成型。

作为优化方案,贴合部上设有分离部,分离部位于止血贴上方,且止血贴被分离部全覆盖。

本实用新型制得的无菌贴膜可在静脉留置针拔出后,起到及时、便捷按压,迅速止血的作用,从而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更加方便患者;不仅如此,延长透明胶带的使用,使得静脉注射时针头U型固定得更加牢固;此外,椭圆形本体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贴膜与皮肤的吻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本体,2-延长胶带,3-止血贴,4-贴合部,5-分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菌贴膜由可拆除透明透气材料制成的薄片状椭圆形或者圆形本体1、以及与本体一体成型的透明延长带2组成;本体的一面设有粘胶并贴于贴合部4上,设有粘胶的一面还设有止血贴3,止血贴3位于贴膜本体1左上角。本体两侧延长胶带4位置相互对称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本体1的中心点位于该直线上,贴合部4上的分离部5位于所述止血贴3上方,且止血贴3被分离部5全覆盖。

穿刺后,将止血贴4上的贴合部5撕下,分离部5被保留,贴膜本体1贴在合适位置,延长胶带2用于U型固定在针头拔出时;撕下分离部,使得止血贴快速地按压在穿刺点。使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无菌贴膜可以减少按压时间,更加减少用棉签来按压多余而繁琐的步骤。本实用新型将临床常用的方形敷贴改成椭圆形的无菌贴膜本体,避免因方形的四个棱角而造成的起边,提高了无菌贴膜本体与皮肤的吻合性。此外,更加便捷的一体式的利用延长胶带将体外的留置针u型固定,避免了再用额外的胶贴对留置针进行u型固定,分离部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卫生、安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