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的穴位保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023发布日期:2019-01-18 19:3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的穴位保健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确切的说是一种能够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的穴位保健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和保健,人们在提高各种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一些人过早的患上了常见病、多发病,甚至被某些慢性病常年缠身,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朋友,辛苦工作了一辈子,更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安度晚年。虽然现代医疗技术高度发展,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都能得到科学的治疗。但是有病不如无病,人们在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以后,更注重养生和保健,一些人把滋补品保健品视为灵丹妙药,却不知有些滋补保健品也含有一定的副作用,更不知注重自身免疫力、抗病能力的提高。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体系,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产生的。“经”有“径”的含义,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的含义,遍布全身。人体中存在着十四条经络,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互联网。经络上分布着众多穴位,当人体某个器官或部位生病时,会在经络上相应的穴位出现反应,经络是人体通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统一联系的一个系统,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传统的针灸疗法,即是在人体体表循行的十四条经上,按照一定分布的穴位施行一种手法,给予一定刺激,达到疏通经络人体气血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保健仪根据经络学理论,能有效疏通人体气血,平衡人体内部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病抗病的能力,是人们渴望健康、延年益寿的理想用具,是居家养生和保健的必备佳品,穴位保健仪能帮助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走上健康之路,能陪伴中老年朋友无病到天年。



技术实现要素:

穴位保健仪是根据经络防病治病的理论,把现代科学技术和道家文化相结合,设计而成的穴位按摩器,包括太极旋针和太极旋摩,太极旋针适合四肢和头颈部穴位,太极旋摩适合腹背部穴位和全身皮肤的按摩,根据经络学说理论,穴位保健仪在众多穴位中筛选17个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的保健穴位和背脊三线,作为养生和保健的基本穴位,这些穴位是:胸部横线:风府、膻中、风府;腹部竖线:中脘、神阙、关元;上肢部:内关、阳谷、合谷;下肢外侧和膝内:足三里、阳陵泉、委中;下肢内侧:三阴交、太溪、湧泉;头颈部:百会、风池、印堂;脊背三线:脊中线大椎至长强、脊柱两侧十二俞穴、左右大柕至左右大肠俞。为方便好记,形象概括为“七个三健康热线”。“七个三健康热线”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循行于人体体表的十四条经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人体体表循行的十四条经络上进行按摩的器具,以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的养生和保健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人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理论,把现代科学技术和道家文化相结合,终于研究出穴位保健专用的穴位保健仪,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经络穴位的需要及保健仪的功能作用和按摩顶面的大小,设计了两种型号的按摩器,即太极旋针和太极旋摩,太极旋针由上壳体、下壳体、蓄电池、电机及旋针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上壳体的下端设有下壳体,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后盖,上壳体内装有蓄电池,下壳体内设有电机,下壳体的下端设有旋针,电机由导线连接在蓄电池上,电机的连接导线上设有倒顺、定时、调速开关,电机下端的主轴上设有方形插接头,旋针的上端设有方形插接孔,旋针由插接孔插装在电机的主轴上,电机的下端设有旋针固定套,旋针由固定套固定在电机的主轴上,旋针的外侧设有橡胶旋针护套,后盖的中部设有电源连接线,电源连接线的里端连接在电机的连接线上,电源连接线的外端设有电源插头,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的里侧由电源线连接在蓄电池接线柱上,旋针的顶端设有半球形的太极球头,太极球头的中部设有S形的太极图分隔带,S形分隔带将半球形的球头分隔成两只相对又相连的阴阳鱼,左右两个圆弧形状的为鱼头,紧靠鱼头的斜边为鱼尾,鱼头高于鱼尾1-1.5厘米,凸起的鱼头设置在旋针顶端的半球上,既能加大旋针与人体穴位的摩擦系数,增强疗效,又可保护穴位处的皮肤不被拉伤,太极球头由电机控制,能够顺时针旋转或反时针旋转,太极半球停旋后提示更换新的穴位。

不论是太极旋针或太极旋摩,在人体穴位接受按摩后,都会起到疏通人体气血、平衡人体阴阳的作用,让人体生命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是人们养生保健不可多得的佳品。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可自己独立操作,也可由家人帮助,可用于家庭养老、养生、保健、久病后恢复、大病后保养、慢性病及老年病自我保健、自我治疗,中老年防病抗衰,提高免疫力等。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太极旋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针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针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太极旋摩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太极旋摩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太极旋摩顶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中示出的上壳体3的下端设有下壳体5,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后盖10,上壳体内装有蓄电池,下壳体内设有电机11,下壳体的下端设有旋针7,电机由导线连接在蓄电池上,电机的连接导线上设有倒顺、定时、调速开关4,电机下端的主轴上设有方形插接头,旋针的上端设有方形插接孔14,旋针由插接孔插装在电机的主轴上,电机的下端设有旋针固定套6,旋针由固定套固定在电机的主轴上,旋针的外侧设有橡胶旋针护套8,后盖的中部设有电源连接线2,电源连接线的里端连接在电机的连接线上,电源连接线的外端设有电源插头1,上壳体的上端设有充电插头9,充电插头的里侧由电源线连接在蓄电池接线柱上,旋针的顶端设有半球形的太极球头15,太极球头的中部设有S形的太极图分隔带,S形分隔带将半球形的球头分隔成两只相对又相连的阴阳鱼,左右两个圆弧形状的12为鱼头,紧靠鱼头的斜边13为鱼尾,鱼头高于鱼尾1-1.5厘米,凸起的鱼头设置在旋针顶端的半球上,既能加大旋针与人体穴位的摩擦系数,增强疗效,又可保护穴位处的皮肤不被拉伤。

图4-6中示出的太极旋摩手柄18的前端设有机壳20,机壳的前端设有旋摩头21,手柄的后端设有后盖24,手柄内设有蓄电池,机壳内设有电机,电机由电源线连接在蓄电池上,电机的电源线上设有控制开关19,控制开关安装在手柄的前端,电机前端的主轴上设有方形插接头,旋摩头的后中部设有方形插孔28,旋摩头由插孔插装在电机主轴的插接头上,旋摩头的插孔内设有止退销29,机壳的前端设有橡胶旋摩头护套22,旋摩头护套套装在旋摩头的外端,旋摩头的顶部设有S形的太极图分隔带27,S型太极图分隔带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平衡相邻的阴阳鱼头25,阴阳鱼头的尾端设有二个鱼尾26,鱼头的头部向上翘起,二个鱼尾分别向下倾斜低于鱼头1-1.5cm,手柄后盖的中部连接有电源线17,电源线的外端设有电源插头,电源线的里端连接在电机的接线柱上,后盖的上端设有充电插头23,充电插头的里端连接在蓄电池的接线柱上。使用时,当旋摩头顺时针旋转时,阴阳鱼体向前推进,压迫按摩穴位气血向两边分流,旋摩头反时针旋转时,阴阳鱼体向后退,按摩压迫穴位气血向中间合拢,如此一进一退,一分一合,穴位在阴阳鱼体的进退变化中,达到气血的疏通和阴阳的平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