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915发布日期:2018-07-17 22:1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灸具,具体是指一种以天然竹筒为主体结构的用于艾灸的灸具。



背景技术:

灸是中华民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治病方法,最具有安全、方便、无副作用的特点。灸有两个特点:一是发热,二是穴位。关于灸,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艾灸。艾灸是以艾绒或艾绒配以其它药物放置在人体表面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度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艾灸的作用机制,首先是局部火的温热刺激作用,增强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加强代谢能力,促进炎症、血肿、粘连等消散吸收,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其次具有经络调节作用,促进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建立相互协调的关系;艾灸作用于人体是一种综合的作用,由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治疗作用。因此从古至今,与艾灸相关的产品一直都很受人们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为了人们使用上的方便,推出了很多用于悬起温和灸的灸盒。这类灸盒普遍采用的盒式结构,在盒子顶部开个口,并在开口处安装弹性片用于卡住灸条,然后在盒子底部安装一个接灰网。灸盒常见的材料结构有:铜制或不锈钢制结构,塑料结构、木制结构、陶瓷结构等。本专利申请的发明在实践中发现:铜制或不锈钢制结构存在导热快容易烫伤的问题。塑料结构存在不环保、在温度的长期作用下可能释放有毒物质的问题。木制则大部分是木板胶粘而成不环保、容易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陶瓷结构中陶瓷原料可能纯正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导热快容易烫伤。另外虽然现有技术中有竹制结构的灸盒,但是灸盒采用的多是竹板拼接而成的六面体结构,盒体的开口设计,孔位设计等均很随意,基本上他们开孔要不是顶部(不易燃烧、容易熄灭),要不是周边两面有孔、而且孔径比较大(燃烧起来就比较快,燃烧过程中温度会突大突小,不能充分发会艾灸的热效作用,无法将热效最大化,还存在艾柱不容易燃烧、易熄灭、排烟大、温度高低起伏不定、舒适感差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环保、艾灸的热效利用率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艾柱更易燃、燃烧时间更长、燃烧更充分、艾灸稳定性更好的灸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灸具,它包括端盖和套筒,所述的端盖和套筒均为经过高温碳化处理的天然竹筒结构;所述的端盖内带有竹节,竹节内的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的端盖内还安装有艾柱安装座;所述的艾柱安装座包括座盘、插针和弹力支脚;座盘上设有若干通孔,插针固定在座盘的正面;弹力支脚至少为两个,且设置在座盘的背面,所述的艾柱安装座通过弹力支脚卡接在端盖内;所述的套筒的上端与端盖可拆式连接;套筒的下端为斜向开口结构,套筒的侧面亦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的套筒的外周还连接有定位套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的下端为斜向开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上的通气孔为五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上的通气孔为五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针上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内还设有接灰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套件包括用于套在用户四肢上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上设有用于卡接套筒的弹力圈,所述的固定套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收紧粘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套件包括固定绑带,所述的固定绑带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套筒的弹力圈,所述的固定绑带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收紧粘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与套筒的连接处为台阶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天然竹筒经过高温碳化处理后制作,碳化后可使竹筒具有质地坚硬、细密多孔、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释放远红外线等优点。可以更好的净化筒内艾灸时所产生的艾烟、体内湿气,同时竹炭可产生远红外线和艾灸时所释放的热力共同作用于穴位,增强治疗效果。内部艾柱安装座采用金属螺纹插针式结构,这样能稳固的固定艾柱的高度及位置,不易脱落,艾柱周围无包裹,可使艾柱燃烧的更充分,艾柱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取出和放入(方便艾柱的安放和点燃及艾灸高度的调节),有别于现在大部分采用纱网圆柱筒内固定(高度固定无法调节、艾柱在狭小的空间燃烧不充分、容易熄灭)及钢片夹的固定方式(由于钢片夹有弹性压力,可能会使燃烧后的艾灰更容易脱落引起烫伤、由于夹艾柱钢片的地方不易燃烧,所以需要随时调整艾柱燃烧的位置);灸具为圆筒状外形,手持和固定都很方便,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接触皮肤的开口面为30度斜面,开口大小尺寸根据人体部位不同,直径也会有大小之分,这样能更好的与施灸部位贴合(有别于方形平口、圆形平口),保证艾灸的热效损失降到最低,斜口面设计圆筒始终保持30度倾斜,可使艾灸时艾柱保持倾斜释放热力,这样能使温度能最大面积产生热效,符合艾灸悬灸标准施灸方法(有别于现在普便直立艾柱灸具热力太过集中容易让局部产生不适感甚至烫伤),灸具全身共有10个通气孔(底部5个、正面1个、左右侧面个1个、背面2个),能更好的通气、控烟,保证艾灸时的温度始终保持一个连续恒温的状态,热效持续不丢失、降低艾烟排放,使被灸者在施灸过程中保持一个舒适的感觉,这些设计都有别与其他灸具孔数少、孔位不科学(导致艾柱不容易燃烧、易熄灭、排烟大、温度变化差距大,一般开始没有温度,然后温度突然升高,温度高低起伏不定)。本实用新型的开孔设计加上原筒形状能很好的保持热效的均匀与持久,在使用相同直径和长度艾柱时,热效时间可以达到50分钟,远远超过普通灸具20到25分钟的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加环保、艾灸的热效利用率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艾柱更易燃、燃烧时间更长、燃烧更充分、艾灸稳定性更好的灸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灸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灸具的竹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灸具内的艾柱安装座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灸具实施一中定位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灸具实施二中定位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端盖,2、套筒,3、艾柱安装座,4、接灰网,5、定位套件,6、通气孔,7、弹力圈,8、固定套,9、收紧粘带,10、固定绑带,301、座盘,302、插针,303、弹力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到附图3,一种灸具,它包括端盖1和套筒2,所述的端盖1和套筒2均为经过高温碳化处理的天然竹筒结构;所述的端盖1内带有竹节,竹节内的隔板上设有通气孔6;所述的端盖1内还安装有艾柱安装座3;所述的艾柱安装座3包括座盘301、插针302和弹力支脚303;座盘301上设有若干通孔,插针302固定在座盘301的正面;弹力支脚303至少为两个(具体实施时,一般是设置三个弹力支脚,且整个艾柱安装座3采用不锈钢结构),且设置在座盘301的背面,所述的艾柱安装座3通过弹力支脚303卡接在端盖1内;所述的套筒2的上端与端盖1可拆式连接;套筒2的下端为斜向开口结构,套筒2的侧面亦设有多个通气孔6,所述的套筒2的外周还连接有定位套件5。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2的下端为斜向开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1上的通气孔6为五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2上的通气孔6为五个。五个通气孔按如下位置分布:以套筒下端的斜向开口处到套筒上端距离最短的一侧为套筒的正面,正面上设置一个通气孔,与正面相对的背面设置两个通气孔,与正面垂直(是指切面垂直)的左右两个面上各设置一个通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针302上设有螺纹。螺纹结构能更好的固定艾柱。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2内还设有接灰网4。

进一步结合附图4,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套件5包括用于套在用户四肢上的固定套8,所述的固定套8上设有用于卡接套筒2的弹力圈7,所述的固定套8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收紧粘带9。此优选项适合在用户的四肢上使用。

进一步结合附图5,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套件5包括固定绑带10,所述的固定绑带1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套筒2的弹力圈7,所述的固定绑带10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收紧粘带9。此优选项适合在用户的腰、腹、胸,劲等部位使用。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灸具,和皮肤贴合度好,口面斜度更好的使艾柱保持标准的悬灸角度,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艾灸热力更好的透入腧穴,艾灸是烟小,共有10个通气孔,有利于艾柱的持续燃烧不熄火。需要说明的是套筒2与用户皮肤接触的一端最好是采用完全敞开的设计,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使艾灸的热力直接作用于人体。但是,如果用户在使用的艾柱,容易掉灰(实践中,艾柱在燃烧过程中很少掉灰),可以选配一层网纱,这样只是会减少一些艾灸的热力渗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艾灸盒艾灸时,温度持续稳定,不会像其他灸具艾灸时温度起伏不定(开始温度低,中间温度高,最后温度低,给人不舒适的感觉),里面固定艾柱的位置与人体皮肤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之内,不会发生烫伤,外形小巧,手拿方便不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