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6618发布日期:2018-07-27 18:01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足拇指矫形器只是通过将拇指包裹固定,然后通过牵引力对拇指进行牵引矫正,使拇指受力形式单一,拇指不能得到运动,在脱离矫形器后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在使用时可以使拇指处在运动状态,促进拇指与关节的接触,同时也可以对拇指进行长时间的牵引,使治疗效果更显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足底接触装置;足底接触装置包括与支撑底座平行安装的受力板;受力板的左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挤压板;挤压板与支撑底座左部之间形成夹角;夹角内安装有气囊;支撑底座左部前侧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同轴转动安装有转动盘;转动盘端面的偏心位置安装有受力杆;受力杆转动连接有施力条;施力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安装在挤压板的前侧;转动盘侧面转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三角形的传动架;传动架中心位置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安装有支撑轴;支撑轴后端固定连接有关节保护壳;关节保护壳固定安装在受力板上;传动架右端通过魔术贴连接有拇指包裹垫;气囊接通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另一端接通有隔板;隔板为空腔结构,前后两端为内凹结构;隔板的前端凹弧为软体膜,后端为支撑壳;导气管安装在支撑底座与受力板之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的圆形托盘的支撑底座的左端与受力板的右端位置均设置有固定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的支撑的底座的前侧壁安装有锁条,锁条的前端设置有凹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的挤压板和压力板表面涂有一层特氟龙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足拇指外翻矫形器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当患者进行行走时会对气囊挤压和失力,使隔板的软体膜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拇指处在运动牵引的状态;2、拇指包裹垫可以进行松紧的调节,可以使患者在穿戴时固定在相对舒适的位置;3、拇指包裹垫与传动架连接,在挤压板挤压挤压气囊时传动架会带动拇指包裹垫移动,从而对拇指进行牵引;4、支撑底板的侧壁安装有锁条,在挤压板挤压气囊后用锁条将挤压板固定,可以使拇指一直处在牵引状态;5、拇指包裹垫可以进行拆卸使使用更加灵活;6、受力板上固定安装的关节保护壳可以对关节起到支撑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挤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拇指牵引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隔板和传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盘与传动架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受力板;3、挤压板;4、气囊;5、魔术贴; 6、转轴;7、转动盘;8、受力杆;9、施力条;10、固定轴;11、传动杆;12、传动架;13、滚动轴承;14、支撑轴;15、关节保护壳;16、拇指包裹垫;17、导气管;18、隔板;19、固定带;20、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足拇指外翻矫形支具,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足底接触装置;足底接触装置包括与支撑底座1平行安装的受力板2;受力板2的左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挤压板3;挤压板3与支撑底座1左部之间形成夹角;夹角内安装有气囊4;支撑底座1左部前侧安装有转轴6;转轴6上同轴转动安装有转动盘7;转动盘7端面的偏心位置安装有受力杆8;受力杆8转动连接有施力条9;施力条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安装在挤压板的前侧;转动盘7侧面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1;传动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三角形的传动架12;传动架12中心位置设置有滚动轴承13;滚动轴承13内安装有支撑轴14;支撑轴14后端固定连接有关节保护壳15;关节保护壳15固定安装在受力板2上;传动架12右端通过魔术贴5连接有拇指包裹垫16;气囊4接通有导气管17;导气管17的另一端接通有隔板18;隔板18为空腔结构,前后两端为内凹结构;隔板18的前端凹弧为软体膜,后端为支撑壳;导气管17安装在支撑底座1与受力板2之间;支撑底座1的左端与受力板2的右端位置均设置有固定带20;支撑底座1的前壁转动安装有锁条21,锁条21的前端设置有凹弧;挤压板3和受力板2表面涂有一层特氟龙涂层。

足拇指外翻矫正支具在使用时先将脚穿过固定带20,使脚与支具固定,在穿戴时拇指穿过隔板18,隔板18为空腔结构,隔板18与拇指接触的内凹弧结构为软体膜,另一端为支撑壳使拇指与其它脚趾分隔,然后患者可以进行行走,行走时脚部的脚后跟向下受力踩在挤压板3,挤压板3会向下挤压气囊4,气囊4压缩后气体会通过导气管17将气体传输至隔板18,隔板18上的与拇指接触的凹弧部分的软体膜膨胀,带动拇指向外牵引,当后脚跟离地时,气囊4膨胀,软体膜收缩,软体膜收缩时,拇指复位;所以患者在行走时外翻的拇指是处在运动的牵引状态的;

患者还可以对拇指进行穿戴拇指包裹垫16,拇指包裹垫16可以人为调节松紧,使穿戴更加舒适;拇指包裹垫16与传动架12连接,传动架12是三角形结构,传动架12的中心安装着滚动轴承13,滚动轴承13上转动有支撑轴14,滚动轴承13可以绕支撑轴14转动,所以可以带动传动架12可以进行转动,传动架12的底端的一角与传动杆11连接,传动杆11的另一端与转动盘7连接,当患者进行行走时脚后跟受力将挤压板3下压,挤压板3下压使施力条9受力向前推动受力杆8,受力杆8带动转动盘7顺时针转动,转动盘7顶端的传动杆11向前运动,而此时传动架12发生逆时针的转动,从而使拇指包裹垫16发生移动,而牵引拇指;当患者一直处在压缩气囊状态时,则拇指一直处在牵引状态;

支撑底座1的前侧壁上安装的锁条21,在挤压板3向下挤压气囊4之后转动锁条21,锁条21的凹弧位置卡住固定轴10,使挤压板3在挤压位置被固定,从而使转动盘7处在受力状态,传动架12带动拇指包裹垫16受力,可以使拇指一直处在牵引状态;

拇指包裹垫16与传动架12是由魔术贴5连接的,所以拇指包裹垫16可以轻松拆卸,在使用拇指包裹垫16使可以选择使拇指一直处在牵引状态,当将拇指包裹垫16拆卸下来时,可以通过行走,或者其他足部运动使气囊4处在挤压膨胀状态,从而使隔板18的软体膜同步处在膨胀收缩状态,从而使拇指处在运动的牵引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