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阻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540发布日期:2018-09-14 21:03阅读:1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鼾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式可调式阻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医学术语称为鼾症、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引起睡眠时打鼾的原因多种,例如睡眠时肌肉放松舌根后坠、肌肉放松下颚后缩,产生气道变窄甚至阻塞现象,吸进的空气就必须强行通过狭窄或阻塞的地方,此时空气的阻力变大,于是气道变窄部分的粘膜或分泌物就会产生振动,或者产生摩擦的声音,这种振动声、摩擦声就是打鼾。其实打鼾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鼾使睡眠呼吸困难甚至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进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病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打鼾使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如果时间超过120 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其中治疗方法中的物理疗法,即遵循打鼾的机制,做成半口假牙套状,睡觉时戴入口中,固定于牙床上,通过其上特殊的生物功能材料,直接作用于患者发生口腔变形的部位——上面的软腭和下面的大舌头,然后依据物理力学的矫正原理,恢复患者口腔内部器官的正确位置和形态,形成一个畅通的呼吸道,达到减少甚至从根本上消除打鼾和憋气的目的。

现目前市场上的阻鼾器,材质为软性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变形现象,影响牙套后续的使用。同时,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固定后,相对位置可调性差或不可调节,使用者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阻鼾器,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的相对位置可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调式阻鼾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阻鼾器,包括第一牙套、第二牙套和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牙套上,所述第一牙套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调节块配合,调节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的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牙套设有调节螺杆,调节块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牙套与调节块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牙套设有导向杆,所述调节块设有导向孔,所述调节块的导向孔与导向杆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牙套设有固定镶块,所述导向杆和调节螺杆穿过固定镶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块设有加强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牙套延伸部与调节块的接触面为斜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内侧为柔性材料、外侧为硬性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内侧设置有牙齿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牙套中部设有下凹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调式阻鼾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第二牙套上的调节螺杆,让调节块推动第一牙套延伸部,使第一牙套与第二牙套相对位置改变,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节,通过第二牙套设有的导向杆、固定镶块和调节块设有的加强块,使整体结构更为牢固,通过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内侧为柔性材料、外侧为硬性材料,让使用者穿戴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阻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阻鼾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阻鼾器的第二牙套的调节螺杆和调节块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可调式阻鼾器,包括第一牙套10、第二牙套20和调节块30,所述第一牙套10两侧设有延伸部,所述第二牙套20设有固定镶块21、导向杆22和可调螺杆23,,所述调节块30设有加强块,所述调节块30设有导向孔和螺纹孔,所述调节块30螺纹孔与第二牙套20的调节螺杆23连接,所述调节块30的导向孔与第二牙套20的导向杆22连接,所述调节块30与第一牙套10延伸块相接,所述调节块30与第一牙套10连接块相接的接触面为斜切面。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3,控制调节块30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的相对位置,调节方便且精确,通过第二牙套20设有的导向杆22、固定镶块21和调节块30设有的加强块31,使整体结构更为牢固。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内侧为柔性材料、外侧为硬性材料,即与牙齿接触部分为柔性材料,使牙套更为舒适且结构稳定。

所述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内侧设置有牙齿凹槽,可使牙套穿戴更为方便、舒适。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第二牙套20的中部设有下凹部,增大呼吸时的气流通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