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畸托槽及其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7579发布日期:2018-07-24 19:04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畸托槽及其矫治器。



背景技术:

现代固定正畸技术发端于100多年前的美国。Dr.Angle实用新型并完善了截面为方形的弓丝-托槽系统,叫方丝弓技术。这种系统通过托槽固定在每个牙齿上,用一根钢丝把它们穿起来,在钢丝的弹性力作用下,牙槽骨发生改建,牙齿产生移动。Dr.Tweed,Dr.Merrifield,Dr.Andrews等先后改进了托槽,现代直丝弓托槽逐渐定型。

直丝弓托槽和弓丝搭配使用组成固定矫治器。弓丝由一系列材料不同,粗细不同,横截面为圆形或长方形的镍钛合金和不锈钢牙弓形态的丝组成。通常,槽沟的尺寸为0.022×0.028(英寸),而弓丝尺寸的序列为0.012镍钛合金圆丝,0.014镍钛合金圆丝,0.016镍钛合金圆丝,0.017×0.025镍钛合金方丝,0.017×0.025不锈钢方丝,0.019×0.025不锈钢方丝,0.020×0.025不锈钢方丝。一般地,弓丝截面宽度总是小于槽沟截面宽度,以便于在制造误差范围内和口腔食物残渣污染下能够顺利安装。但因为这个特性,弓丝不能紧贴于槽沟内壁,造成一定的误差。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被提出。

第一、过矫治策略: 在托槽设计、托槽粘接定位时,充分考虑余隙的存在,补偿这一部分未表达的数据。但此法依靠经验猜测补偿程度,很难实际应用。在个性化定制的唇侧间接粘接托槽和个性化舌侧矫正中,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补偿量,但过程过于复杂,成本过高。

第二、主动自锁托槽:通过一个弹性片,在固定弓丝的同时在横截面上把弓丝压向槽沟的一个角,使之贴合槽沟底,使之完全表达。实际应用中,自锁托槽价格昂贵,体积大,结构复杂,弹片弹性质量要求高,弹片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解决方丝或直丝弓技术中余隙的问题的正畸托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正畸矫治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和托槽底板,所述托槽体的一侧与托槽底板相固定,所述托槽体的另一侧的中部设有槽沟,所述槽沟的两侧壁成斜面,且槽沟的宽度由槽沟开口处往槽沟底部依次递减,两个斜面所形成的夹角在45°-135°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槽沟的两侧壁的底部相交或者通过平面相连接或者通过弧形面相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正畸矫治器,包括上述正畸托槽以及弓丝,所述弓丝的侧面分别与槽沟的两侧壁斜面相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弓丝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托槽的槽沟的两侧壁设计成斜面的形式,且槽沟侧壁由开口处相底部聚拢,使得弓丝更易放入,且弓丝的侧面更容易与槽沟侧壁相配合,既方便了弓丝的结扎操作又解决了方丝或直丝弓技术中余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好,相比于主动自锁托槽有更经济的制造方法和更简便的临床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正畸矫治器,包括托槽和弓丝3,所述托槽包括托槽体1和托槽底板4,所述托槽体1的一侧与托槽底板4相固定,所述托槽体1的另一侧的中部设有槽沟2,所述槽沟2的两侧壁成斜面,两个斜面的底部相交使得槽沟2的截面形状为V形,且两个斜面所形成的夹角在45°-135°之间。所述弓丝3的侧面分别与槽沟2的两侧壁斜面相抵。

所述弓丝3采用五边形,也可采用截面为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弓丝。三种形状的弓丝中最长两边交角随槽沟底两壁交角变化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五边形弓丝能贴合V型槽沟底,同时在顶端形成短平面,避免对结扎丝产生剪切作用和影响结扎丝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槽沟还可采用双槽沟结构,且截面V型槽沟可简化为槽沟两端V型小板,或优化为槽沟中心低两侧高的槽沟底形态。

V型槽沟的特征,两壁角度固定,不论以何种型号弓丝入槽,在紧结扎的状态下,弓丝永远只有唯一准确的紧结扎位置,避免了余隙的产生。临床应用中,当初始状态牙齿不整齐程度大,应力过大时,可改为松结扎,弓丝并不完全入槽;等稍排齐后再改用紧结扎,弓丝扎入槽沟底。与传统托槽相比,V型托槽保证了不管多细的弓丝都能直达槽沟的最深位置,使每一根弓丝的应力充分释放,从而减少了正畸弓丝的更换,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同时由于施力更加柔和,治疗前期就加载转矩等特点,使得牙移动顺序更趋合理,疗程缩短。

本实用新型沿用四翼托槽结构,槽沟截面设计为V型,作为优选方案,1.两斜面壁的交角为90°;2.配套弓丝截面设计为圆形和五边形。五边形最长两边分别为0.017×0.0170.018×0.018,0.019×0.019,0.020×0.020。弯制弓丝的配套器械如转矩钳,游离牵引钩等截面也为V型,交角为90°。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弓丝与槽沟底余隙的问题。槽沟尺寸为0.022×0.022英寸的V型槽沟。槽沟位置和角度根据直丝弓托槽要求设计,槽沟两壁的角平分平面的位置和角度符合直丝弓托槽的转矩数据要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所述槽沟2的两侧壁的底部通过平面相连接,使得所述槽沟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弓丝3的两个侧面与槽沟2的两侧壁相抵。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所述槽沟2的两侧壁的底部通过弧形面相连接,所述弓丝3的两个侧面与槽沟2的两侧壁相抵,所述弓丝3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例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