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290发布日期:2018-10-16 17:32阅读:25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又称气管导管,是介入呼吸病学常用器械。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Tracheal Tube)是一种医疗器械,也可以表示为一种医疗技术,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的通常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同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在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之后的后续治疗过程中也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应用气管插管及切开套管的同时,为了避免口鼻腔的分泌物流入气管中,内导管上的气囊(又称套囊或球囊,容积5~8ml)压力必须保证在25-30cmH2O(1 cmH2O=98.0665Pa),过低容易引起误吸而造成肺部感染,过高则容易造成气管粘膜的损伤。

目前对于气囊的压力监测,主要有套囊压力测定仪、最小封闭容积与最小封闭压力,以及手捏气囊感觉法。其中手捏气囊感觉法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误差比较大,并且不能实时监测。例如套管压力测定仪,其个体比较大,独立于气管插管,由护理人员携带,每天对气囊监测2~3次,换言之,气囊压力的监测周期长达数小时到十数个小时,无法保证气囊实时处于良好的状态。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压力测定仪价格比较昂贵,为每一个床位配置一个压力测定仪很不现实,如果多个床位共用一个压力测定仪,如果消毒不严格,则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并且对于非护理人员,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压力测定仪,容易造成压力测定仪的损坏。

传统的气囊压力监测普遍不能进行实施的监测,有鉴于此,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666147U,其通过连接管与一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压力传感器采样的数据则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并且通过比较器实现报警输出。由于气管插管属于一次性医疗器械,配置压力传感器,一方面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还需要配置显示器、报警器等辅助设备,并不适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能够直观的反映球囊压力的气管插管。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包括内导管和在内导管给定位置套装的球囊,以及为球囊充放气的充放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在充放气管路上旁接一旁路,该旁路则接有一压力计;

所述压力计具有一柱形壳体,该柱形壳体被一膜片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与旁路连通,第二腔体则通大气;

在第二腔体侧还被定向的导引有一指示部件,该指示部件的一端连接于球囊位于第二腔体的面的中间。

所述柱形壳体为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在轴向被膜片分隔,其中,第一腔体的容积为内部空间容积的十分之一。

所述指示部件为一杆件,杆件具有指示段,指示段在长度方向分为若干段,形成有颜色层,而不同的杆段具有不同的颜色。

可选地,在第二腔体设有用于膜片复位的弹簧。

可选地,所述弹簧以所述杆件为弹簧导柱。

可选地,圆柱形壳体相应于第二腔体的端盖开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用于杆件的导引,并用于第二腔体与大气的连通。

可选地,所述充放气管路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为可控单向阀。

可选地,为充放气管路配有气嘴;

气嘴的后级为所述可控单向阀;

所述可控单向阀的阀芯在该可控单向阀轴向具有工作行程,从而在气嘴侧具有一推杆。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充放气管路上旁接一旁路,该旁路则接有一压力计,压力计为简单的腔体膜片结构,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量化时,可以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组成部分,而不必担心成本过高的问题。基于膜片推动指示部件所产生的行程可以比较直观的反映球囊压力,陪护人员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实现实时的监测,不容易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气管插管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气管插管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压力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压力计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计,2.连接腔,3.单向阀,4.气嘴,5.接头,6.内导管,7.球囊。

11.接口,12.壳体,13.推杆,14.按压头,15.膜片,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图中所示的内导管6为氧气导管,管径相对较大,例如常用的7#气管插管,其内导管6的内径为7.5mm,外径为10mm。而充放气管路的只是用于容量为5~8ml,对其通流能力要求不高,因此一般采用管径相对比较小的管路,其管径一般小于2mm。

图中,接头5所在端为内导管6的尾端,内导管6的另一端套装有球囊7,充放气管路一般从内导管6的中后部介入到内导管6内,然后延续到球囊7,并与球囊7连通。

位于内导管6内的充放气管路的部分一般帖置在内导管6的内壁。

关于球囊7在内导管6上的配置位置,以及内导管6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对此不再赘述。

图1中,相比于常规的气管插管,本实施例中,充放气管路设有一个旁路,旁路的末端连接有一个压力计1。

一般压力计1相比于常规的压力测量仪器个体要小得多,并且成本也低很多。

如图3和4所示,压力计1具有一个柱形的外壳,即图中所示的壳体12,该壳体12的两端各具有一个端盖,端盖上都开有孔,其中一个端盖开有图中所示的接口11,以用于与旁路连接,另一个端盖上开有过孔,用于推杆13的穿过。

图4为一压力计1的主剖结构示意图,实际是过轴线剖面图。于壳体12的内腔设有一个膜片15,将壳体12的内部空间分成两个部分,或者说两个子腔体,其中位于接口11侧的子腔体,记为第一腔体,另一个腔体记为第二腔体。

其中,第一腔体通过接口11与旁路连通,从而基于连通正确的反映球囊7内的压力。

相对地,第二腔体则通大气,所反映的环境压力。

膜片15在第一腔侧的受压面为第一面,相应的,记膜片15在第二腔体侧的受压面为第二面。当球囊7充气膨胀时,球囊7内的压力大于环境大气压,膜片15基于压差而产生如图4中向右膨胀,从而可以推动推杆13向右移动,对推杆13的移动量进行标识,就可以直观的看出球囊7的内压。

关于膜片15可以采用橡胶片,橡胶的变形量比较大,常见的可参见气球,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膜片15无论采用哪种橡胶,其壁厚都不能大于0.7mm,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球囊最大气压并不高,如前所述,为25-30cmH2O(相对压力,区别于绝对压力),对膜片15的抗涨破能力并不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确定采用给定材质的橡胶的条件下,选用什么样的壁厚。

关于壳体12,选用透明硬质塑料件,例如PP、PMMA、PS或者PC等常用硬质塑料。膜片15的周缘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粘结于壳体12的内壁。

由于球囊7的压力监测并不需要考虑球囊7未胀开时的状态,换言之,松弛状态下的膜片15处于什么形状对监测并没有任何影响。球囊7刚刚张紧时,球囊7内的压力略高于环境大气压,膜片15处于初态,确定了推杆13工作行程的初始位置。球囊7内的压力进一步增加时,推杆13进一步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客观的反映出球囊7气压。

以上所确定的压力计成本较低,采用医用塑料等医用材质,其成本也低于0.5元,可以作为一次性器材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结构相对复杂的压力计,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670132A中公开的压力计2。

对于推杆13的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刻度进行指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推杆工作行程部分构造为指示段,该指示段在长度方向分为若干段,指示段上覆有颜色层,而不同的杆段具有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球囊7的压力在许可的范围内。

采用不同的颜色时,相邻杆段上的颜色应采用冷暖交替的颜色,以清晰的分辨出球囊7的压力是否在许可的范围内。

为使膜片15能够回到相对确定的位置,在第二腔体设有用于膜片复位的弹簧16。

另外,为了使膜片15能够回到相对确定的位置,可以对推杆13进行有效的导引,为推杆13设置相对较长的导套,导套的长度不小于5mm,且不大于10mm。

优选地,如图4所示,弹簧16以推杆13为弹簧导柱。

推杆13可以采用圆截面杆件,第二腔体具有比较大的空间,可以任意设置一个侧孔以用于第二腔体与大气连通。

此外,当推杆13采用异形截面时,对推杆13进行导引的孔采用规则的圆形导引孔,则推杆13余导引空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用于与大气导通,结构相对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放气管路设有单向阀3,该单向阀3为可控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管阀、闸阀或者管夹。

对于单向阀3,配置在图1中所示的气嘴4侧,气嘴4的后级为所述可控单向阀,如图1中所示的单向阀3。

所述可控单向阀的阀芯在该可控单向阀轴向具有工作行程,从而在气嘴4侧具有一推杆,可以采用推压的方式放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