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068发布日期:2019-02-01 20:1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灸疗技术实践中,人们普遍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一般都是传统的温灸器和现代新型电子温灸器,将艾绒放入温灸器盒体中点燃,置于灸疗部位施灸;一种是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将艾绒置于隔物上面点燃,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此种方法虽然对治病疗伤均有效果,但在施灸过程中器具与方法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如艾绒燃烧时的火势、温度不能调控,容易掉灰、掉火,施灸不方便,药效发挥不足等。

申请号为CN201020573587.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温控式泥灸器,将艾绒等药物融合在火山泥中,火山泥置于盒体中,火山泥能直接作用于肌肤病患处,虽然操作简单,能够通过加热调温使药性充分发挥药力,增加疗效,但是由于药物层受热不均,以及当个体病症不同时,不能额外在药物层中添加适当的其它药物,不能对症下药,因而不能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受热均匀、治疗效果好的温控式泥灸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不仅使用简便、安全、无副作用,而且由于桶状体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使得药物层受热均匀,更好的发挥药性;另外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桶状体内补加药粉,起到更好的对症治疗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底端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中央位置的温控旋转钮;还包括:位于所述盒体内部的圆形空腔;填充在所述圆形空腔内部的药物层;位于所述药物层顶端的导热层;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环形片、位于所述环形片中心位置的桶状体;所述药物层是由对症治疗的中药成分粉碎成细粉加艾绒、火山泥和粘合剂制作而成的环形药饼;位于所述药物层中心位置的通孔。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中,包裹在所述盒体底部外周围,并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的金属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中,所述环形片安装在所述桶状体的顶部,并且所述环形片由所述桶状体的顶部周缘向外延伸。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中,所述通孔和所述温控旋转钮位于同一中心轴上,并且所述桶状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温控旋转钮电性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中,所述桶状体为一圆柱形空腔体,并且在所述桶状体的外周围刺有透气小孔。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中,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上的支撑脚,并且所述支撑脚的数目为三个。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一方面通过桶状体与旋转温控钮电性连接,能够间接的通过调节旋转温控钮,使得加热装置加热桶状体,促使套接在桶状体外部的药物层受热均匀,从而更好的发挥药性,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药物层中的药物成分是配比好的,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桶状体内补加药粉,起到更好的对症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施灸时倒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空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药物层和导热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

1为盒体、2为加热装置、21为支撑脚、3为温控旋转钮、4为金属环。

在图2中:

1为盒体、21为支撑脚、4为金属环、5为圆形空腔。

在图3中:

6为药物层、61为通孔、7为导热层、71为环形片、72为桶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不仅药物层受热均匀,能够更好的发挥药性,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且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桶状体内补加药粉,起到更好的对症治疗效果。

请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温控式泥灸器,具体包括:

盒体1;设置在盒体1底端的加热装置2;位于加热装置2中央位置的温控旋转钮3;还包括:位于盒体1内部的圆形空腔5;填充在圆形空腔5内部的药物层6;位于药物层6顶端的导热层7;其中导热层7包括环形片71、位于环形片71中心位置的桶状体72;药物层6是由对症治疗的中药成分粉碎成细粉加艾绒、火山泥和粘合剂制作而成的环形药饼;位于药物层6中心位置的通孔61。

其中,圆形空腔5的具体结构参见附图2,药物层6、环形片71与桶状体72的具体结构参见附图3。

请参见附图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包裹在盒体1底部外周围,并与加热装置2连接的金属环4。

金属环4有良好的导热特性,能够将加热装置2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设置在圆形空腔5内部的药物层6,以使药物层6发挥更好的药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片71安装在桶状体72的顶部,并且环形片71由桶状体72的顶部周缘向外延伸。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孔61和温控旋转钮3位于同一中心轴上,并且桶状体72穿过通孔61与温控旋转钮3电性连接。

通过桶状体72与旋转温控钮3电性连接,能够间接的通过调节旋转温控钮3,使得加热装置2加热桶状体72,促使套接在桶状体72外部的药物层6受热均匀,从而更好的发挥药性,达到治疗的目的。

请参见附图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桶状体72为一圆柱形空腔体,并且在桶状体72的外周围刺有透气小孔。

由于药物层6中的药物成分是配比好的,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桶状体72内补加药粉,起到更好的对症治疗效果。

请参见附图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均匀分布在加热装置2上的支撑脚21,并且支撑脚21的数目为三个。

支撑脚21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加热装置2在加热过程中烫伤支撑该新型温控式泥灸器的物件的现象发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