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输液架以及输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799发布日期:2018-08-10 19:4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输液架以及输液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早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了解,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阶段的7%左右上升到20%以上,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高度老化。随着老年人数的增多,医院的就诊率也逐年攀升,本产品的发明设计来源于临床医疗实践,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患者来医院就诊,输液过程单调,行走不便,如厕不便,而且经常有因为疏忽忘记拔针的现象,尤其年老患者。

输液架是吊挂药液瓶或袋配套用品,是医护必备设备,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就医概念的重视与日俱增,往来医院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医院还是家庭对输液架的需求都是逐年上升。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输液架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现在临床普遍应用的输液架,架体笨拙不利于调放,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输液架,以改善传统的输液架笨拙不利于调放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系统,以改善传统的输液架笨拙不利于调放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包括输液架主体以及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支撑部以及柔性材料制成的承重部,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端以及安装端,所述承重部安装于所述安装端,所述支撑部铰接于所述输液架主体,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输液架主体转动过程中使所述承重部择一具有收拢状态或者展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支撑腿以及多根辅助支撑腿,所述主支撑腿与多根所述辅助支撑腿于交叉位置处铰接,所述主支撑腿的端部与多根所述辅助支撑腿的对应的端部构成所述安装端,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输液架主体铰接;所述主支撑腿与多根所述辅助支撑腿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主支撑腿与所述输液架主体的铰接位置和所述支撑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腿的远离所述安装端的端部安装有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与所述主支撑腿可折叠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架主体为可伸缩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架主体包括拐杖以及输液杆,所述输液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拐杖,所述输液杆具有悬挂部,所述拐杖具有相连接的手握杆和支撑杆,所述输液杆相对于所述拐杖滑动过程中,所述悬挂部沿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能够凸出所述手握杆;所述座椅铰接于所述支撑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杆设置为伸缩杆,所述悬挂部靠近所述输液杆的远离所述手握件的端部设置,所述悬挂部绕着所述输液杆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输液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输液架还包括感应报警单元,用于检测位于所述悬挂部上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内液体高度,当所述液体高度低于预设值时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架主体上安装有音频播放器以及照明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可充电电源,所述可充电电源设置有USB接口以及充电口,所述音频播放器和所述照明系统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源。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系统,包括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还包括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输液架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多功能输液架不仅具区用于悬挂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功能,还能够作为椅子供使用者休息使用,功能多样化,椅子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折叠,体积小,携带方便。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输液架,包括有输液架主体,在输液架主体上铰接有座椅,输液架主体用于悬挂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等输液容器,在不需要座椅时,转动座椅,座椅折叠至输液架主体上,座椅呈收拢状态,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在输液过程中需要使用座椅时,将座椅相对于输液架主体转动且呈展开状态,供使用者休息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液系统包括所述的多功能输液架,具有多功能输液架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座椅呈展开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行走轮组使用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行走轮组与主支撑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行走轮组呈使用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行走轮组与主支撑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行走轮组呈折叠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主支撑腿与输液杆呈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主支撑腿与输液杆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功能输液架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多功能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行走轮组使用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多功能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行走轮组呈折叠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多功能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图1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多功能输液架的输液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输液杆缩回至拐杖内)。

图标:输液架主体10;输液杆11;第一杆111;第二杆112;调节螺钉113;拐杖12;手握杆121;支撑杆122;第一定位孔1221;柔性层123;充电口124;USB接口125;功能键区126;悬挂部13;座椅20;承重部21;支撑部22;主支撑腿221;锁紧部2211;第二定位孔2212;卡槽2213;锁紧孔2214;辅助支撑腿222;铰接环223;铰接孔2231;固定件224;插接腿2241;连接杆2242;行走轮组30;轮架31;锁紧端311;插接孔312;轮子32;转轴33;插销34;弯折卡扣40;绑带50;感应报警单元60;音频播放器70;输液架升降按钮80;备用电源90;照明系统100;悬挂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多功能输液架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输液架不仅具有用于悬挂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功能,在输液过程中,输液架可以供使用者坐着休息,休息完毕后可以进行折叠,携带方便;还可以提供音频,例如音乐、广播等,丰富了使用者的生活,体验度更高。

请参阅图1,多功能输液架包括有输液架主体10、座椅20以及行走轮组30。

输液架主体10包括有输液杆11以及拐杖12。输液杆11设置为伸缩杆,输液杆11包括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第二杆112设置有滑动槽,第一杆111插装在滑动槽内且沿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也即滑动槽的深度方向沿着第二杆112的轴线方向延伸,滑动槽的槽口位于第二杆112的一端面上。第一杆111从槽口处插入到滑动槽内。在第一杆111外套设有悬挂部13,悬挂部13包括至少一个挂钩,悬挂部13转动连接在第一杆111外,悬挂部13围绕第一杆111的轴线相对于第一杆111转动。悬挂部13靠近第一杆111的远离第二杆112的端部设置。

请参阅图2,拐杖12大致呈T形,拐杖12包括有手握杆121以及支撑杆122,手握杆121与支撑杆122垂直设置,手握杆121安装在支撑杆122的一端面上,在手握杆121上设置有柔性层123,手握更加舒适。柔性层123可以是硅胶层,硅胶层外设置有多个凸点。

第二杆112从手握杆121处插入到支撑杆122内,第二杆112与拐杖12为滑动连接,第二杆112相对于拐杖12沿着支撑杆122的轴线方向滑动时,能够使位于第一杆111上的悬挂部13收纳到手握杆121内,还能够使第一杆111上的悬挂部13凸出在手握杆121外。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部可以通过调节螺钉进行限位连接,即在第二杆112上螺接螺钉,螺钉旋拧过程中其端部能够抵紧在第一杆111的外周面上,实现锁紧;还可以通过弹性阻尼结构进行限位连接,保证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在调整至合适位置后能够进行定位,不易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滑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座椅20包括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承重部21,还包括有支撑部22,承重部21供使用者坐立,承重部21为柔性,能够发生形变,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布层,便于折叠。请参阅图1和图3,其中,图1中未示出铰接环的结构,图3中示出了支撑部的结构。支撑部22包括有主支撑腿221、铰接环223以及多根辅助支撑腿222,本实施例中主支撑腿221设置有一根,辅助支撑腿222设置有3根,在铰接环223上设置有4个铰接孔,每个铰接孔为腰型孔,主支撑腿插装在一个腰型孔内,3根辅助支撑腿一一对应插装在剩余的3个铰接孔内,主支撑腿221与铰接环223铰接,辅助支撑腿222与铰接环223铰接,主支撑腿221以及辅助支撑腿222能够在各自的铰接孔内相对于铰接环223转动,可以实现主支撑腿与铰接环223的轴线平行或者倾斜,以及辅助支撑腿与铰接环223的轴线平行或者倾斜,铰接环223的轴线与铰接孔的轴线平行。主支撑腿221具有两个端部,每根辅助支撑腿222具有两个端部,主支撑腿221的一端与3根辅助支撑腿222的对应的端部形成了安装端,位于安装端的主支撑腿的端部和辅助支撑腿的端部位于铰接环223的同一侧。承重部21安装在安装端上,承重部21同时与主支撑腿221和3根辅助支撑腿222连接,主支撑腿221的另一端和3根辅助支撑腿222的另一端形成了支撑端。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4-图5,行走轮组30设置为万向轮组,包括轮子32和轮架31,每个轮子32通过轮架31铰接在主支撑腿221的位于支撑端的端部上。通过转动轮子32轮架31实现轮子32的折叠和使用。本实施例中,轮子32设置有三个,三个轮子32围绕主支撑腿221的轴线间隔排布,每个轮子32通过一个轮架31铰接于主支撑腿上。具体的,每个轮架31与主支撑腿通过转轴33连接,每个轮架31包括有锁紧端311,锁紧端311和轮子32位于转轴33的两侧,锁紧端311设置有插接孔312,在主支撑轴上设置有三个锁紧孔2214,每个插接孔312对应一个锁紧孔2214,在轮架31转动过程中,轮子32转动至可以行走的状态时,插接孔312和锁紧孔2214连通,能够将插销34插入到锁紧孔2214和插接孔312内,实现轮子32的固定。

请参阅图6-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输液架,将主支撑腿221铰接在支撑杆122上,在主支撑腿221和支撑杆122的铰接位置设置弯折卡扣40,用于固定主支撑腿221和支撑杆122的相对位置。使用过程中,可以座椅20打开,即操作主支撑腿221和多根辅助支撑腿222,相对转动将承重部21铺开,此时,主支撑腿和铰接环223的轴线倾斜,辅助支撑腿和铰接环223的轴线倾斜,支撑端支撑在地面上,形成座椅20,便于使用者使用。此时,输液杆为竖向设置状态,拐杖的支撑杆和主支撑腿之间呈45度设置,为了保证输液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竖向状态,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21,主支撑腿包括有锁紧部2211,在锁紧部22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212,当主支撑腿和支撑杆调节至合适角度后,利用固定件224插入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即可,即能够实现固定,固定件224包括有两根插接腿2241,两根插接腿2241通过连接杆2242连接,两根插接腿2241和连接杆2242固定连接,两根插接腿2241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内。为了便于调节两根插接杆之间的距离,将连接杆2242设计为伸缩杆。

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输液杆11的长度来调节输液过程中的输液瓶和输液袋的高度。由于悬挂部13转动连接于第一杆111,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的随意转身或者调换方位都不会使输液管缠绕在输液架上,方便了患者的行动。不需要使用座椅20时,操作座椅20,使得座椅20呈收拢状态,主支撑腿221以及多根辅助支撑腿222呈水平设置,且与拐杖12的支撑杆122平行设置,主支撑腿221和多根辅助支撑腿222贴合在支撑杆122上,进一步的,在锁紧部2211上设置有卡槽2213,卡槽2213的槽壁上设置有弹性卡紧层,例如橡胶层,主支撑腿转动至于支撑杆平行时,也即使用完毕后将输液架折叠时,支撑杆卡紧与卡槽2213内,此时,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连通,将固定件224的一根插接腿2241插入到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内实现固定。此时,承重部21收拢在一起,整个座椅20体积减小,整体输液架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实现支撑杆122的调节,可以将支撑杆122设计为伸缩机构。

为了固定主支撑腿221、多根辅助支撑腿222和承重部21,在支撑杆122外设置有绑带50,通过绑带50将主支撑腿221、多根辅助支撑腿222和承重部21绑在支撑杆122上。为了固定整个输液架,在支撑杆122上设置有悬挂件200,例如挂环。

多功能输液架实施例2

请参阅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实施例1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是为了提高输液架的操作灵活性对输液杆11和拐杖12的连接机构进行的改进,输液杆11和拐杖12通过自动升降机构连接,可以是电机丝杠机构或者液压驱动机构等。通过自动升降机构来调整输液杆11和拐杖12的相对滑动,操控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的,在拐杖12的手握杆121内设置调控系统,在手握杆121上设置有输液架升降按钮80,输液架升降按钮80与调控系统控制连接,通过按压升降按钮实现输液杆11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多功能输液架还包括感应报警单元60、音频播放器70、照明系统100以及可充电电源,感应报警单元60用于检测位于悬挂部13上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内液体高度,当液体高度低于预设值时报警。本实施例中,感应报警单元60为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红外线照射在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靠近底部的位置,当液体低于红外线照射的位置时发出警报。需要说明的是,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不进行详细说明。

输液架主体10上安装有音频播放器70以及照明系统100。可充电电源上设置有USB接口125以及充电口124,USB接口125和充电口124位于手握杆121上。充电口124供可充电电源充电。可充电电源为感应报警单元60、音频播放器70、照明系统100进行供电。显然,为了保证可充电电源损坏或者没电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在支撑杆122内设置有备用电源90。对应的,在手握杆121上设置有功能键区126,便于通过按压不同的功能键实现相应功能的调控。

音频播放器70可以是MP3,收音机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输液架,与传统的输液架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在产品顶端保留了原始的设计挂钩,并改为可旋转式挂钩,这样患者的随意转身或者调换方位都不会使输液管缠绕在输液架上,方便了患者的行动;2、在产品的挂钩下方,我们设计了最新的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在液体低于输液瓶最底部时会产生报警响动,来提醒患者更换液体或者拔针,避免了输液过程中的因看护不周产生的意外事故;3、在我们设计的输液架中部设计了MP3、收音机,以及照明系统100,可以在输液过程中为患者增添乐趣,也可以在夜间使用,这是传统输液架所没有的;4、在产品的下部,我们配有可以随时展开的座椅20,采用舒适耐用的户外座椅20布料方便患者随时休息,这更是传统输液架所没有的;5、传统的输液架升降都采用人工方式,这样既不方便也很费力,尤其是在患者不便用力或者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的情况下就显得更加笨拙。而我们所发明的输液架采用了自动升降的方式,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只需要轻轻一按就可以随意的调整吊架的高度,更加方便了广大临床患者;6、传统的输液架只能小范围的应用于临床和家中,且架体沉重携带不方便。而我们发明的输液架采用拐杖12的设计理念,且架体可以伸缩,可以随时随地的携带在身边,且采用的材质都是轻便材质,更加便于携带和适用于各种场所;7、传统的输液架架体虽然配有滑轮设计,但是整个架体比较大,放置起来占用空间。而我们发明的输液架有伸缩的功能,架体更小,更加的节省空间,放置起来更加方便。

多功能输液架实施例3

请结合实施例1中的图6-图8以及参阅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多功能输液架包括有输液架主体10以及座椅20。

请参阅图11,输液架主体10包括有输液杆11以及拐杖12。输液杆11设置为伸缩杆,输液杆11包括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第二杆112设置有滑动槽,第一杆111插装在滑动槽内且沿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也即滑动槽的深度方向沿着第二杆112的轴线方向延伸,滑动槽的槽口位于第二杆112的一端面上。第一杆111从槽口处插入到滑动槽内。在第一杆111外套设有悬挂部13,悬挂部13包括至少一个挂钩,悬挂部13转动连接在第一杆111外,悬挂部13围绕第一杆111的轴线相对于第一杆111转动。悬挂部13靠近第一杆111的远离第二杆112的端部设置。

请参阅图11,拐杖12大致呈T形,拐杖12包括有手握杆121以及支撑杆122,手握杆121与支撑杆122垂直设置,手握杆121安装在支撑杆122的一端面上,在手握杆121上设置有柔性层123,手握更加舒适。柔性层123可以是硅胶层,硅胶层外设置有多个凸点。

请参阅图12;第二杆112从手握杆121处插入到支撑杆122内,第二杆112与拐杖12为滑动连接,第二杆112相对于拐杖12沿着支撑杆122的轴线方向滑动时,能够使位于第一杆111上的悬挂部13收纳到手握杆121内,还能够使第一杆111上的悬挂部13凸出在手握杆121外。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部可以通过调节螺钉113进行限位连接,即在第二杆112上螺接调节螺钉113,调节螺钉113旋拧过程中其端部能够抵紧在第一杆111的外周面上,实现锁紧;还可以通过弹性阻尼结构进行限位连接,保证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在调整至合适位置后能够进行定位,不易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滑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同理,第二杆112和支撑杆122可以采用与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的调节结构相同的结构进行调节,即在支撑杆122外螺接螺钉,螺钉旋拧过程中能够抵紧在第二杆112的外周面,实现紧固。显然,本实施例中提高的调节结构同样适用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第一杆、第二杆和支撑杆之间的调节。

座椅20包括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承重部21,还包括有支撑部22,承重部21供使用者坐立,承重部21为柔性,能够发生形变,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布层,便于折叠。支撑部22包括有主支撑腿221以及多根辅助支撑腿222,本实施例中,主支撑腿221设置有一根,辅助支撑腿222设置有2根,主支撑腿和2根辅助支撑腿转动连接于一根转动轴上,主支撑腿位于两个辅助支撑腿之间,主支撑腿和两根辅助支撑腿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承重部具有三个连接点,两个连接点一一对应与两根辅助支撑腿的一端连接,剩余的一个连接点与主支撑腿连接,连接点和主支撑腿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支撑腿的两端之间,主支撑腿和辅助支撑腿绕着转动轴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承重部撑开,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输液架,将主支撑腿221铰接在支撑杆122上,在主支撑腿221和支撑杆122的铰接位置设置弯折卡扣40,用于固定主支撑腿221和支撑杆122的相对位置。使用过程中,可以座椅20打开,即操作主支撑腿221和多根辅助支撑腿222,绕着转动轴相对转动将承重部21铺开,此时,主支撑腿的倾斜方向与两根辅助支撑腿的倾斜方向相反,支撑端支撑在地面上,形成座椅20,便于使用者使用。此时,输液杆为竖向设置状态,拐杖的支撑杆和主支撑腿之间呈45度设置,为了保证输液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竖向状态,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21,主支撑腿包括有锁紧部2211,在锁紧部22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212,当主支撑腿和支撑杆调节至合适角度后,利用固定件224插入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即可,即能够实现固定,固定件224包括有两根插接腿2241,两根插接腿2241通过连接杆2242连接,两根插接腿2241和连接杆2242固定连接,两根插接腿2241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内。为了便于调节两根插接杆之间的距离,将连接杆2242设计为伸缩杆。

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输液杆11的长度来调节输液过程中的输液瓶和输液袋的高度。由于悬挂部13转动连接于第一杆111,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的随意转身或者调换方位都不会使输液管缠绕在输液架上,方便了患者的行动。不需要使用座椅20时,操作座椅20,使得座椅20呈收拢状态,主支撑腿221以及多根辅助支撑腿222呈水平设置,且与拐杖12的支撑杆122平行设置,主支撑腿221和多根辅助支撑腿222贴合在支撑杆122上,进一步的,在锁紧部2211上设置有卡槽2213,卡槽2213的槽壁上设置有弹性卡紧层,例如橡胶层,主支撑腿转动至于支撑杆平行时,也即使用完毕后将输液架折叠时,支撑杆卡紧与卡槽2213内,此时,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连通,将固定件224的一根插接腿2241插入到第一定位孔1221和第二定位孔2212内实现固定。此时,承重部21收拢在一起,整个座椅20体积减小,整体输液架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实现支撑杆122的调节,可以将支撑杆122设计为伸缩机构。

为了固定主支撑腿221、多根辅助支撑腿222和承重部21,在支撑杆122外设置有绑带50,通过绑带50将主支撑腿221、多根辅助支撑腿222和承重部21绑在支撑杆122上。为了固定整个输液架,在支撑杆122上设置有悬挂件200,例如挂环。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为了提高输液架的操作灵活性对输液杆11和拐杖12的连接机构进行的改进,输液杆11和拐杖12通过自动升降机构连接,可以是电机丝杠传动机构或者液压驱动机构等,例如将电机丝杠传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杆内,电机丝杠传动机构的传动端连接第二杆112,驱动第二杆112沿着支撑杆122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通过自动升降机构实现输液杆112和拐杖12的相对滑动,操控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的,在拐杖12的手握杆121内设置调控系统,在手握杆121上设置有输液架升降按钮80,输液架升降按钮80与调控系统控制连接,通过按压升降按钮实现第二杆112的伸缩运动,进而实现了输液杆11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多功能输液架还包括感应报警单元60、音频播放器70、照明系统100以及可充电电源,感应报警单元60用于检测位于悬挂部13上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内液体高度,当液体高度低于预设值时报警。输液架主体10上安装有音频播放器70以及照明系统100。可充电电源上设置有USB接口125以及充电口124,USB接口125和充电口124位于手握杆121上。充电口124供可充电电源充电。可充电电源为感应报警单元60、音频播放器70、照明系统100进行供电。显然,为了保证可充电电源损坏或者没电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在支撑杆122内设置有备用电源90。对应的,在手握杆121上设置有功能键区126,便于通过按压不同的功能键实现相应功能的调控。

输液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输液架,还包括GPS定位装置,GPS定位装置安装于输液架上,通过终端能够实时监测到使用者的位置,增加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