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547发布日期:2018-09-28 18:34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



背景技术:

医院急诊部门,经常需要将病人进行快速转移,转移过程中要保证病人的初步病情处理,有效的缓解病情。

对于急诊病人来说,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在保证病人快速转移的同时,也要方便病人进行输液,减缓病情,对于病情较严重的也要同时进行供氧保证病人的呼吸,而且需要装置能够快速平稳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对于有楼梯的地方也可以进行手动搬运,因此设置本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包括条形基座,所述条形基座上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伸缩端向上的两对电控伸缩立柱,所述两对电控伸缩立柱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承载板,所述矩形承载板,所述矩形承载板上表面右侧加工有一对圆形凹槽,所述其中一个圆形凹槽内嵌装有微型氧气瓶,所述微型氧气瓶一端固定连接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氧气罩,所述其中另一个圆形凹槽内嵌装有电控伸缩支杆,所述电控伸缩支杆的伸缩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折型挂钩,所述折型挂钩上套装有半圆形固定环,所述半圆形固定环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下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头,所述矩形承载板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N型把手,所述每个N型把手上均套装有摩擦橡胶圈,所述矩形承载板上表面加工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多个减震弹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矩形承载板相匹配的保护垫,所述矩形承载板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氧气管相匹配的U型挂钩。

所述条形基座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两对短圆柱,所述两对短圆柱内的每个短圆柱上均设有万向轮,所述每个万向轮上均套装有定位罩。

所述矩形承载板前后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门型保护栏,所述每个门型保护栏上均套装有摩擦圈。

所述每个万向轮上均套装有减震橡胶圈。

所述氧气管上套装有手动控制阀。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稳定效果好,便于灵活移动,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搬运方便,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条形基座;2、电控伸缩立柱;3、矩形承载板;4、微型氧气瓶;5、氧气管;6、氧气罩;7、电控伸缩支杆;8、折型挂钩;9、半圆形固定环;10、输液瓶;11、N型把手;12、摩擦橡胶圈;13、减震弹簧;14、保护垫;15、支撑杆;16、U型挂钩;17、短圆柱;18、万向轮;19、定位罩;20、门型保护栏;21、摩擦圈;22、减震橡胶圈;23、手动控制阀;24、穿刺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医疗病人转移器械,包括条形基座1,所述条形基座1上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伸缩端向上的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所述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承载板3,所述矩形承载板3,所述矩形承载板3上表面右侧加工有一对圆形凹槽,所述其中一个圆形凹槽内嵌装有微型氧气瓶4,所述微型氧气瓶4一端固定连接有氧气管5,所述氧气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氧气罩6,所述其中另一个圆形凹槽内嵌装有电控伸缩支杆7,所述电控伸缩支杆7的伸缩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折型挂钩8,所述折型挂钩8上套装有半圆形固定环9,所述半圆形固定环9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瓶10,所述输液瓶10下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头24,所述矩形承载板3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N型把手11,所述每个N型把手11上均套装有摩擦橡胶圈12,所述矩形承载板3上表面加工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13,所述多个减震弹簧1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矩形承载板3相匹配的保护垫14,所述矩形承载板3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氧气管5相匹配的U型挂钩16;所述条形基座1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两对短圆柱17,所述两对短圆柱17内的每个短圆柱17上均设有万向轮18,所述每个万向轮18上均套装有定位罩19;所述矩形承载板3前后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门型保护栏20,所述每个门型保护栏20上均套装有摩擦圈21;所述每个万向轮18上均套装有减震橡胶圈22;所述氧气管5上套装有手动控制阀23。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在条形基座1上安装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增加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伸缩控制高低,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矩形承载板3用来承载病人,微型氧气瓶4通过氧气管5与氧气罩6连接给病人提供氧气,电控伸缩支杆7伸缩便于控制输液高度,调整到适当高度后,有利于输液瓶10上输液管一端的穿刺针头24给病人穿刺输液,及时控制病情,N型把手11有利于搬运病人,摩擦橡胶圈12防止磨手,多个减震弹簧13可以在搬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减少病人的病痛,保护垫14起到保护作用,U型挂钩16用于固定氧气管5,万向轮18和定位罩19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定位,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稳定效果好,便于灵活移动,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搬运方便,使用范围广。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可编程系列控制器,以MAM-200型号的控制器为例,将该型号控制器的三个输出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立柱2、微型氧气瓶4和电控伸缩支杆7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条形基座1上安装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伸缩控制高低,矩形承载板3用来承载病人,其中一个圆形凹槽用来嵌装微型氧气瓶4,在移动病情严重的病人时,微型氧气瓶4通过氧气管5与氧气罩6连接给病人提供氧气,电控伸缩支杆7伸缩控制高度,便于折型挂钩8上半圆形固定环9固定连接的输液瓶10调整到适当高度,有利于输液管一端的穿刺针头24给病人穿刺输液,当遇到楼梯时,两对电控伸缩立柱2收缩,医护人员通过手握N型把手11进行搬运病人,摩擦橡胶圈12防止磨手,矩形凹槽内固定连接的多个减震弹簧13可以在搬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同时保护垫14起到保护作用,支撑杆15侧表面固定连接的U型挂钩16用于固定氧气管5,两对短圆柱17便于稳固支撑装置,在电梯或者平地运送病人时,万向轮18和定位罩19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定位,门型保护栏20起到保护作用,摩擦圈21可以在抬起搬运时防止磨手,万向轮18上套装的减震橡胶圈22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手动控制阀23控制供氧。

实施例2:电控伸缩立柱可替换为液压缸,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同样能够通过伸缩作用达到控制高低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