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614发布日期:2018-07-17 22:1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指一种切口保护器。



背景技术:

切口保护器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扩展手术视野,使切口免受损伤,减少切口感染,有效防止切口组织的渗血并减少因过度牵拉引起的术后伤口疼痛及淤血,其结构一般为切口保护膜以及分别连接在切口保护膜上下两端的卡环构成,切口保护膜形成手术通道。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外科设备(ESU)、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会使组织被摧毁、消融和分解,导致细微的颗粒悬浮在空中,形成气溶胶或灼烟并从上述的手术通道中散发出来,这种气溶胶或灼烟即手术烟雾。手术烟雾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浓度较大时可使手术台附近的pm2.5指数达到300以上(严重污染级别)。

现有的避免手术烟雾污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尽量使用焦烟少的电刀、佩戴外科口罩的方式来实现,然而普通的外科口罩并不能有效地滤除手术烟雾,由于手术过程中的烟雾一般都是在短时间急剧产生的,阻碍医生视线,影响手术进行。总的来说,手术烟雾不仅危害医护人员的健康,还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有烟雾通道的切口保护器,手术时可通过烟雾通道接将手术烟雾往外抽离,从而避免手术烟雾阻碍医生的视线,并降低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口保护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用于形成手术通道的切口保护膜,所述切口保护膜的上端连接有上卡环、下端连接有下卡环,所述切口保护膜的下端或下卡环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烟孔,所述上卡环内部中空,所述上卡环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其内腔的第二进烟孔,所述切口保护膜的外侧设有连接上卡环和切口保护膜的下端或下卡环并形成烟雾通道的连接结构,所述上卡环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上卡环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环绕设置在切口保护膜外侧的若干根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管腔即为烟雾通道,所述导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进烟孔和第一进烟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切口保护膜外侧的筒形外壁,所述筒形外壁的上端与上卡环连接、下端与下卡环连接,所述筒形外壁与切口保护膜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形成所述烟雾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进烟孔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第一进烟孔均匀间隔设置在切口保护膜的下端或下卡环上;所述第二进烟孔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第二进烟孔均匀间隔设置在上卡环上。

其中,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的外径均大于所述切口保护膜形成的手术通道的外径。

其中,所述上卡环、下卡环以及筒形外壁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弹性材料为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手术开始时,将切口保护器支撑在手术切口中,切口保护膜的内部即形成手术通道,将手术室内负压吸引器通过管道与连接管相连,在负压吸引器的抽吸作用下,手术过程中使用激光刀或高频电刀等设备产生的手术烟雾会从切口保护器的第一进烟孔进入到烟雾通道中,继而上升并通过第二进烟孔进入到上卡环的内腔中,最后从连接管的端口排出,被吸入负压吸引器中,如此一来就能够极大程度地避免手术烟雾对医生视线的阻碍,降低手术烟雾对医务人员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带导气管的切口保护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切口保护膜 2——上卡环 3——下卡环

4——第一进烟孔 5——烟雾通道 5a——导气管

6——连接管 7——筒形外壁 8——第二进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或图3所示,一种切口保护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用于形成手术通道的切口保护膜1,切口保护膜1的上端连接有上卡环2、下端连接有下卡环3,切口保护膜1的下端或下卡环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烟孔4,上卡环2内部中空,上卡环2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其内腔的第二进烟孔8,切口保护膜1的外侧设有连接上卡环2和切口保护膜1的下端或下卡环3并形成烟雾通道5的连接结构,上卡环2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的连接管6,连接管6连通上卡环2的内腔。

手术开始时,将切口保护器支撑在手术切口中,切口保护膜1的内部即形成手术通道,将手术室内负压吸引器通过管道与连接管6相连,在负压吸引器的抽吸作用下,手术过程中使用激光刀或高频电刀等设备产生的手术烟雾会通过负压效应从切口保护器的第一进烟孔4进入到烟雾通道5中,继而上升并通过第二进烟孔8进入到上卡环2的内腔中,最后从连接管的端口排出,被吸入负压吸引器中,如此一来就能够极大程度地避免手术烟雾对医生视线的阻碍,降低手术烟雾对医务人员的危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3-4所示,前述连接结构包括环绕设置在切口保护膜1外侧的若干根导气管5a,导气管5a的管腔即为烟雾通道5,导气管5a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进烟孔8和第一进烟孔4。手术过程产生的烟雾经第一进烟孔4至导气管5a中,再经第二进烟孔8进入上卡环2的内腔,最后从连接管6的端口排出。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1-2所示,前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切口保护膜1外侧的筒形外壁7,筒形外壁7的上端与上卡环2连接、下端与下卡环3连接,筒形外壁7与切口保护膜1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形成烟雾通道5。在本实施方案中,烟雾通道5具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手术烟雾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两种连接结构只是作为较优选的方式所提出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能连通第一进烟孔4与第二进烟孔8的结构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因此除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烟雾通道5的方式之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发明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以上实施方案中,第一进烟孔4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使第一进烟孔4均匀间隔设置在切口保护膜1的下端或下卡环3上,第二进烟孔8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使第二进烟孔8均匀间隔设置在上卡环2上,使得手术烟雾能更充分地进入到烟雾通道5进而被快速地抽离。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上卡环2和下卡环3的外径均大于切口保护膜1所形成的手术通道的外径,由于切口保护器支撑在手术切口中时,下卡环3位于手术切口的底部,上卡环2则抵靠并挂在在人体表面上,这样可使切口保护器更稳定的支撑在手术切口,防止滑落到人体内腔当中。

另外,上卡环2、下卡环3以及筒形外壁7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材料选用聚氨酯,聚氨酯具有较好的韧性,并且耐磨、耐老化、加工性能好,并且聚氨酯的抗扭结性好,常被应用在医疗器械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