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0109发布日期:2018-11-30 19: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针灸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床。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医给患者治疗病痛的方法,治疗时病人需要全身肌肉放松、四肢顺势自然摆放,气息匀和、体味舒适,很多时候病人要卧位针灸,常用的卧位有三种,即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

而目前在需要采用俯卧位进行针灸时,由于随着施针时间长,易导致鼻孔感觉被堵塞,呼吸不顺畅,导致疲劳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病人呼吸顺畅,避免长时间俯卧导致身体不适,其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针灸床,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侧边与第二支撑板侧边铰接,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侧边与第三支撑板侧边铰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边沿处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且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头垫,所述头垫上设有呼吸孔;

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面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面和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可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的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中部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内侧设有与人体胸膛对应的凹陷部,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凹陷部采用弧形过渡,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位于所述环形凸起上端两侧设有可使手臂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环形凸起内填充有可调节所述环形凸起高度的气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安全气阀,所述安全气阀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囊一侧相连通;

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可使脚部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板下端面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下端面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可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的第二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其使用方便、病人呼吸顺畅,避免长时间俯卧导致身体的不适,结构简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环形凸起外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采用弧形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两侧边分别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四支撑板侧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侧边通过合页或铰链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侧边与第三支撑板侧边通过合页或铰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设有可便于针灸床水平移动的万向轮以及可锁死或松开所述万向轮的刹车锁紧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表面上均设有海绵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环形凸起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三支撑板,4、缺口,5、头垫,6、呼吸孔,7、支撑杆,8、第一电动伸缩杆,9、环形凸起,10、凹陷部,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二电动伸缩杆,14、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针灸床,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1侧边与第二支撑板2侧边铰接,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板2另一侧边与第三支撑板3侧边铰接,第一支撑板1与第三支撑板3在以第二支撑板基础上可相对的转动,适于人体身体的调节,更加舒适;

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端边沿处开设有缺口4,该缺口为弧形结构或“U”型结构,所述缺口4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缺口4相适配且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头垫5,所述头垫4上设有呼吸孔6,避免造成头部的不适,呼吸更加顺畅;

所述第二支撑板2下端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多个支撑杆7,支撑杆为四根,其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下端面的边角处,所述第一支撑板1下端面与支撑杆7之间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动伸缩杆为两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下端面和所述支撑杆7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有可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伸缩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可设于第一支撑板的侧边上,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端面中部设有环形凸起9,所述环形凸起9内侧设有与人体胸膛对应的凹陷部10,所述环形凸起9与所述凹陷部10采用弧形过渡,防止对胸膛进行挤压,造成身体的不适,如鼻塞、呼吸不畅等现象,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且位于所述环形凸起9上端两侧设有可使手臂穿过的第一通孔11,避免手臂的麻木,第二支撑板的下面可设置把手,该把手用于手的拿捏,防止手臂的垂直放置带来的麻木,把手与第二支撑板下端面螺钉连接且与第一通孔相对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需求,能自我通过第一控制器,进行调节第一支撑板的倾斜角度,满足自我舒适度为宜,该环形凸起外表面是平滑的弧形结构,其环形凸起上还可设有柔软材料,如海绵等;

所述环形凸起9内填充有可调节所述环形凸起高度的气囊14,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安全气阀,所述安全气阀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囊14一侧相连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调节气囊的高度,有效防止胸膛的压迫,同时气囊较柔软,对胸膛的压迫减轻到最小化;

所述第三支撑板3上设有可使脚部穿过的第二通孔12,防止脚的放置呈现一个姿势,有效解决脚的不适,所述第三支撑板3下端面与支撑杆7之间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3,第二电动伸缩杆为两根,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下端面和支撑杆7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有可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3伸缩的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也可设于第一支撑板1的侧边上,通过第二控制器使第三支撑板发生转动,满足腿部舒适度的需求,避免造成腿部的麻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环形凸起9外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端面采用弧形过渡,俯卧时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3两侧边分别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手与腿脚可自由的放置在第四支撑板上,缓解长时间一个姿势造成的不适,可自由的舒展。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四支撑板侧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侧边通过合页或铰链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侧边与第三支撑板3侧边通过合页或铰链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均设有可便于针灸床水平移动的万向轮以及可锁死或松开所述万向轮的刹车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刹车贴片,该刹车贴片一侧与支撑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当锁死万向轮时刹车贴片另一侧与万向轮紧密贴合,反之松开万向轮时,刹车贴片另一侧远离万向轮,其移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3表面上均设有海绵层,使用更加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