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340发布日期:2018-08-28 22:4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现今医学对于痔疮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该方法费用高,术后创伤面积大,患者疼痛难忍,鉴于此种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开始采用痔疮套扎器,该痔疮套扎器是通过负压吸住痔疮病灶组织,然后用橡胶圈套扎,橡胶圈下的组织将逐渐因血液不循环而坏死脱落,最终排出体外。在实际操作中,所使用的胶圈套扎器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现有技术中的套扎器,其胶圈为核心部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胶圈的内面均为光滑面,在套扎时与痔疮无咬合结构,加之痔疮是在组织液比较丰富的环境中,润滑性能好,使得套扎胶圈相对痔疮产生滑脱的问题。2.现有技术中的套扎器结构主要包括吸管、胶圈、推管;胶圈是套接在吸管外周上的,使用时,通过吸管将痔疮吸入吸管内,然后操作推管,使得胶圈滑落在痔核根部进行圈套。然而,胶圈在使用时需要装配在吸管上才能使用,由于胶圈的孔径很小,一般通常需要借助外在的器械才能将胶圈管安装在吸引管上,而现有技术中无专门的扩圈器,在借助其它器械扩张安装的时容易变形。导致胶圈在套扎时抗湿滑性差,固定不牢固,容易脱落。3.现有技术中的套扎器的发展始终着眼于器械本身的创新,套扎胶圈的研发却很少提及,现有技术中的天然橡胶制成胶圈制成,由于天然橡胶生物相溶型一般,易引起排斥反应,导致感染和炎症,抗湿滑性能差,套扎不牢固,胶圈容易脱落;蛋白质和细胞粘附于材料表面,易滋生细菌,同时患者疼痛感加剧。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053154.1,申请日20160120,
专利名称:为:可重复使用型套扎器,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型套扎器,包括壳体、抽负压泵、蓄电池、吸盘、吸管、推圈、推杆、存储罐和扳机,存储罐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体,吸管的前端与吸盘相通,后端可拆卸地插入柱形腔中,以实现吸管与存储罐的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的柱形腔的开口暴露在外,以便使用人员进行更换吸管和推杆,实现套扎器的重复使用。上述专利文献的套扎器,通过将与吸管相连接的连接体暴露在外,将驱使推杆的推块暴露在外,方便了吸管和推杆部分进行拆卸和组装,避免了连接体和推块在壳体内部不易看清的弊端,方便了医护人员使用、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省了材料,更加环保节能,有益效果显著,更适于应用推广。但是关于一种方便安装胶圈、能够通过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湿滑、固定牢靠不易脱落的技术方案则无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方便安装胶圈、能够通过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湿滑、固定牢靠不易脱落的套扎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一种能够方便安装胶圈、能够通过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湿滑、固定牢靠不易脱落的套扎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中的胶圈本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圈本体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所述的自动痔疮套扎器包括胶圈本体、扩圈接头、上圈接头、吸引管、推进管、复位弹簧、传递管、扳机、手柄;所述的胶圈本体经扩圈接头以及上圈接头安装在吸引管近端管口的外周面上;所述的吸引管一端与手柄连接,吸引管另一端连接扩圈接头;所述扩圈接头与上圈接头相匹配;所述吸引管外周面上设有推进管、复位弹簧、传递管;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推进管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传递管连接;所述吸引管近端与手柄连接;所述的扩圈接头包括扩圈部和连接部;在扩圈部的外周面上固设有三个滑条;所述连接部与扩张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与吸引管的端部相配合;所述的上圈接头设有与扩圈接头相匹配的空腔,在该空腔的内壁设有三个滑轨;所述滑轨与扩圈接头上的滑条相配合;所述胶圈本体上设有凹陷点,凹陷点环形分布在胶圈本体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所述凹陷点等间距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传递管一端设有按压盘,另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推动齿轮;所述扳机包括把手、转轴、扳机轮;所述的转轴一端扳机轮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扳机轮与推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圈部呈锥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条上设有薄膜。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中的胶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本体的由以下重量份组成:天然橡胶100份;硬脂酸1.5份;氧化锌6份;甘油3份;固体石蜡1份;促进剂TMTD1.5份;防老剂2641-3份;硫磺2份;氧化钙2份;明胶1份;气相白炭黑2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促进剂TMTD为N,N’-四甲基二硫双硫羰胺。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中的胶圈本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第一步,按照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防老剂264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能够方便安装胶圈、能够通过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湿滑、固定牢靠不易脱落;2、通过设置扩圈接头以及上圈接头将胶圈本体安装在吸引管上,能够使得胶圈本体能够通过均匀扩张方式安装在吸引管上,对没有破坏胶圈本体固有的力学性能,在进行套扎时,抗湿滑性好,固定牢固3、扩圈部呈锥形,便于将胶圈本体逐渐均匀扩张;在扩张部上滑条,这将将胶圈本体与扩张部之间的面接触转化为线接触,减小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得胶圈本体的扩张省力;4、在连接部与扩张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与吸引管的端部相嵌合,使得胶圈本体能够顺利的安装在吸引管上,环形槽可避免胶圈本体在安装时落入吸引管与连接管之间的间隙中;5、上圈接头上设有供扩圈接头容纳的空腔,且空腔中滑轨,滑轨与扩圈接头中的滑槽相配合,这样通过控制上圈接头在扩圈接头上滑动,就能实现对胶圈本体的扩圈过程,滑轨与滑条为滑动连接方式,方便且省力;6、胶圈本体上设有凹陷点,凹陷点环形分布在胶圈本体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这主要有以下作用效果:1.凹陷点咬合在痔体上,抗湿滑,固定牢固,不易脱落;2.凹陷点痔体套扎时,形成齿形套扎,通过套扎痔体和痔上黏膜,清除功能的痔体,还可使肛垫上提,利用局部纤维化增生,瘢痕形成,从而达到固定周围组织的目的;3,由于痔核的套扎位置呈齿形曲线,形成的瘢痕不在同一平面上,可有效防止肛管狭窄;7、胶圈本体通过从材料方便进行改进,通过防老剂264用量方面研究,防老剂264为2份时,所制造而成的胶圈本体抗湿滑性好,固定牢固。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凹陷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扩圈接头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上圈接头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传递管与扳机连接示意图。附图6为胶圈本体俯视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胶圈本体11.凹陷点2.扩圈接头21.扩圈部22.连接部23.滑条24.环形槽3.上圈接头31.空腔32.滑轨4.吸引管5.传递管51.压盘52.推动齿轮6.推进管7.扳机71.扳机轮72.把手73.转轴8.复位弹簧9.手柄91.负压开关92.负压接口93.排气管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凹陷点11的自动痔疮套扎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凹陷点11的自动痔疮套扎器爆炸结构示意图。一种带凹陷点11的自动痔疮套扎器,所述的自动痔疮套扎器包括胶圈本体1、扩圈接头2、上圈接头3、吸引管4、推进管6、复位弹簧8、传递管5、扳机7、手柄9;所述的胶圈本体1经扩圈接头2以及上圈接头3安装在吸引管4近端管口的外周面上;所述的吸引管4一端与手柄9连接,吸引管4另一端连接扩圈接头2;所述扩圈接头2与上圈接头3相匹配;所述吸引管4外周面上设有推进管6、复位弹簧8、传递管5;所述的复位弹簧8一端与推进管6连接,复位弹簧8另一端与传递管5连接;所述吸引管4近端与手柄9连接;所述手柄9上设有负压接口92管、排气管93、负压开关91;所述负压开关91设置在手柄9外表上;负压接口92管设置在手柄9底部一侧,所述排气管93设置在手柄9侧面。请参照图3,图3是扩圈接头2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扩圈接头2包括扩圈部21和连接部22;所述扩圈部21呈锥形,在扩圈部21的外周面上固设有三个滑条23;所述连接部22与扩张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24,该环形槽24与吸引管4的端部相配合。请参照图4,图4是上圈接头3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上圈接头3设有与扩圈接头2相匹配的空腔31,在该空腔31的内壁设有三个滑轨32;所述滑轨32与扩圈接头2上的滑条23相配合。请参照图5,图5是传递管5与扳机7连接示意图。所述的传递管5一端设有按压盘51,另一端的外周面设有推动齿轮52;所述扳机7包括把手72、转轴73、扳机轮71;所述的转轴73一端扳机轮71连接,另一端与把手72连接;所述扳机轮71与推动齿轮52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连接。请参照图6,图6为胶圈本体1俯视方向示意图。所述胶圈本体1上设有凹陷点11,凹陷点11环形分布在胶圈本体1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所述凹陷点11等间距分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凹陷条的自动痔疮套扎器的工作原理如下:连接好自动痔疮装置后,经扩肛器置入病变部位,通过负压接口92管连接负压装置,对痔核进行吸引,当痔核被吸入吸引管4后,通过控制扳机7,使得传递管5能够压缩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产生的弹力触发推进管6向前滑动,从而把胶圈本体1推动导痔核根部,实现了痔核的套扎。套扎完毕后,松动扳机7,复位弹簧8不再受力,由于弹力作用,将推进管6以及传递管5进行复位,以便进行一下套扎工作。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扩圈接头2以及上圈接头3将胶圈本体1安装在吸引管4上,能够使得胶圈本体1能够通过均匀扩张方式安装在吸引管4上,对没有破坏胶圈本体1固有的力学性能,在进行套扎时,抗湿滑性好,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其中,扩圈部21呈锥形,便于将胶圈本体1逐渐均匀扩张;在扩张部上滑条23,这将将胶圈本体1与扩张部之间的面接触转化为线接触,减小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得胶圈本体1的扩张省力;在连接部22与扩张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24,该环形槽24与吸引管4的端部相嵌合,使得胶圈本体1能够顺利的安装在吸引管4上,环形槽24可避免胶圈本体1在安装时落入吸引管4与连接管之间的间隙中,因胶圈本体1扩张是一个需要克服形变以及摩擦力过程,需求力量大,倘若连接管置于插入吸引管4中,而未设置环形槽24,在安装过程中,连接部22与吸引管4均是受力部件,在连接处具有间隙,其胶圈本体1容易落入间隙中,造成装圈失败。所述上圈接头3上设有供扩圈接头2容纳的空腔31,且空腔31中滑轨32,滑轨32与扩圈接头2中的滑槽相配合,这样通过控制上圈接头3在扩圈接头2上滑动,就能实现对胶圈本体1的扩圈过程,滑轨32与滑条23为滑动连接方式,方便且省力。设有复位弹簧8、扳机7以及传递管5,通过扣动扳机7,使得传递管5压缩复位弹簧8,并经推进管6,使得胶圈本体1从套扎在痔疮上。套扎完毕后,松动扳机7,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推进管6和传递管5回到原来位置,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套扎。这样能够实现一次置入后,同时将胶圈本体1套扎在痔疮上,多次套扎,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同时适合多个痔疮的套扎治疗。所述手柄9上设有负压接口92管以及排气管93,通过负压接口92管连接负压装置,主要提供负压动力;排气管93的设置主要套扎完毕后,排出负压,方便取出。所述胶圈本体1上设有凹陷点11,凹陷点11环形分布在胶圈本体1的内侧面形成咬合部,这主要有以下作用效果:1.凹陷点11咬合在痔体上,抗湿滑,固定牢固,不易脱落;2.凹陷点11痔体套扎时,形成齿形套扎,通过套扎痔体和痔上黏膜,清除功能的痔体,还可使肛垫上提,利用局部纤维化增生,瘢痕形成,从而达到固定周围组织的目的;3,由于痔核的套扎位置呈齿形曲线,形成的瘢痕不在同一平面上,可有效防止肛管狭窄。实施例2组分重量份天然橡胶100硬脂酸1.5氧化锌6甘油3固体石蜡1,N’-四甲基二硫双硫羰胺1.5防老剂2641硫磺2氧化钙2明胶1气相白炭黑R97220第一步,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防老剂264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1。实施例3组分重量份天然橡胶100硬脂酸1.5氧化锌6甘油3固体石蜡1促进剂TMTD1.5防老剂2642硫磺2氧化钙2明胶1气相白炭黑R97220第一步,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防老剂264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1。实施例4组分重量份天然橡胶100硬脂酸1.5氧化锌6甘油3固体石蜡1促进剂TMTD1.5防老剂2643硫磺2氧化钙2明胶1气相白炭黑R97220第一步,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防老剂264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1。对比例1组分重量份天然橡胶100硬脂酸1.5氧化锌6甘油3固体石蜡1防老剂2641硫磺2氧化钙2明胶1气相白炭黑R97220第一步,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1。对比例2组分重量份天然橡胶100硬脂酸1.5氧化锌6甘油3固体石蜡1促进剂TMTD1.5防老剂2640.5硫磺2氧化钙2明胶1气相白炭黑R97220第一步,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防老剂264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1。对比例3组分重量份天然橡胶100硬脂酸1.5氧化锌6甘油3固体石蜡1促进剂TMTD4防老剂2641硫磺2氧化钙2明胶1气相白炭黑R97220第一步,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第二步,将天然橡胶在双辊开炼机上塑炼15次至包辊;第三步,添加硬脂酸、氧化锌和固体石蜡到步骤二所得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四步,添加甘油到步骤三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五步,添加气相白炭黑R972到步骤四所得产物中,每次加料吃粉后3/4割刀各6次,混炼均匀;第六步,添加促进剂TMTD,防老剂264到步骤五所的产物中,混炼均匀。第七步,添加硫磺到步骤六所得产物中,混炼均匀,打包、薄通5次后出片;第八步,将步骤七得到的片材在无转子硫化仪上测试,记录硫化时间;第九步,将步骤八所得到的片材用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47度,硫化时间为步骤八中的硫化时间加上一份钟后与步骤八的硫化温度的乘积,得到胶圈本体1。实施例5将实施例2-4,对比例1-3的产品进行分析按照GB/T528-1998标准,采用中国台湾优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T-2028型电子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拉伸样条为宽6mm,长25mm、厚1mm的哑铃状,拉伸速率为500nm/min。将胶圈本体11拉至400%处,固定1小时,取下测量拉伸前后胶圈本体11的形变量。硬度测试参照GB/T531-1999标准,采用上海六菱仪器生产的LX-A型号硬度进行测量。得到如下结果:由上述内天容可知,实施例2-4中,其变量为防老剂264,其防老剂264的用量分别为1份、2份、3份,可得到当防老剂264用量为2份时,所获得的胶圈本体1的力学性能更项参数最好,该组分下所制造而成的胶圈本体1力学性能最佳。对比例1-3中,防老剂264用量分别为0分、0.5份、4份,可得到防老剂264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因素最为明显,对比例1-3中的拉伸强度均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对比例2中的防老剂264用量过少,防老剂264效果不明显;对比例3中防老剂264用量过多,产生氧化强化效应,本身接受氧的氧化而产生活性游离基,反而加速了老化的过程。从而更加印证了防老剂264用量为2份时,该组分下所制造而成的胶圈本体1力学性能最佳,抗湿滑性好,固定牢固,不易脱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