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及其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401发布日期:2018-08-04 11:1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及其外壳。



背景技术:

人体的各项体征数据的实时监测,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人体心脏数据的监测。现有的有效心电监测只能在医院进行,无法进行日常监护,因此不方便人们长时间的实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为了避免电磁干扰,提高心电采集质量,在心电监测中会用到右脚驱动原理,常规做法是在人的右腿加一个电极,现有的可穿戴的心电监测一般贴3个心电贴片,第3个贴片代替右脚驱动电极,但贴片佩戴不舒适,有些人对贴片用的胶会产生过敏,而且成本也贵,也有的只用2个心电贴片,通过改进电路来提高心电数据采集质量,但这样会造成电路能耗大,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又是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的外壳和采用这种外壳的可穿戴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外壳,包括连为一体的主腔、第一心电电极扣和第二心电电极扣;所述主腔位于中部,第一心电电极扣和第二心电电极扣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主腔两端;所述主腔的背面上设置一金属材质的右脚驱动电极。

所述右脚驱动电极为金属圈或者多个金属触点。

一种方式可以在所述主腔背面设置可拆卸的后盖。所述主腔背面设置卡槽;所述后盖上对应设置卡片。所述后盖上设置一字槽。

另一种方式是所述主腔背面不设置后盖,监测电路板直接封装起来,采用可充电电池,在主腔背面设置两个充电触电。

所述第一心电电极扣和第二心电电极扣的背面的边缘向中部延伸,形成卡边。

所述一体的主腔、第一心电电极扣、第二心电电极扣和右脚驱动电极注塑为一体。

所述主腔、第一心电电极扣和第二心电电极扣均为外表面光滑的圆形结构。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包括外壳、监测电路板和心电贴片,监测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心电贴片为两个;所述外壳采用如前所述的结构;所述两个心电贴片分别卡设在第一心电电极扣和第二心电电极扣内;所述监测电路板设置在主腔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的主腔背面设置金属材质的右脚驱动电极来代替第三个心电贴片,用金属圈或者几个金属电极与人体接触,避免了过敏现象,舒适感大大提高,而且心电采集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将右脚驱动电极和外壳主体注塑为一体,结构设计巧妙,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中标号为:

主腔1、卡槽1-1、第一心电电极扣2、第二心电电极扣3、后盖4、卡片4-1、一字槽4-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外壳,包括连为一体的主腔1、第一心电电极扣2和第二心电电极扣3;主腔1位于中部,第一心电电极扣2和第二心电电极扣3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主腔1两端;主腔1的背面上设置一金属材质的右脚驱动电极。右脚驱动电极为金属圈或者多个金属触点。主腔1背面设置可拆卸的后盖4。主腔1背面设置卡槽1-1;后盖4上对应设置卡片4-1,同时后盖4上设置一字槽4-2。第一心电电极扣2和第二心电电极扣3的背面的边缘向中部延伸,形成卡边。一体的主腔 1、第一心电电极扣2、第二心电电极扣3和右脚驱动电极注塑为一体。为了穿戴舒适,主腔1、第一心电电极扣2和第二心电电极扣3均为外表面光滑的圆形结构。

作为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使用时,将两个心电贴片分别卡设在第一心电电极扣2 和第二心电电极扣3内,两个心电贴片贴在人胸口附近,右脚驱动电极与人体皮肤接触即可。

也可以是将主腔1设置成密封结构,采用可充电电池,主腔1的背面不设置后盖,而设置两个充电触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