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按压的输液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819发布日期:2018-10-30 21:58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按压的输液敷贴。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临床输液项目繁多,由简单的一次性钢针穿刺到现有的留置针管置入,以及各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但是各种新型静脉穿刺输液导管价格昂贵,护理不便,非危重患者以及小剂量的静脉输液仍以传统的一次性钢针穿刺为主;不管是一次性钢针还是留置针等穿刺输液完成后,选择拔出钢针或者静脉留置管道时均需按规定人工按压穿刺处一定时间,以防止皮下出血。

现有技术的存在下述缺点:(1)在无家属照顾的重症病房里,患者多为意识模糊或者昏迷状态;以及无家属照顾的偏瘫患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均需由护士来进行人工按压防止出血或者皮下淤血,按规定浅表静脉输液后按压时间为5到10分钟,护士工作繁忙,输液病人众多,按压止血严重影响了护士工作效率;

(2)许多可自主按压穿刺点的患者对静脉穿刺按压知识的缺乏,导致不按压或者按压时间和按压力不够,仍会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皮下淤血肿胀;

(3)穿刺处按压后如保护不好,没有良好的消毒程序易引起穿刺处红肿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按压的输液敷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动按压的输液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上相邻的设置有主贴和副贴;所述主贴中部为双层结构,包括主贴上层和主贴下层;所述主贴下层中间嵌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底部与主贴下层底部持平,压力装置顶部与主贴上层下表面粘性连接。

作为优选项:所述压力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层、泡沫层和上端开口的筒状外卡;所述外卡内设置有底端开放的中空内卡;所述外卡下部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内卡底部与第一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块内端之间的距离,且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下方;所述外卡和内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外卡位于第一凸块上方的侧壁上相应的设置有按压装置。

作为优选项:所述按压装置包括位于外卡内、内卡外的压力盘和位于外卡外的推杆;所述压力盘和推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推杆和外卡之间的连接杆上套有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项: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外卡底部中央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内卡内侧顶部中央固定连接;当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下方时,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项:所述内卡顶端为圆钝结构。

作为优选项: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单侧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宽度之和。

作为优选项:所述外卡、内卡、按压装置的材料为塑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操作方便,实现自动按压,不占用护士人为按压止血时间,可大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2、无需患者自己按压穿刺点止血,防止因按压时间不够带来的皮下出血与血肿,降低并发症,同时解放患者双手,使患者获益;

3、自带消毒层,自动按压的同时实现消毒功能,防止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敷贴主体1、副贴2、主贴3、主贴上层31、主贴下层32、压力装置4、外卡5、内卡6、泡沫层7、消毒层8、第一弹簧9、第二凸块10、第一凸块11、压力盘12、推杆13、连接杆14、第二弹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自动按压的输液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1上相邻的设置有主贴3和副贴2;所述主贴3中部为双层结构,包括主贴上层31和主贴下层32;所述主贴下层32中间嵌有压力装置4;所述压力装置4底部与主贴下层32底部持平,压力装置4顶部与主贴上层31下表面粘性连接。

所述压力装置4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层8、泡沫层7和上端开口的筒状外卡5;所述外卡5内设置有底端开放的中空内卡6;所述外卡5下部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块11,所述内卡6底部与第一凸块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块10,所述第二凸块10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块11内端之间的距离,且第二凸块10位于第一凸块11下方;所述外卡5和内卡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外卡5位于第一凸块11上方的侧壁上相应的设置有按压装置。

所述按压装置包括位于外卡5内、内卡6外的压力盘12和位于外卡5外的推杆13;所述压力盘12和推杆13通过连接杆14连接;所述推杆13和外卡5之间的连接杆14上套有第二弹簧15。

所述第一弹簧9一端与外卡5底部中央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内卡6内侧顶部中央固定连接;当第二凸块10位于第一凸块11下方时,第一弹簧9呈压缩状态。

所述内卡6顶端为圆钝结构。

所述连接杆14的长度大于单侧第一凸块11和第二凸块10的宽度之和。

所述外卡5、内卡6、按压装置的材料为塑胶材料。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敷贴主体1,副贴2,主贴3构成,主贴3中部分为两层结构,其长度大概为主贴长度的三分之一,主贴下层正中设置有压力装置(如图二);副贴2沿其长度长度方向一份为2。

压力装置中的按压装置从外卡5下段的穿孔穿过,其内有压力盘12结构,其直径大于外卡5下端孔道,以防止脱出,外部有金属第二弹簧设于外卡5壁与推杆13之间,压力盘12和推杆13通过连接杆14连接;所述推杆13和外卡5之间的连接杆14上套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处于伸展状态。

外卡5内部下段两侧有第一凸块11,内卡6顶部为圆形结构,侧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凸块10,卡于外卡5第一凸块11下方,内卡6内顶部中央设有强力金属第一弹簧9与外卡5底部中央连接,第一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

外卡5,内卡6,压力按钮4均为塑胶材质构成。

外卡5底部与泡沫层7粘连,泡沫层7起压力平衡作用。泡沫层底部为消毒层8,可涂能达到消毒作用的药物。

为了方便操作,位于外卡5相对两侧的按压装置的连线与主贴3垂直。

内卡6顶部为圆形结构与主贴3上层正中部粘性连接,副贴2,主贴3底部为粘性强的材质构成。

具体使用时,在利用一次性钢针静脉静穿刺完成后,利用靠近主贴的一个副贴2粘贴固定针柄与皮肤,再用主贴3紧密粘贴穿刺部位以及附近皮肤,使消毒层8正中部位于穿刺点上方,另一个副贴2粘贴针管与皮肤,以上实现了穿刺后整个针头部位与皮肤的固定,防止针头脱出静脉血管。

输液完毕后,撕下两个副贴2,一手中指和大拇指接触按压装置的推杆13,食指放于主贴上层31与内卡6连接部位,另一手握住针柄拔出钢针的同时,放于主贴3上层的食指稍向下压,以防止在拔针瞬间无压力引起穿刺点出血,接触推杆13的中指和大拇指稍用力向内按,使位于外卡5内部的按压装置的压力盘12接触内卡6侧壁下段,压迫其侧壁下段使第二凸块10与外卡5的第一凸块11的接触部位脱出,后在缩紧的第一弹簧9的作用力下外卡5向外弹出,此时放开按压装置,内卡6在第二弹簧15的作用下复至原位;以防止阻碍内卡6的弹出,内卡6弹出后其顶部作用于主贴3上层,牵拉主贴3两翼,由于主贴3底部与皮肤粘性强,使其第一弹簧9伸展的作用力大部分向下作用于泡沫层7,泡沫层7起压力平衡作用,使其按压穿刺部位一定范围,泡沫层7下部为消毒层8,消毒层8直接接触穿刺点周围起消毒预防感染作用。

在使用留置针或者其他静脉管道时,拔针的同时直接使用主贴3按上面叙述的实施方式即可。虽然主贴3下部对皮肤粘性强,但为安全起见,对于穿刺点周围汗液较多,过度湿润的少部分病人不建议使用上述实用新型发明,或者先使用酒精对穿刺点周围脱脂待干后再使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发明可以实现自动按压穿刺点,减少皮下淤血肿胀以及出血的风险;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对穿刺点消毒保护减少感染机率。

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敷贴主体1、副贴2、主贴3、主贴上层31、主贴下层32、压力装置4、外卡5、内卡6、泡沫层7、消毒层8、第一弹簧9、第二凸块10、第一凸块11、压力盘12、推杆13、连接杆14、第二弹簧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