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渗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268发布日期:2019-01-18 19:3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引流、渗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收集器,具体是一种引流、渗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引流管管周渗液较多或拔管后仍有大量渗液由窦道流出,尤其是在普外科胆道胰腺及胃肠手术后,处理较为棘手,不仅需要频繁换药,而且渗液的刺激可导致引流口周围皮肤发生湿疹、皮炎等,患者感到明显不适,既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传统的引流管固定器只有固定作用,无法解决引流管周渗液问题;而漏口收集袋能收集渗液,但无法同时置入引流管。近年来,有报道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或尿路造口袋应用于管口渗液的护理,不过,这种方式首先造口袋底盘较大,使用后携带不方便。其次造口袋跟引流管的兼容性不是很好,而当造口袋粘贴于管口时,近体端导管部分游离在外不易妥善固定,传统胶布固定方法易致管端移位或滑出,而且造口袋为非无菌装置,造口袋上也并未预留引流管的穿出位置,直接导致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必须在其上手动剪出一个孔来才能使用,而手动剪孔不仅无法符合无菌安全标准,而且所剪孔洞由于无法与导流管完全匹配,从而导致漏液现象时有发生,不安全、且不卫生。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4618948U、名称为《引流管口渗透液收集袋》中公开了一种收集袋,该引流管口渗透液收集袋包括渗液收集袋以及固定在皮肤上的底盘,底盘与收集袋合二为一,为一件式,即与一件式造口袋类似;底盘中央设有供引流管穿出的孔口,设有保护膜纸。渗液收集袋上同样设有供引流管穿出的穿出口,引流管从底盘与渗液收集袋穿出,穿出口周向设有防止漏液的收口部件,收集袋尾部设有具塞排放口,方便连接引流袋;该设计可以使得导流管和造口袋完美契合,不会出现安全和渗漏方面的问题,并为无菌产品,不会造成伤口引流管处感染;并且该产品底盘较小,材质更加柔软,顺应性好,方便携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但是这种结构的引流管口渗透液收集袋无法兼顾引流管固定、创口定期消毒、渗液收集器定期冲洗的功能,也不便于进行引流管深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引流管周渗液收集器,该渗液收集器即能稳妥固定引流管及收集渗液,还能方便地进行穿刺口周围皮肤定期消毒和引流管深度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渗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液罩、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防渗液罩底部设有供引流管穿出的穿出口,穿出口四周设有环状黏性底盘,所述环状黏性底盘连接有直径更大的薄膜环,所述薄膜环底面设有胶黏层,防渗液罩顶部设有供引流管穿入的穿入口,所述穿入口上设有盖座及相配的盖板,所述盖板与盖座之间设有一个缺口构成引流管插孔,所述防渗液罩一侧延伸出有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的排放口上设有三通管接头,所述引流管、排放管道的排放口和引流袋的袋口分别与三通管接头中的一个接头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引流、渗液收集器中,防渗液罩底部设有穿出口和环状黏性底盘及薄膜环,防渗液罩能够很好地固定在体表,并防止出现外渗现象,而打开盖板即可方便、重复地对穿刺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冲洗液以及创口渗液可以通过排放管道的排放口方便地被引流袋收集,对渗液收集器进行冲洗也非常简单,还可以对引流管进行调整或更换,相互之间不存在干扰,引流管外口接入排放口上的三通管接头上,解决了引流管自身的固定问题,解决了因渗液造成的穿刺口感染及频繁更换传统固定器、引流管容易意外脱落的问题,也方便引流管堵塞时进行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与盖座为卡扣配合,所述盖板及盖座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半圆形缺口合并成引流管插孔,所述半圆形缺口上设有弧形弹性密封垫。这样的设置,穿入口密封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渗液罩上部主体成圆锥台形,所述排放管道从圆锥台侧面底部延伸出来,所述三通管接头为T字型三通管接头,所述引流管与中间的接头连接,排放管道的排放口和引流袋的袋口分别与三通管接头两侧的接头连接。这样的设置,方便引流袋、引流管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所述三通管上设有控制开关。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更换引流袋时可以先将三通接头关闭,这样就不会有污液渗出。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引流、渗液收集器包括防渗液罩1、引流管2和引流袋3,所述防渗液罩1底部设有供引流管2穿出的穿出口101,穿出口101四周设有环状黏性底盘102,所述环状黏性底盘102连接有直径更大的薄膜环103,所述薄膜环103底面设有胶黏层,用于紧密地粘接在体表,防止渗漏。防渗液罩1顶部设有供引流管2穿入的穿入口104,所述穿入口104上设有盖座105及相配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与盖座105之间设有一个缺口构成引流管插孔106,所述防渗液罩1一侧延伸出有排放管道107,所述排放管道107的排放口上设有三通管接头5,所述引流管2、排放管道107的排放口和引流袋3的袋口分别与三通管接头5中的一个接头可拆卸连接。

所述盖板4与盖座105之间可以采用边缘一小段相连接的翻盖形式,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与盖座105为分体设置,并采用卡扣配合,所述盖板4及盖座10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半圆形缺口合并成引流管插孔106,所述半圆形缺口上设有弹性密封垫。

所述防渗液罩1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需要以及生产工艺而定,所述防渗液罩1、引流管2和引流袋3选用无毒的高分子塑料制成,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渗液罩1上部主体108成圆锥台形,所述排放管道107从主体108的圆锥台侧面底部延伸出来,防渗液罩1的主体108部分壁厚大约0.5-.7mm为宜,使其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而薄膜环103部分则要更薄一些如0.1-0.15mm,有利于更好地贴在体表。所述三通管接头5优选为T字型三通管接头5,所述引流管2与中间的接头连接,排放管道107的排放口和引流袋3的袋口分别与三通管接头5两侧的接头连接。为避免在更换引流袋3、引流管2时出现污液外漏,优选带有控制开关的三通管接头5,三通管接头5和引流袋3可选用市售成熟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