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吊瓶自动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1627发布日期:2018-10-19 21:3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液吊瓶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吊瓶常用于给病人输液,由于吊瓶输液见效快、使用方便,得到了医生与护士的广泛使用。但是,吊瓶在输液快完成时,需要护士或陪属时刻注意药液的水位线是否输完,以便于更换药瓶或拔除针头,这样很耗费人力和精力,还可能会因为护士或病人疏忽,导致针头没有及时拔除,使病人血液倒流,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当代医院大多数吊瓶不具有自动报警系统,只能靠人力观察来判断吊瓶中药液液面的完成程度,这样就给护士与病人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光电传感,检测药水位及药滴情况,另一种是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吊瓶内的液位等等。常规的方式普遍操作不方便或者不便于批量生产,而且使用成本昂贵,改变了护士的习惯操作方法,使护士产生不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输液吊瓶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医用吊瓶输液的自动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液吊瓶自动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杠杆1,平衡杠杆1一端设有吊瓶挂钩2,另一端设有拉伸弹簧3,拉伸弹簧3内侧的平衡杠杆1上设有“L”形触杆4,“L”形触杆4的触头下方设有触碰传感器5,触碰传感器5上方设有弹片6,触碰传感器5与设有报警器7的单片机8电性连接,当吊瓶药液输空时,平衡杠杆1被拉伸弹簧3向下拉伸,此时“L”形触杆4与弹片6接触,触碰传感器5接通单片机8,引起报警器7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根据吊瓶的重量选择不同长度的拉伸弹簧3。

进一步优化,单片机8与信号接收/发射无线模块9连接。

进一步优化,信号接收/发射无线模块9与护士站的信号接收装置信号10传输连接 。

进一步优化,“L”形触杆4纵向设有第一限位槽11。

进一步优化,吊瓶挂钩2纵向设有第二限位槽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判断吊瓶内药液的多少,计量准确而且方便生产应用;

通过触碰开关来触发报警器,提醒病人或者医护人员;

用无线传输方式将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上,安装方便,且使用成本低 ;方便护士及时找到要更换或拔针的吊瓶的准确位置,避免因没有及时处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输液吊瓶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平衡杠杆-1、吊瓶挂钩-2、拉伸弹簧-3、“L”形触杆-4、触碰传感器-5、弹片-6、报警器-7、单片机-8、信号接收/发射无线模块-9、

信号接收装置信号-10、第一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输液吊瓶自动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杠杆1,平衡杠杆1一端设有吊瓶挂钩2,另一端设有拉伸弹簧3,拉伸弹簧3内侧的平衡杠杆1上设有“L”形触杆4,“L”形触杆4的触头下方设有触碰传感器5,触碰传感器5上方设有弹片6,触碰传感器5与设有报警器7的单片机8电性连接,当吊瓶药液输空时,平衡杠杆1被拉伸弹簧3向下拉伸,此时“L”形触杆4与弹片6接触,触碰传感器5接通单片机8,引起报警器7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根据吊瓶的重量选择不同长度的拉伸弹簧3。重量大的吊瓶选择长度长的拉伸弹簧,重量小的吊瓶选择长度短的拉伸弹簧。

为了便于远程接收信号,进一步优化,单片机8与信号接收/发射无线模块9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发射无线模块9与护士站的信号接收装置信号10传输连接 。

为了避免“L”形触杆错位,进一步优化,“L”形触杆4纵向设有第一限位槽11。

为了避免吊瓶晃动,进一步优化,吊瓶挂钩2纵向设有第二限位槽1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判断吊瓶内药液的多少,计量准确而且方便生产应用;

通过触碰开关来触发报警器,提醒病人或者医护人员;

用无线传输方式将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上,安装方便,且使用成本低 ;方便护士及时找到要更换或拔针的吊瓶的准确位置,避免因没有及时处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