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974发布日期:2019-01-13 16:5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敷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调压和调温的冰敷袋。



背景技术:

冰敷是老年护理中常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对老年护理对象冰敷的操作和对年轻人的冰敷护理操作相同,医护人员一般都是直接通过冰敷袋进行冰敷治疗,先员将蓄冷物预先装设在该冰敷袋内,然后再将冰敷袋通过一定方式固定在需要冰敷的患处,实现冰敷治疗。

然而,在传统的冰敷方式中,冰敷袋和皮肤的接触面积小,冰敷效果不好,从而不得不通过增加冰敷时间来达到冰敷的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护理对象的特殊性,长时间的冰敷会引起老年患者的抵触情绪,也可能会导致冰敷治疗难以顺利进行。

此外,在冰敷在刚进行时,皮肤对于低温还不能适应,过低的冰敷温度不仅会进一步增加老年护理对象的抵触情绪,而且还有可能对患者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调节冰敷袋与皮肤之间的压力,又能够调节冰敷温度的冰敷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具有:冰敷袋本体以及安装在冰敷袋本体上的固定带。该冰敷袋本体包括位于最外层的调压层、位于中间的冰芯层以及位于下层的调温层,调压层内设置有第一气囊、冰芯层由防水材料制成,调温层内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带有阀门的三通管和充气装置连接,第二气囊的厚度小于第一气囊的厚度。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中,固定带为两根,两根固定带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冰敷袋本体的左右两侧,游离端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子母扣。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中,两根固定带均为棉质弹性带。

棉质弹性带的设计,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冰敷袋本体能够被很好的固定在需要冰敷的部位,又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不同部位的冰敷。此外,棉质材料也使得患者的舒适度最好。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中,第一气囊为呈球状或椭圆状的单个气囊。该气囊形式为最普通的气囊形式,通过向其内充入一定的空气,就能够对冰芯层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增大了冰芯和皮肤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中,第二气囊由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并且相互连通的多个椭圆形气囊组成,每个椭圆形气囊充气后的最大厚度为1~1.5cm。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该种设计形式确保了调温层的平整性,不管椭圆形气囊是否被充满气,都能够保持平整性,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若仅设计一个大气囊,该气囊被充气后势必会呈中间鼓、四周瘪的形状,既会造成患者总感觉中冰敷袋中间压力大的情况,又不利于冰敷袋本体的固定;另一方面,每个椭圆形气囊充气后的最大厚度被限定为1~1.5cm,该厚度限定了充入第二气囊内的空气不会太多,不会对温度的传递造成影响,随着冰敷的进行,冰芯内的冰会融化,可慢慢将气囊内的气体放出,以减小冰芯与皮肤之间的阻隔,从而在冰融化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增加冰敷的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中,调温层和和皮肤接触的一侧为棉布层,以增加皮肤的舒适感。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中,三通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方便了将两个气囊与充气装置连通进行切换。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敷袋,由于冰敷袋本体包括位于最外层的调压层、位于中间的冰芯层以及位于下层的调温层,调压层内设置有第一气囊、冰芯层由防水材料制成,调温层内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带有阀门的三通管和充气装置连接,第二气囊的厚度小于第一气囊的厚度,使得在冰敷袋本体被固定带固定在冰敷部位后,可通过向第一气囊内充气,增大冰芯层内冰芯与皮肤之间的压力,来增加冰芯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还可通过向第二气囊内充气,来增大冰芯和皮肤之间的阻隔,从而避免刚开始冰敷时皮肤的不适感,随着皮肤的适应可慢慢将第二气囊中的空气放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冰敷袋既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冰敷的效果,又解决了刚开始冰敷时温度过低,易导致老年护理对象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冰敷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冰敷袋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冰敷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冰敷袋100具有冰敷袋本体10、固定带20以及充气装置30。固定带20为两根,两根固定带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冰敷袋本体10的左右两侧,游离端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子母扣。在本实施例中两根固定带均为棉质弹性带,既使得冰敷袋本体能够被很好的固定在需要冰敷的部位,又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不同部位的冰敷。此外,棉质材料也使得患者的舒适度最好。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冰敷袋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冰敷袋本体10包括位于最外层的调压层11、位于中间的冰芯层12以及位于下层的调温层13。调压层11内设置有第一气囊111,冰芯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内放置有冰芯121,调温层内设置有第二气囊131。第一气囊111和第二气囊131通过带有三通阀的三通管和充气装置30连接。

第一气囊111为呈球状或椭圆状的单个气囊。该气囊形式为最普通的气囊形式,通过向其内充入一定的空气,就能够对冰芯层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增大了冰芯和皮肤的接触面积。

调温层13和皮肤接触的一侧为棉布层,以增加皮肤的舒适感。第二气囊131的厚度小于第一气囊的厚度,由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并且相互连通的多个椭圆形气囊组成,每个椭圆形气囊充气后的最大厚度为1~1.5cm。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该种设计形式确保了调温层的平整性,不管椭圆形气囊是否被充满气,都能够保持平整性,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若仅设计一个大气囊,该气囊被充气后势必会呈中间鼓、四周瘪的形状,既会造成患者总感觉中冰敷袋中间压力大的情况,又不利于冰敷袋本体的固定;另一方面,每个椭圆形气囊充气后的最大厚度被限定为1~1.5cm,该厚度限定了充入第二气囊内的空气不会太多,不会对温度的传递造成影响,随着冰敷的进行,冰芯内的冰会融化,可慢慢将气囊内的气体放出,以减小冰芯与皮肤之间的阻隔,从而在冰融化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增加冰敷的效果。

此外,第一气囊111和第二气囊131上还分别安装有放气阀,在充气过多时用于将气囊中的部分气体放出,以使气囊内被充入的气体处于合适的范围。

另外,和第一气囊111相连通的充气管以及和第二气囊141相连通的充气管上还设置有止流夹,待充气完毕后可将充气装置30卸下,用止流夹进行封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