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袋挂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136发布日期:2018-12-14 22:2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袋挂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流袋挂圈。



背景技术:

引流袋一般需要跟随患者移动,通常为了避免患者手提引流袋,一般设置有一个装置将引流袋挂在患者身旁,当患者需要移动的时候,则将引流袋挂在患者衣服上,当患者休息时,则将引流袋挂在床单外侧,所以该悬挂连接装置需要经常打开、扣合,传统的悬挂连接装置在数次打开扣合后会失效,则悬挂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袋挂圈,本挂圈连接可靠、重复使用性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引流袋挂圈,包括挂圈本体和锁紧插头。

挂圈本体呈G型机构,挂圈本体上端设置为上连接头,下端设置为下连接头,下连接头设置在上连接头的正下方,上连接头竖向设置有一对通孔,所述的一对通孔的上端设置有连通该对插孔的支撑槽,下连接头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下沉槽,下沉槽和通孔一一对应,下沉槽设置在通孔的正下方,下沉槽内设置有针孔。

锁紧插头包括头部和一对平行分布且对齐的杆部,头部固定连接在该对杆部上端之间,杆部下端设置有插针。

杆部插在通孔内,杆部底部陷入下沉槽内,插针插在针孔内。

优选地,通孔直径和下沉槽直径相同。

优选地,挂圈内侧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下连接头表面嵌有报警器。

优选地,头部前后表面设置有防滑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引流袋吊环穿接在挂圈本体上,将锁紧插头插在通孔内,杆部插接在通孔内,将两根插针穿过布匹后将插针插在针孔内,杆部底部陷入下沉槽内,且将布匹压紧在杆部底部和下沉槽之间,摩擦力大,布匹对锁紧插头产生横向拉力,锁紧插头不易脱落,从而引流袋的悬挂连接可靠,并且安装和拆卸方便,重复使用性高;同时,压力感应器能够检测引流袋内的液体重量,当液体达到设定值后,报警器报警,从而提醒引流袋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袋挂圈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袋挂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圈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插头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挂圈本体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

10、挂圈本体;11、上连接头;12、下连接头;13、通孔;14、支撑

槽;15、下沉槽;16、针孔;20、锁紧插头;21、头部;22、杆部;

23、插针;24、防滑凸棱;31、压力传感器;32、报警器;41、引流

袋吊环;42、布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袋挂圈,包括挂圈本体10和锁紧插头20。

参照附图1-附图6,挂圈本体10呈G型机构,挂圈本体10上端设置为上连接头11,下端设置为下连接头12,下连接头12设置在上连接头11的正下方,上连接头11竖向设置有一对通孔13,所述的一对通孔13的上端设置有连通该对插孔的支撑槽14,下连接头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下沉槽15,下沉槽15和通孔13一一对应,下沉槽15设置在通孔13的正下方,下沉槽15内设置有针孔16。

锁紧插头20包括头部21和一对平行分布且对齐的杆部22,头部21固定连接在该对杆部22上端之间,杆部22下端设置有插针23,杆部22插在通孔13内,杆部22底部陷入下沉槽15内,插针23插在针孔16内。插针23有利于刺破布匹42,从而将布匹42与本装置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孔13直径和下沉槽15直径相同,从而有利于杆部22与下连接头12的连接,并且增强杆部22与下沉槽15对布匹42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挂圈内侧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1;下连接头12表面嵌有报警器32。压力感应器能够检测引流袋内的液体重量,当液体达到设定值后,报警器32报警,从而提醒引流袋更换。

本实施例中,头部21前后表面设置有防滑凸棱24,防滑凸棱24便于手指夹持锁紧插头20。

本装置的使用原理:引流袋吊环41穿接在挂圈本体10上,将锁紧插头20插在通孔13内,杆部22插接在通孔13内,将两根插针23穿过布匹42后将插针23插在针孔16内,杆部22底部陷入下沉槽15内,且将布匹42压紧在杆部22底部和下沉槽15之间,摩擦力大,布匹42对锁紧插头20产生横向拉力,锁紧插头20不易脱落,从而引流袋的悬挂连接可靠,并且安装和拆卸方便,重复使用性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