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经皮给药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718发布日期:2019-04-24 00:2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儿科用经皮给药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经皮给药治疗机。



背景技术: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在经皮肤给药后,药物穿透皮肤,进入循环系统而起治疗作用的治疗方式。经皮给药治疗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且皮肤间层还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峰谷现象”,维持稳定持久的血液浓度。经皮给药治疗设备及方法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发展迅速。现有设备存在结构复杂、组装困难、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儿科用经皮给药治疗机,将超声波发生器、碳棒电极和漏电保护装置设置在柱体上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简单、组装方便、减少漏气点,使得壳体的密封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儿科用经皮给药治疗机,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连通的与皮肤接触的给药装置及非作用电极片,所述给药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超声波发射器及碳棒电极,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柱体,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便于安装所述柱体的连接孔、便于抽真空的吸气孔和便于注药的注药孔,所述柱体伸入所述壳体端设置有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和碳棒电极,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漏电保护装置,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和碳棒电极通过所述漏电保护装置与主机连通。

进一步,所述柱体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超声波发射器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碳棒电极的第二安装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线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通过第二线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柱体与所述壳体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吸气孔上设置有吸气单向阀和用于连接抽气泵的吸气接头,所述吸气单向阀和所述壳体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注药孔设置有注药单向阀和注药接头,所述注药单向阀和所述壳体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壳体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将超声波发生器、碳棒电极和漏电保护装置设置在柱体上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简单、组装方便、减少漏气点,使得壳体的密封可靠。

第二,将吸气孔和注药孔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抽气、注药方便,同时连接部与壳体处的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机;2-给药装置;21-壳体;211-连接孔;212-吸气孔;213-注药孔;22-柱体;221-第一安装孔;222-第二安装孔;223-第三安装孔;224-第一线孔;225-第二线孔;23-超声波发射器;24-碳棒电极;25-漏电保护装置;26-吸气单向阀;27-吸气接头;28-注药单向阀;29-注药接头;3-非作用电极片;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第三密封圈;7-压盖;8-密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儿科用经皮给药治疗机,包括主机1和与主机1连通的与皮肤接触的给药装置2及非作用电极片3,给药装置2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超声波发射器23及碳棒电极24,外壳包括壳体21和设置在壳体21上柱体22,壳体2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便于安装柱体22的连接孔211、便于抽真空的吸气孔212和便于注药的注药孔213,柱体22伸入壳体21端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23和碳棒电极24,另一端设置有漏电保护装置25,超声波发射器23和碳棒电极24通过漏电保护装置25与主机连通。实施例中,将超声波发生器、碳棒电极和漏电保护装置设置在柱体上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简单、组装方便、减少漏气点,使得壳体的密封可靠,将吸气孔和注药孔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抽气、注药方便,同时连接部与壳体处的密封可靠。

本实施例中,柱体2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超声波发射器23的第一安装孔221,第一安装孔2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碳棒电极24的第二安装孔222,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漏电保护装置25的第三安装孔223,第一安装孔221与第二安装孔222通过第一线孔224连通,第一安装孔221与第三安装孔223通过第二线孔225连通。实施例中,方便将超声波发生器、碳棒电极和漏电保护装置先固定在柱体上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安装方便、制造简单。

本实施例中,柱体22与壳体21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实施例中,在柱体与壳体间设置第一密封圈,为了避免在抽气过程中气体从柱体与壳体的连接处进入壳体内,使得壳体内无法形成负压。

本实施例中,吸气孔212上设置有吸气单向阀26和用于连接抽气泵的吸气接头27,吸气单向阀26和壳体21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实施例中,在吸气单向阀与壳体间设置第二密封圈,为了避免在抽气过程中气体从吸气单向阀与壳体的连接处进入壳体内,使得壳体内无法形成负压。

本实施例中,注药孔213设置有注药单向阀28和注药接头29,注药单向阀28和壳体21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6。实施例中,在注药单向阀与壳体间设置第三密封圈,为了避免在抽气过程中气体从注药单向阀与壳体的连接处进入壳体内,使得壳体内无法形成负压。

本实施例中,柱体22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漏电保护装置25的压盖7,压盖7上设置有便于通过电线的密封体8。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盖将漏电保护装置固定在柱体上,并通过设置能通过电线的密封体,为了避免在抽气过程中气体密封体处进入壳体内,使得壳体内无法形成负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