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097发布日期:2019-02-19 19:0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的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可以概括为“三高”:即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有50%-70%的脑血管病存活者都遗留下瘫痪、偏瘫、失语等严重残疾。对于该类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和有效的器械辅助训练,可谓是刻不容缓。由于目前国内的医疗部门所使用的康复器械还存在诸多问题,患者因肢体偏瘫所致手的常规功能受限,现在的康复医学科室所使用的常规手掌分指板,只是机械性将患者的五指固定在一块硬质平面塑料板上,无法使患者的五指平衡分开、闭合、及抓握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包括手掌放置板,所述的手掌放置板上设有掌心固定带,所述的掌心固定带上设置有握持球囊,所述的握持球囊上设有与拇指相对应的第一指套、与食指相对应的第二指套、与中指相对应的第三指套、与无名指相对应的第四指套和与小指相对应的第五指套,所述的握持球囊通过输气管与充放气装置相连接。

在上述的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中,所述的掌心固定带的一端与手掌放置板固定连接,掌心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手掌放置板可拆分连接。

在上述的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中,所述的手掌放置板上设有固定环,掌心固定带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掌心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翻转,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贴合。

在上述的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中,所述的第一指套、第二指套、第三指套、第四指套、第五指套均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套体。

在上述的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中,所述的第一指套通过第一弹性绳与手掌放置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指套通过第二弹性绳与手掌放置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三指套通过第三弹性绳与手掌放置板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指套通过第四弹性绳与手掌放置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指套通过第五弹性绳与手掌放置板相连接。

在上述的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中,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前端设有接头,筒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柱,所述的活塞柱的前端设有活塞头,活塞柱的后端连接有推动座,所述的推动座与推动气缸相连接,所述的推动气缸与控制器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的优点在于:通过握持球囊带动手指,五指平衡分开、闭合、及抓握训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掌心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握持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掌放置板1、掌心固定带2、握持球囊3、第一指套4、第二指套5、第三指套6、第四指套7、第五指套8、输气管9、充放气装置10、固定环11、第一魔术贴12、第二魔术贴13、第一弹性绳14、第二弹性绳15、第三弹性绳16、第四弹性绳17、第五弹性绳18、筒体19、接头20、活塞柱21、活塞头22、推动座23、推动气缸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手功能恢复动态训练器包括手掌放置板1,手掌放置板1上设有掌心固定带2,掌心固定带2上设置有握持球囊3,握持球囊3上设有与拇指相对应的第一指套4、与食指相对应的第二指套5、与中指相对应的第三指套6、与无名指相对应的第四指套7和与小指相对应的第五指套8,握持球囊3通过输气管9与充放气装置10相连接。掌心固定带2的一端与手掌放置板1固定连接,掌心固定带2的另一端与手掌放置板1可拆分连接。手掌放置板1上设有固定环11,掌心固定带2上设有第一魔术贴12和第二魔术贴13,掌心固定带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11翻转,第一魔术贴12和第二魔术贴13相贴合。使用时,将手放到手掌放置板1中,掌心固定带2绕过手掌与手掌放置板1固定,从而将手掌绑定,拇指套在第一指套4上,食指套在第二指套5上,中指套在第三指套6上,无名指套在第四指套7上,小指套在第五指套8上,启动充放气装置10,握持球囊3进行周而复始的充放气动作,当充气时,握持球囊3变大,手指随球囊3曲起呈抓握状,当放气时,握持球囊3扁平,手指呈平摊状,各个手指之间分开。从而对手指进行平摊和抓握的训练,恢复手部功能。

其中,第一指套4、第二指套5、第三指套6、第四指套7、第五指套8均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套体。不同人的手指尺寸不同,弹性材料制成,可适应不同人的手指,适用范围广。进一步,第一指套4通过第一弹性绳14与手掌放置板1相连接,第二指套5通过第二弹性绳15与手掌放置板1相连接,第三指套6通过第三弹性绳16与手掌放置板1相连接,第四指套7通过第四弹性绳17与手掌放置板1相连接,第五指套8通过第五弹性绳18与手掌放置板1相连接。握持球囊3未充气,手指克服弹力进行抓握动作,作为下一个进阶训练。其中,充放气装置10包括筒体19,筒体19的前端设有接头20,筒体1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柱21,活塞柱21的前端设有活塞头22,活塞柱21的后端连接有推动座23,推动座23与推动气缸24相连接,推动气缸24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手掌放置板1、掌心固定带2、握持球囊3、第一指套4、第二指套5、第三指套6、第四指套7、第五指套8、输气管9、充放气装置10、固定环11、第一魔术贴12、第二魔术贴13、第一弹性绳14、第二弹性绳15、第三弹性绳16、第四弹性绳17、第五弹性绳18、筒体19、接头20、活塞柱21、活塞头22、推动座23、推动气缸2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