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牵拉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083发布日期:2019-01-15 22:5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牵拉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医院骨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缺损后的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牵拉贴。



背景技术:

我国各地各级医院,目前对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普遍采用以下三种措施:

(1)植皮技术:该方法要在身体其它部位取皮,造成二次损伤,严重者留下瘢痕疙瘩,长期瘙痒、疼痛。另外,所植皮肤色泽难看,与周围皮肤差异很大,没有原来皮肤的柔韧性,断层植皮没有汗腺,毛囊。

(2)皮瓣技术:该方法同样给其它部位造成损伤,其优势是对于骨骼、血管、神经、肌腱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能采用植皮技术,该技术即可解决。

(3)皮肤牵张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技术,采用金属针穿入缺损的皮肤边缘,然后通过牵拉、合拢技术消灭创面。该技术属于有创技术,要将金属针穿过皮肤,需要麻醉下进行,而且在牵拉过程中金属针容易被拉脱。同时牵拉过程中针眼部位容易感染。

因此,临床医务人员非常希望能有一种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创伤更小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便于康复的皮肤牵拉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皮肤牵拉贴,包括多个一面具有粘性的弹性贴,所述弹性贴的一侧边上设有绳索牵拉部,多个所述弹性贴呈环形排布设置,所述绳索牵拉部设在由所述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绳索牵拉部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中部设在所述绳索牵拉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贴上的所述绳索通过用于锁紧和松开所述绳索的绳索锁扣装置进行连接,并进行收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与传统植皮、皮瓣技术以及近年来的皮肤牵拉技术比较,不增加二次创伤,无需在麻醉下进行;本实用新型只是贴附于身体皮肤部位,轻便、不易脱落,便于运动、康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绳索牵拉部为沿所述弹性贴侧边延伸设置的绳索穿梭管道,所述绳索的中部设在所述绳索穿梭管道,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绳索穿梭管道的两端伸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绳索牵拉部采用沿弹性贴侧边延伸设置的绳索穿梭管道,使得对弹性贴的牵拉力更加均匀,避免对弹性贴局部牵拉时不易于控制牵拉方向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绳索穿梭管道为具有弹性的软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绳索穿梭管道采用具有弹性的软管,在绳索穿梭管道收到绳索的牵拉时,绳索穿梭管道能够收缩。随之是皮缘收缩,多个围绕在创口周围的弹性帖绳索穿梭管道部收缩时,创口周长缩小,随之创面缩小。

进一步,所述弹性贴为具有高强弹性的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弹性的贴膜,扩张后贴于皮肤,使创口周围的皮肤收缩,通过相邻贴之间的绳索收紧,使创口周围皮肤向创口中央聚集,创口逐渐缩小。

进一步,所述绳索锁扣装置包括外筒体A和锁定杆件A,所述外筒体A的一端端部设有锁定槽A,所述锁定杆件A的一端插入所述锁定槽A内,所述锁定杆件A插在所述锁定槽A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锁定槽A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外筒体A的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筒体A的筒体锁定孔A,所述筒体锁定孔A与所述锁定槽A连通,所述锁定杆件A的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锁定杆件A的杆件锁定孔A,所述杆件锁定孔A设在所述锁定槽A内,所述绳索的一端依次穿过并伸出所述筒体锁定孔A和所述杆件锁定孔A,在按压所述锁定杆件A时,所述筒体锁定孔A和所述杆件锁定孔A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按压锁定杆件A,使得杆件锁定孔A和筒体锁定孔A导通,将相邻的两个弹性贴上的绳索的一端依次穿过并伸出筒体锁定孔A和杆件锁定孔A,然后松开压锁定杆件A,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按压锁定杆件A向远离锁定槽A的槽底的方向移动,使得杆件锁定孔A的孔壁和筒体锁定孔A的孔壁对绳索实现夹持;当需要调节绳索牵拉的强度时,只需要按压锁定杆件A,然后进行调整即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进一步,所述锁定杆件A的中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在所述锁定槽A内,所述锁定槽A的槽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凸起部伸出所述锁定槽A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所述锁定槽A内延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锁定杆件A的中部设置凸起部,在锁定槽A的槽口处设置限位部,可以避免锁定杆件A脱离锁定槽A。

进一步,所述绳索锁扣装置包括外筒体B和锁定杆件B,所述外筒体B上设有螺纹槽B,所述锁定杆件B的一端插入所述螺纹槽B内且与所述螺纹槽B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筒体B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筒体B的筒体锁定孔B,所述筒体锁定孔B与所述螺纹槽B连通,所述绳索的一端依次穿过并伸出所述筒体锁定孔B和所述螺纹槽B。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绳索依次穿过并伸出筒体锁定孔B和螺纹槽B,然后通过转动锁定杆件B,将绳索压紧在锁定杆件B与螺纹槽B的槽底之间,实现对绳索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锁定杆件B远离所述外筒体B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把手的设置方便拧动锁定杆件B。

进一步,所述锁定杆件B插入所述螺纹槽B内的一端的端部上和所述螺纹槽B的槽底上均设有橡胶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拧紧锁定杆件B后,橡胶层的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缩量,能进一步压紧绳索,避免绳索的滑动。

进一步,所述弹性贴设在由所述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的内侧的侧边为所述弹性贴的内侧边,所述弹性贴设在由所述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的外侧的侧边为所述弹性贴的外侧边,所述弹性贴的内侧边的边长小于所述外侧边的边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个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在环形结构内侧的整体周长较小,外侧的整体周长较大,通过将弹性贴的内侧边设置成边长小于外侧边的边长,避免伤口较小时,相邻两个弹性贴的内侧边出现错位而导致无法牵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绳索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绳索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面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弹性贴,11、内侧边,12、外侧边,2、绳索穿梭管道,3、绳索,4、绳索锁扣装置,401、外筒体A,402、锁定杆件A,403、锁定槽A,404、压缩弹簧,405、筒体锁定孔A,406、杆件锁定孔A,407、凸起部,408、限位部,411、外筒体B,412、锁定杆件B,413、螺纹槽B,414、筒体锁定孔B,415、转动把手,416、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多个一面具有粘性的弹性贴1,所述弹性贴1的一侧边上设有绳索3牵拉部,多个所述弹性贴1呈环形排布设置,所述绳索3牵拉部设在由所述弹性贴1排布成的环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绳索3牵拉部上设有绳索3,所述绳索3的中部设在所述绳索牵拉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贴1上的所述绳索3通过用于锁紧和松开所述绳索3的绳索锁扣装置4进行连接。通过将弹性贴1具有粘性的一面贴附在伤口周边的皮肤上,然后通过绳索锁扣装置4调整绳索3的牵拉强度,使得弹性贴1扩展,对皮肤造成一定的牵拉,从而促进皮肤向中央创口区聚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便于运动和患者的康复。所述绳索3牵拉部为沿所述弹性贴1侧边延伸设置的绳索穿梭管道2,所述绳索3的中部设在所述绳索穿梭管道2,所述绳索3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绳索穿梭管道2的两端伸出,绳索3牵拉部采用沿弹性贴1侧边延伸设置的绳索穿梭管道2,使得对弹性贴1的牵拉力更加均匀,避免对弹性贴1局部牵拉时不易于控制牵拉方向的现象。所述绳索穿梭管道2为具有弹性的软管。绳索穿梭管道2采用具有弹性的软管,在绳索穿梭管道2收到绳索3的牵拉时,绳索穿梭管道2能根据牵拉力进行弯曲,从而调节牵拉的方向,使得绳索3的牵拉更加均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绳索锁扣装置4包括外筒体A401和锁定杆件A402,所述外筒体A401的一端端部设有锁定槽A403,所述锁定杆件A402的一端插入所述锁定槽A403内,所述锁定杆件A402插在所述锁定槽A403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锁定槽A403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404,所述外筒体A401的侧壁上设有径向贯穿所述外筒体A401的筒体锁定孔A405,所述筒体锁定孔A405与所述锁定槽A403连通,所述筒体锁定孔A405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布置,所述筒体锁定孔A414还靠近413的槽底设置,所述锁定杆件A402的侧壁上设有径向贯穿所述锁定杆件A402的杆件锁定孔A406,所述杆件锁定孔A406设在所述锁定槽A403内,所述绳索3的一端依次穿过并伸出所述筒体锁定孔A405和所述杆件锁定孔A406,在按压所述锁定杆件A402时,所述筒体锁定孔A405和所述杆件锁定孔A406连通。通过按压锁定杆件A402,使得杆件锁定孔A406和筒体锁定孔A405导通,将相邻的两个弹性贴1上的绳索3的一端依次穿过并伸出筒体锁定孔A405和杆件锁定孔A406,然后松开压锁定杆件A402,在压缩弹簧404的弹性作用下,按压锁定杆件A402向远离锁定槽A403的槽底的方向移动,使得杆件锁定孔A406的孔壁和筒体锁定孔A405的孔壁对绳索3实现夹持;当需要调节绳索3牵拉的强度时,只需要按压锁定杆件A402,然后进行调整即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件锁定孔A406的大小以及所述筒体锁定孔A405可以根据绳索3的横截面的大小进行确定,杆件锁定孔A406的孔壁以及筒体锁定孔A405的孔壁为粗糙面,以增大绳索3与杆件锁定孔A406的孔壁以及筒体锁定孔A405的孔壁的摩擦力,避免锁定绳索3后绳索3出现滑动。具体的,可以在杆件锁定孔A406的孔壁表面以及筒体锁定孔A405的孔壁表面设置波纹或其他规整或不规整的凹凸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锁定杆件A402的中部设有凸起部407,所述凸起部407设在所述锁定槽A403内,所述锁定槽A403的槽口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凸起部407伸出所述锁定槽A403的限位部408,所述限位部408向所述锁定槽A403内延伸。在锁定杆件A402的中部设置凸起部407,在锁定槽A403的槽口处设置限位部408,可以避免锁定杆件A402脱离锁定槽A40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定杆件A402为阶梯状杆体,具体的,锁定杆件A402设在锁定槽A403的杆的横截面大于设在锁定槽A403外部的横截面,阶梯状杆体的分界处形成所述凸起部407。

优选的,弹性贴1由高弹性材料制成,拉伸后期面积可扩大4-5倍,以便于对皮肤的牵拉,其贴于皮肤一侧部分具有高粘性,防止在粘附皮肤上后脱落。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绳索锁扣装置4包括外筒体B411和锁定杆件B412,所述外筒体B411上设有螺纹槽B413,所述锁定杆件B412的一端插入所述螺纹槽B413内且与所述螺纹槽B4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筒体B411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筒体B411的筒体锁定孔B414,所述筒体锁定孔B414与所述螺纹槽B413连通,所述绳索3的一端依次穿过并伸出所述筒体锁定孔B414和所述螺纹槽B413。将绳索3依次穿过并伸出筒体锁定孔B414和螺纹槽B413,然后通过转动锁定杆件B412,将绳索3压紧在锁定杆件B412与螺纹槽B413的槽底之间,实现对绳索3的固定。所述锁定杆件B412远离所述外筒体B411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415。转动把手415的设置方便拧动锁定杆件B412。

优选的实施例为,所述锁定杆件B412插入所述螺纹槽B413内的一端的端部上和所述螺纹槽B413的槽底上均设有橡胶层416。在拧紧锁定杆件B412后,橡胶层416的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缩量,能进一步压紧绳索3,避免绳索3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贴设在由所述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的内侧的侧边为所述弹性贴的内侧边11,所述弹性贴设在由所述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的外侧的侧边为所述弹性贴的外侧边12,所述弹性贴的内侧边11的边长小于所述外侧边12的边长。由于多个弹性贴排布成的环形结构,在环形结构内侧的整体周长较小,外侧的整体周长较大,通过将弹性贴的内侧边11设置成边长小于外侧边12的边长,避免伤口较小时,相邻两个弹性贴的内侧边11出现错位而导致无法牵拉。

工作原理:将弹性贴1四周用力牵拉,使其面积扩张,具有粘性的一面贴附在患者伤口周边的皮肤上,贴有弹性贴1的皮肤在扩张的弹性帖的作用下开始收缩。多个弹性贴1之间通过收紧绳索,逐渐靠拢,使创口逐渐缩小,当弹性贴1靠近伤口一侧收缩到不能再收缩时,可间隔撕去数贴,将相邻的绳索3重新组合于绳索锁扣装置4中,继续收缩,直至伤口收缩至完全靠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与传统植皮、皮瓣技术以及近年来的皮肤牵拉技术比较,不增加二次创伤,无需在麻醉下进行,弹性贴1贴附于身体皮肤部位,轻便、不易脱落,便于运动、康复,而现有的皮肤牵拉装置是金属装置,重量重,体积大,护理不当容易脱落。不便于肢体活动、康复,并且碰撞后出现不适。本实用新型更加科学、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具有便于调节,无需麻醉下进行,操作简单易行、科学高效的特点,有利于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