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袋悬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710发布日期:2019-04-24 00:1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袋悬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术后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袋悬挂架。



背景技术:

脑室引流是将引流管置入脑室内,引流出脑室内的脑脊液、血性液,减轻其对脑室的刺激,以降低颅内压,减轻症状。腰大池引流是通过放出脑脊液、注入药物,从而改变脑脊液成分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两者均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广泛。神经外科术后对引流袋悬挂高度有严格的要求。引流袋的位置过高可引起排流不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过低可引起排流过度,造成低颅压,有可能发生脑出血或脑疝等,但目前临床无统一的固定引流袋装置,常以悬挂式为主,用挂钩挂于床边或用绳子系在床边,存在很多弊端:①不安全,容易脱落;②易污染,造成逆行感染;③变换体位时操作不便;④影响病房设施整齐划一;⑤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现有技术中,一部分引流架直接落地,此种方式,使用不安全,在病房中易被碰触,发生晃动现象,且比较耗材;一部分引流架直接固定在病床上,这就要求其固定稳定。申请号:201320181870.4,公开了一种颅脑术后引流架,底部通过弹力夹夹持床板固定,尺槽内设有直尺,用直尺测量引流管高度,使用不是很方便,且弹力夹的使用,夹持力随着床板尺寸的不同会导致夹持力度的不同,整体支架的稳定性难以保证,且无法控制引流速度。专利申请号:201220668492.8,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室引流瓶和腰大池引流袋的悬挂定位标尺,可实现精准测量,利用激光灯头,实现激光光束定位,结构较为复杂,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袋悬挂架,可准确定位,同时可调整引流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袋悬挂架,包括支撑杆、套接件、活动杆、固定机构、限流机构、挂钩,支撑杆底端与固定机构铰接,顶端与活动杆插接,支撑杆与活动杆通过套接件固定,活动杆顶端与限流机构固定连接,固定机构固定在病床上;限流机构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挂钩;活动杆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零刻度位于上方;

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C形板、盖板、限位垫、螺杆,C形板底部连接有螺杆,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轮,顶端抵靠在限位垫上,C形板侧部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盖板与C形板固定连接,盖板与C形板之间设有铰接件,铰接件包括限位板、弹片、固定块、限位柱、固定螺钉,C形板与支撑杆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固定螺钉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弹片设置在固定块两侧,弹片一侧中部与固定块接触,另一侧两端与限位柱接触,限位板与限位柱固定在C形板上。

所述的限流机构包括框体、限流板、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与框体连接,调节螺钉底部抵靠在限流板上,顶部固定有旋钮,限流板设置在框体内。

所述的限流板和框体上覆有防滑层。

还包括量角器、直尺,量角器固定连接在限流机构底部,量角器与直尺活动铰接,且直尺起点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

所述的固定块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

所述的C形板与限位垫上覆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准确定位,同时通过限流机构可调整引流速度,方便护理。方便护士观察引流情况和调整引流速度,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根据病人情况,调整活动杆高度,进而实现引流管及引流袋高度的调整。固定机构采用弹片结构方便定位,同时可便于调整支撑杆与固定机构的相对角度,使本悬挂架固定在床板、床头等任意位置。采用限位垫的移动,并由螺杆固定的方式,可增强固定效果,防止使用过程中脱落。利用限流机构可随时调整引流管的引流速度,并由防滑层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当固定机构固定在可调角度的病床床板上时,可利用量角器和直尺方便的测量引流管高度和床板角度(神经外科手术后要求床头抬高15-30°)。采用上下挂钩结构可适合不同长度的引流管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限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C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支撑杆旋转时弹片的状态图。

图中:1-支撑杆 2-套接件 3-活动杆 4-量角器 5-直尺 6-固定机构 7-限流机构 8-挂钩 9-刻度线

61-C形板 62-盖板 63-限位垫 64-螺杆 65-限位板 66-弹片 67-固定块 68-限位柱 69-固定螺钉 71-框体 72-限流板 73-调节螺钉 74-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图2,神经外科引流袋悬挂架,包括支撑杆1、套接件2、活动杆3、固定机构6、限流机构7、挂钩8,支撑杆1底端与固定机构6铰接,顶端与活动杆3插接,支撑杆1与活动杆3通过套接件2固定,活动杆3顶端与限流机构7固定连接,固定机构6固定在病床上;限流机构7和支撑杆1固定连接有挂钩8;活动杆3上设有刻度线9,刻度线9零刻度位于上方。

见图4-图6,固定机构6包括C形板61、盖板62、限位垫63、螺杆64,C形板61 底部连接有螺杆64,螺杆64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轮,顶端抵靠在限位垫63上,C形板61 侧部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1活动连接,盖板62与C形板61固定连接,盖板62与C形板 61之间设有铰接件,铰接件包括限位板65、弹片66、固定块67、限位柱68、固定螺钉 69,C形板61与支撑杆1通过固定螺钉69连接,固定螺钉69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7,两个弹片66设置在固定块67两侧,弹片66一侧中部与固定块67接触,另一侧两端与限位柱68接触,限位板65与限位柱68固定在C形板61上。其中,C形板61与限位垫63 上覆有橡胶垫,以增强固定的可靠及牢固性。

见图3,限流机构7包括框体71、限流板72、调节螺钉73,调节螺钉73与框体71 连接,调节螺钉73底部抵靠在限流板72上,顶部固定有旋钮74,限流板72设置在框体 71内。其中,限流板72和框体71上覆有防滑层。

见图1、图2,本悬挂架还设置有量角器4、直尺5,量角器4固定连接在限流机构7 底部,量角器4与直尺5活动铰接,且直尺5起点与量角器4的中心重合,直尺5的0 刻度在上,使用时,将固定机构6夹持在床板上,当床板转动使活动杆3和量角器4随床板转动,引流管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垂直,直尺5依然保持垂直,这样可直接通过量角器4 读出床板转动角度,同时利用直尺5可测量引流管高度。现有的量角器两侧为0°,中间垂直部分标刻90°,这样用于实际中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出床板转动角度,因此量角器最好采用垂直向下为0°刻度线,两侧为90°的刻度线,这样可直接读数,无需计算。

固定块67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当固定块67采用正方形结构时,转动支撑杆1时弹片66弓起,见图7,直到旋转90度,弹片66贴合固定块67定位。配合弹片66使用可实现悬挂架的任意位置固定,如:床头的竖直栏杆或水平栏杆,床板。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准确定位,同时通过限流机构7可调整引流速度,方便护理。方便护士观察引流情况和调整引流速度,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根据病人情况,调整活动杆3高度,进而实现引流管及引流袋高度的调整。固定机构6采用弹片 66结构方便定位,同时可便于调整支撑杆1与固定机构6的相对角度,使本悬挂架固定在床板、床头等任意位置。采用限位垫63的移动,并由螺杆64固定的方式,可增强固定效果,防止使用过程中脱落。利用限流机构7可随时调整引流管的引流速度,并由防滑层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当固定机构6固定在可调角度的病床床板上时,可利用量角器4和直尺5方便的测量引流管高度和床板角度。采用上下挂钩结构可适合不同长度的引流管的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