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粘膜C形切除钉合术之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750发布日期:2018-11-09 20:4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痔外科医疗专用工具,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吻合器痔上粘膜C形切除钉合术之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于二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治疗痔疮新技术——PPH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简称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经过国内专家的临床应用,发现有不少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狭窄,肛门脹痛等,为了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我国以南京市中医院王业皇教授为首的肛肠专家发明了TST(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开环器(扩肛器)有单口,双开环和三开环三个规格,并且在世界肛肠界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此技术也有不少不满意之处:切除组织少,操作过程复杂,同样也存在着PPH所有的副作用(尽管发生率明显下降)!为此,国内肛肠科专家又发明了吻合器痔上粘膜C型切除钉合术。所用的撑肛器就是在原两开环基础上去掉一个弧形挡板。经过临床应用后发现它存在操作复杂,开环器取出来时容易拉裂吻合口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痔外科临床手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出容易、手术效率高的吻合器痔上粘膜C形切除钉合术之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扩肛器和撑肛器等组成,所述撑肛器前端一侧壁设置了向前延伸的弧形挡板,后端设置了带弧形孔的喇叭形翻边;扩肛器前端呈半球形并开孔,后端设置了带加强筋的边沿。所述撑肛器筒身外径为36~40mm、长度50~58mm,喇叭形翻边最大直径为65~72mm、长度为10~15mm,弧形挡板长度为30~35mm、宽度为9~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撑肛器前端边缘仅设置一块前伸弧形挡板,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出容易,而且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狭窄及肛门脹痛等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撑肛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撑肛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撑肛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扩肛器,2为撑肛器,3为喇叭形翻边,4为弧形挡板,5为边沿,6为加强筋,7为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吻合器痔上粘膜C形切除钉合术之专用装置是由包括扩肛器1和撑肛器2等组成,所述撑肛器2前端一侧壁设置了向前延伸的弧形挡板4,后端设置了带弧形孔7的喇叭形翻边3。撑肛器2筒身外径为38.6mm、长度54mm、壁厚1.5mm,喇叭形翻边3最大直径为70mm、长度为12mm,弧形挡板4长度为33mm、宽度为10mm(如图2、图3、图4所示)。扩肛器1前端呈半球形并开孔,后端设置了带加强筋6的边沿5。实施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撑肛器2套于扩肛器1上,然后将扩肛器1插入患者的肛门内,顺势将撑肛器2随同插入,再将扩肛器1抽出,即可依靠撑肛器2将患者肛肠撑开,手术医生再将肛肠吻合器自撑肛器2内插入,即可将患者痔上粘膜合适长度切除并钉合。由于撑肛器2一侧壁设置了向前延伸的弧形挡板4,肛肠吻合器只能切除痔上粘膜呈C形部分并钉合,而被弧形挡板4遮挡部分的痔上粘膜被保留而形成粘膜桥,从而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狭窄、肛门脹痛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痔外科临床手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