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熬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472发布日期:2019-01-13 16:5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熬制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药医疗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药熬制壶。



背景技术:

中医中药是我国先民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下来的传统医疗手段和方法,更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中药治疗疾病是数千年的经验总结,其有效成分在熬制过程中进入药液被病人服下后进入人体起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在病人在医院取药之后可以交中药熬制费,待熬好后即可服用,但是此种方法等待时间较长而且费用较高,或者病人将中药带回自行熬制,但是病人自行熬制会因为熬制器具使用不当,没有经过专业指导的困难出现熬制过程中中药有效成分损失、有效成分渗出不完全或者熬制失败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熬药成本,方便大众操作能够得到良好药效药液的中药熬制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熬制壶,包括保温壶体和电加热装置,所述保温壶体内套装有砂锅,所述砂锅为圆台状,所述砂锅中设有放置中药的载药网篮,所述载药网篮为外径与砂锅内径相适应能够卡在砂锅中的圆台状,所述砂锅侧面设有显示药液高度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位于保温壶体的侧壁中,所述砂锅底部连接有药液流出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位于砂锅下方。

使用砂锅作为熬制中药的主要器具是因为砂锅导热慢且均匀,电加热装置将砂锅加热后,砂锅锅身变热均匀缓慢地向砂锅内药液放热,能够避免加热过快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糊锅等问题,另外砂锅使用的材料性质稳定,熬制中药时不会与中药中有效成分反应,不会使有效成分损失或是反应产生未知物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砂锅开口处外圈设有帽沿。

砂锅开口处外圈设有帽沿放于保温壶体中可以将砂锅固定在保温壶体侧壁上,保温壶体侧壁对砂锅有向上的支持力,可以防止砂锅中加水后重力增大对电加热装置产生较大的压力产生损坏电加热装置的可能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载药网篮下表面设有镂空气孔。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载药网篮设有进药口。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载药网篮下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载药网篮用于盛装中药,圆台状载药网篮口径大小与砂锅内部尺寸相适应,将载药网篮放入砂锅中后,载药网篮能够卡在砂锅下部位置,载药网篮与砂锅底面留有一定的空间,中药熬制完成后,药液液面药仍能没过整个载药网篮。将载药网篮设置在上述位置,草药不直接接触高温的锅底可以防止糊锅,另外药液沸腾之后,从底部往上冒出的气泡会经过载药网篮中的药物,载药网篮在放置完所要熬制的中药后其内部仍留有一定的空间,气体会对载药网篮中的药物进行搅拌,使得药物能够充分接触药液,便于其中有效成分的渗出,载药网篮的搅拌机理是使用沸腾时产生的气泡的冲击作用,天然无毒,方便有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搅拌叶的装置,可以避免中药中某些成分例如贝壳或者兽骨等被打碎成细小颗粒,倒出药液过程中过滤不完全或者不小心掺入药液中,一同被服入人体;有些搅拌叶若是使用金属材料也不可取,金属材料活性较强,存在与药物中成分反应的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或者产生有害物质。

载药网篮下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口径能够使装入载药网篮的中药不会从第一过滤网中漏出,之后倒出药液时进行第二次过滤,更加能够保证从砂锅中取出的药液杂质量较少,第一过滤网与载药网篮可拆卸连接,方便中药熬制完成后将第一过滤网拆下清洗或者更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连通器在远离砂锅方向一侧设有刻度线。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保温壶体与连通器刻度线相连接的部位设有透明隔层。

中药的熬制是加入过量的水量,将其熬到一定的水量,在此过程中的高温环境与加热时间,或是作为加快有效成分的渗出等物理变化的加速条件,或是作为药物中某些成分进行反应产生有效成分等化学变化的反应环境。连通器本身使用透明材料,外表面设有刻度或者其他标识用于显示液面高度,处于保温壶体侧壁的位置,保温壶体侧壁使用透明隔层,使液面高度显示在人的视野中,另外透明隔层使连通器不暴露于外,对连通器起到保护作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药液流出装置包括与砂锅连接的药液管道、设置在药液管道上的阀门开关和药液管道末端的过滤嘴。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过滤嘴设有第二过滤网。

使用砂锅熬制中药,砂锅因为材质的问题较重,向外倾倒药液也极不方便,向外倾倒药液时需要另外的过滤网部件垫在容器上,倾倒时,细密的过滤网要求极慢的速度倾倒,否则药液可能溢出,过滤部件还需另外清洗保存占用空间,过滤部件也存在丢失的可能。由于第一过滤网的存在,其下的药液中不会存在显而易见的杂质只可能存在极少量的微小杂质,再经过孔径更加小的第二过滤网后,流出的药液含杂质量更少,砂锅底端连接药液流出装置较倾倒省力,避免了倾倒药液时损失药液或者损坏砂锅的可能性,极为方便。

砂锅中药液通过药液管道向外流出,阀门开关随时开启停止药液流出,打开阀门开关,药液借助重力压力从砂锅中流出,由于药物置于载药网篮中,砂锅中液位降到载药网篮下面之后,残留在载药网篮中的药液借助自身重力会逐渐滴下,最终从药液流出装置中流出,克服了传统操作中从砂锅倾倒药液,药液在药物中的残留问题,在药液流出装置的出口位置可拆卸连接设有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嘴,第二过滤网可拆下单独清洗更换,将过滤嘴拆下,可以从砂锅上部开口的位置注水清洗砂锅,水从药液流出装置的末端流出,砂锅能够全部清洗到,下次熬制时不会留有上次熬制中药残留的杂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电加热装置设有调节加热温度的档位开关。

设有档位开关可以控制砂锅的加热温度,方便药液大火沸腾后转文火熬制。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砂锅套装于保温壶中。

保温壶采用隔热材料保温,将热量锁在保温壶中,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减少熬制时间,另外隔热保温材料的使用,方便使用人随时碰触移动此中药熬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熬制壶,用于克服医院熬制中药等待时间较长、收费较高,自行熬制较为麻烦困难等问题,能够简化熬制流程,优化熬制设备,方便熬药人员,使使用人自行熬制出的中药药液效果与品相与技术人员熬制的相似甚至有所超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熬制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温壶体,2-电加热装置,3-砂锅,4-载药网篮,5-连通器,6-药液流出装置,7-帽沿,8-第二过滤网,9-阀门开关,10-档位开关,11-第一过滤网,12-透明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熬制壶,包括保温壶体1和电加热装置2,所述保温壶体1内套装有砂锅3,所述砂锅3为圆台状,所述砂锅3中设有放置中药的载药网篮4,所述载药网篮4为外径与砂锅3内径相适应能够卡在砂锅3中的圆台状,所述砂锅3侧面设有显示药液高度的连通器5,所述连通器5位于保温壶体1的侧壁中,所述砂锅3底部连接有药液流出装置6,所述电加热装置2位于砂锅3下方。

所述砂锅3开口处外圈设有帽沿7。

砂锅3开口处外圈设有帽沿7放于保温壶体1中可以固定在保温壶体1侧壁上,保温壶体1侧壁对砂锅3有向上的支持力,可以防止砂锅3中加水后重力增大对电加热装置2产生较大的压力产生损坏电加热装置2的可能性。

所述载药网篮4上下面设有镂空气孔,所述载药网篮4设有进药口,所述载药网篮4下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1。

载药网篮4设有进药口且载药网篮4下表面设有镂空气孔。在载药网篮4上表面设有进药口用于往载药网篮4中放置中药,本实施例中进药口为整个载药网篮上表面。下表面镂有的气孔可为任意形状,设有气孔的目的是为了使药液沸腾时砂锅3底部的气体通过载药网篮4以搅拌其中中药材。

本实施例中载药网篮4使用与砂锅3相似的圆台状结构,调整上下面的口径与砂锅3内径相适应能够卡在砂锅3中任意位置,载药网篮4用于盛装中药,圆台状载药网篮4口径大小与砂锅3内部尺寸相适应,将载药网篮4放入砂锅3中后,载药网篮4能够卡在砂锅3下部位置,载药网篮4与砂锅3底面留有一定的空间,中药熬制完成后,药液液面仍能没过整个载药网篮4。

本实施例中载药网篮4下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过滤网11的口径调整为使得未浸入水的中药放入载药网篮4后不会从中漏出,加入水后,中药材吸水膨胀也不会从第一过滤网11中漏出。

载药网篮4形状尺寸等随砂锅3形状尺寸而改变,目的是使载药网篮4能够固定在砂锅3中。

所述连通器5在远离砂锅方向设有刻度线,所述保温壶体1与连通器5刻度线相连接的部位设有透明隔层12。

本实施例中连通器5与砂锅3相连通,砂锅3与连通器5连接处设有两个接口,一个位于砂锅3上部靠近开口,另一个位于砂锅3下部接近砂锅3底,连通器5位于保温壶体1侧壁中,保温壶体1外壁连接连通器5刻度线的位置设有透明隔层12,使连通器5刻度能够显示在人的视野中,透明隔层12能够防止连通器5暴露于外,对连通器5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连通器5跨越高度范围较大,可以显示越大的液面范围。

连通器5上刻度是砂锅3中加入水时对应的刻度线,液面没过盛装中药的载药网篮4之后,由于载药网篮4和其中中药的存在,定量加水时连通器5上显示刻度与加水量相比会有变化,变化量即为载药网篮4与其中中药的体积,中药熬制结束时计算药液体积时刻度线指示的刻度减去这个变化量即为真正熬出的药液量,也是处方中要求的药液熬制完成时应有的量。

所述药液流出装置6包括与砂锅连接的药液管道、设置在药液管道上的阀门开关9和药液管道末端的过滤嘴,所述过滤嘴设有第二过滤网8。

使用砂锅3熬制中药,砂锅3因为材质较重,向外倾倒药液也极不方便,向外倾倒药液时需要另外的过滤网部件垫在容器上,倾倒时,细密的过滤网要求极慢的速度倾倒,否则药液可能溢出,过滤部件还需另外清洗保存占用空间,过滤部件也存在丢失的可能。由于载药网篮4下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过滤网11的作用可以忽略药液流出过程中可能堵塞的问题,砂锅3底端连接药液流出装置6也较倾倒省力,避免了倾倒药液时损失药液或者损坏砂锅3的可能性,极为方便。所述药液流出装置6能够随时开始或者停止药液的流出,本实施例中设有阀门开关9,打开即流出药液,关闭即停止药液流出。设有第二过滤网8有过滤作用的过滤嘴设置在药液流出装置6末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便过滤网的拆卸和清洗,本实施例中使用螺纹连接。

所述电加热装置2设有档位开关10。

本实施例中使用电阻丝接通电源发热为砂锅提供热量,档位开关10设置文火和大火两种档位,往左按下为文火,往右按下为大火档,电加热装置是现有技术与设备可以实现的。

熬制中药时,将载药网篮4置于砂锅3中,从进药口往载药网篮4中放置中药材,待全部装完后,用量具加入定量水,记录此时连通器5的刻度与实际加水量的差,此差值即为水没过的载药网篮4和其中中药的体积,加完水后,可静置一段时间方便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析出,或是直接打开电加热装置2进行加热,药液沸腾后底部产生的气体会上升经过载药网篮,对载药网篮中的中药起到搅拌作用,药液沸腾后,将火调小,文火熬制,待刻度线达到之前记录的差值与最终要取得的药液量之和时,即可关闭电源,打开药液流出装置6的阀门开关9,取容器接取药液,给病人服下或是待凉后低温环境下储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