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中医内科头部施针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210发布日期:2018-12-28 19:2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中医内科头部施针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中医内科头部施针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头部施针一直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中医理论来说,人身体所有脏器都会在头部有印射点或线,这就是头针的基本理论,而且因为有颅骨的覆盖,所以头针相对安全系数很高,头皮下有非常多的毛细血管,所以头针在取针时可能会有一点点的血渗出或是皮下瘀血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对患者进行施针时要求非常精细,目前医生一般是让患者保持不动,然后对患者进行施针,由于头部没有固定,患者头部的轻微晃动都可能会对施针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因头部神经丰富,所以头针相对疼痛度较高,在扎针的时候由于疼痛的条件反射,患者可能会出现晃动,可能会影响施针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中医内科头部施针辅助支架,方便医生对患者头部的施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中医内科头部施针辅助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固定滑槽和一组固定柱,丝杠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有动力块,所述动力块通过销轴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设置有滑槽块,所述滑槽块上侧和下端各固定有动力柱,下端所述动力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滑槽内,上端所述动力柱上端固定有固定板,第二齿轮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销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下端通过销轴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圆孔与转盘固定,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盘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有对称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上端都固定有第二连杆,每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都铰接有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都固定有固定环,每个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都铰接有第四连杆,每个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都铰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转盘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医护人员摇动摇把,摇把的转动带动丝杠的转动,与之螺纹的动力块随之水平动作,动力块带动滑块同步动作,在固定滑槽和滑槽块的限位作用下,动力柱竖直方向动作,从而带动固定板的上下动作,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摇把来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得固定环对准头部,滑槽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用于拧紧固定住下端的动力柱,从而实现固定板的高度固定,然后拧松螺栓,然后旋转转动把手,转动把手的转动带动转盘的转动,转盘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的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的转动,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杆动作,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动作,在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共同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动作,第一连杆带动固定环动作,第一齿轮的转动效果和第二齿轮转动效果相同,综上所述,当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固定环松开,当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固定环张开,当固定环加紧头部时,拧紧螺栓,螺栓挤压固定板从而固定固定环位置不变,从而达到对头部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能很好的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的患者的头部动作对医生对其头部施针的影响,增加了医生对患者施针的精准性,并且结构稳定可靠,便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三。

图中:1、第一连杆,2、固定环,3、第一齿轮,4、螺栓,5、转盘,6、滑槽块,7、滑块,8、摇把,9、固定滑槽,10、动力块,11、底座,12、固定柱,13、丝杠,14、动力柱,15、固定板,16、第二齿轮,17、第二连杆,18、第三连杆,19、第四连杆,20、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固定有固定滑槽9和一组固定柱12,丝杠13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柱12上,所述丝杠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8,所述丝杠13螺纹连接有动力块10,所述动力块10通过销轴固定有滑块7,所述滑块7外侧设置有滑槽块6,所述滑槽块6上侧和下端各固定有动力柱14,下端所述动力柱14设置在所述固定滑槽9内,上端所述动力柱14上端固定有固定板15,第二齿轮16铰接在所述固定板15上的销轴上,所述第二齿轮16和第一齿轮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下端通过销轴穿过所述固定板15上的圆孔与转盘5固定,所述转盘5上设置有转动把手20,所述转盘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4,所述固定板15一端固定有对称的第三连杆18,所述第二齿轮16和所述第一齿轮3上端都固定有第二连杆17,每个所述第二连杆17的一端都铰接有第一连杆1,每个所述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都固定有固定环2,每个所述第三连杆18一端都铰接有第四连杆19,每个所述第四连杆19的另一端都铰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1上。

所述转盘5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医护人员摇动摇把8,摇把8的转动带动丝杠13的转动,与之螺纹的动力块10随之水平动作,动力块10带动滑块7同步动作,在固定滑槽9和滑槽块6的限位作用下,动力柱14竖直方向动作,从而带动固定板15的上下动作,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摇把8来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得固定环2对准头部,滑槽9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用于拧紧固定住下端的动力柱14,从而实现固定板15的高度固定,然后拧松螺栓4,然后旋转转动把手20,转动把手20的转动带动转盘5的转动,转盘5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的转动,第一齿轮3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6的转动,第二齿轮16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杆17动作,第二连杆17带动第一连杆1动作,在第二连杆17和第四连杆19的共同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1动作,第一连杆1带动固定环2动作,第一齿轮3的转动效果和第二齿轮16转动效果相同,综上所述,当第一齿轮3顺时针转动时固定环2松开,当第一齿轮3逆时针转动时固定2环张开,当固定环加紧头部时,拧紧螺栓4,螺栓4挤压固定板15从而固定固定环2位置不变,从而达到对头部固定的目的。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