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干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764发布日期:2019-01-25 17:0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干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菌干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手术后的伤口通常需要通过医用无菌干巾来覆盖在手术切口四周,通常医用无菌干巾之间需要用巾钳固定,而临时固定组合而成的医用无菌干巾,不但操作繁复,浪费时间,而且医用无菌干巾仅仅铺设在患者伤口表面,与患者伤口皮肤之间有缝隙,手术中的血液或伤口化脓会流出,不但容易污染患者伤口,还容易污染其它部位,事后还需要清洗和消毒,如消毒不彻底,还会引起其余患者的交叉感染,不利于环境卫生,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使用且使用灵活方便,与伤口周围的皮肤贴合紧密,减少了交叉感染,提升了无菌干巾使用效率的无菌干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菌干巾结构,包括外包体,透气垫和无菌垫,所述外包体包括底面和左右两侧的侧面,所述左右两侧面的内侧面均设有长形魔术贴条,所述透气垫的底面设有两医用胶贴,其粘合在外包体的底面,所述透气垫上布满了透气孔,所述无菌垫设在透气垫的顶面,所述无菌垫的顶面设有与长形魔术贴条相粘合的两配接长形魔术贴条,所述左右两侧面向内折合且长形魔术贴与配接长形魔术贴相贴合,所述无菌垫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内设有多排通孔,所述容纳部设有容纳口,其容纳口设有粘合圈,所述粘合圈上设有医用双面胶带;

所述外包体的左右两侧还安装了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内侧设有延伸带,所述延伸带上设有两相互配接的圆形魔术贴,所述外包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具有扣口的扣体,所述延伸带穿过扣体设有的扣口且两圆形魔术贴相贴合,所述连接带的另一侧的底面还设有不干胶粘膜。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包体的材质为医用棉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垫的材质为医用硅胶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孔分别排布在透气垫的上下左右侧面、顶面和底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垫的上下左右侧面各设有一排等距离间隔排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垫的顶面和底面设有多排等距离间隔排布的透气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孔的形状均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菌垫为医用海绵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延伸带上设有的两圆形魔术贴分别为设在内侧的绒面圆形魔术贴和设在外侧的刺面圆形魔术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上设有的长方形魔术贴为刺面长方形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有长方形魔术贴为绒面长方形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菌干巾中的外包体内呈上下设置了无菌垫和透气垫,使得患者的外部伤口得到保护,其中透气垫与无菌垫之间设有的相连通的通孔与透气孔,便于透气,并且无菌垫设有的容纳部能容纳无菌消毒棉,粘合圈通过不干胶粘贴能贴合在伤口周围的皮肤,外包体安装的连接带能加固粘合,使得该无菌干巾能与伤口皮肤贴合紧密,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该无菌干巾便于安装使用,使用灵活方便,且与伤口周围的皮肤贴合紧密,减少了交叉感染,提升了无菌干巾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菌干巾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菌干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包体1,底面11,侧面12,长形魔术贴条13,扣体14,扣口15,透气垫2,医用胶贴21,透气孔22,无菌垫3,配接长形魔术贴条31,容纳部 32,通孔33,容纳口34,粘合圈35,医用双面胶带36,连接带4,延伸带41,圆形魔术贴42,绒面圆形魔术贴43,刺面圆形魔术贴44,不干胶粘膜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菌干巾结构,包括外包体1,透气垫2和无菌垫3,所述外包体1包括底面11和左右两侧的侧面12,所述左右两侧面12内侧面均设有长形魔术贴条13,所述透气垫2的底面设有两医用胶贴21,其粘合在外包体1的底面上,将透气垫贴在外包体内,便于透气,所述透气垫2 上布满了透气孔22,所述无菌垫3设在透气垫2的顶面,所述无菌垫3的顶面设有与长形魔术贴条13相粘合的两配接长形魔术贴条31(如图1虚线所示),所述左右两侧面的长形魔术贴条13向内折合且贴合在两配接长形魔术贴条31 的顶面,可根据伤口配置不同厚度的透气垫,起到透气的同时,也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外力击打在伤口上,对伤口造成伤害,所述无菌垫3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容纳部32,所述容纳部32内设有多排通孔33,在容纳部内可放置消毒无菌棉花,通过多排通孔便于与透气垫设有的透气孔相互连通来通气,使得容纳部内保持气流流通,便于伤口的愈合,所述容纳部32设有容纳口34,其容纳口 34设有粘合圈35,所述粘合圈35上设有医用双面胶带36(如图虚线所示),粘合圈根据容纳部的伤口粘合部位且粘接在伤口贴合部位的周边,便于贴接牢固;

所述外包体1的左右两侧还安装了连接带4,所述连接带4的内侧设有延伸带41,所述延伸带41上设有两相配接的圆形魔术贴42,所述外包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具有扣口15的扣体14,所述延伸带41插入在扣体14上且两相配接的圆形魔术贴42相贴合,使得连接带连接在外包体左右两端,所述连接带4 的另一侧还设有不干胶粘膜45,可根据使用的需要,加固粘贴在伤口周边的皮肤上,增加了贴合的面积,使用无菌干巾贴合牢固。

所述外包体1的材质为医用棉布或医用无纺布。质地柔和。

所述透气垫2的材质为医用硅胶垫,便于透气,使得伤口恢复速度快。

所述透气孔22分别排布在透气垫2的上下左右两侧、顶面和底面。透气均匀。

所述透气垫2的上下左右各设有一排等距离间隔排布的透气孔22,所述透气垫2的顶面和底面设有多排等距离间隔排布的透气孔22。增加了透气的均匀性。

所述透气孔22的形状均为圆形。

所述无菌垫3为医用海绵垫。使用舒适,并且能贴合在伤口处。

所述延伸带41上设有的两圆形魔术贴42分别为设在内侧的绒面圆形魔术贴43和设在外侧的刺面圆形魔术贴44(如图1虚线所示)。从而通过延伸带插入至扣体内,通过两圆形魔术贴之间相互贴合,从而能固定在扣体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在外包体内将透气垫底面设有的医用胶贴贴在外包体的底面,在透气垫顶面又覆盖了无菌垫,由于无菌垫顶面设有配接长形魔术贴条,且与外包体两侧面的长形魔术贴条相贴接,两长形魔术贴条贴合在配接长形魔术贴条上,从而使得外包体两侧的侧面粘接在无菌垫顶面两侧,使得无菌垫和透气垫呈上下设置容纳在外包体内,并且无菌垫上设有一容纳部,容纳部内可放置消毒无菌棉花,由于容纳部内设有通孔,其与透气垫设有的透气孔相连通,使得气流可流动,起到透气作用,将容纳部的形状可按需要设置,本实施例设置为圆形,将容纳部对准外伤伤口且容纳口上设有粘合圈,其通过粘合圈上设有的医用双面胶带粘合在伤口周边的皮肤上,而外包体的左右两侧还设有扣体,扣体上连接了连接带,连接带的另一端底面均设有不干胶粘膜,其可贴在伤口皮肤周边,加强固定,也可以不使用连接带,只需分开连接带一端设有的延伸带的两圆形魔术贴便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菌干巾中的外包体内呈上下设置了无菌垫和透气垫,使得患者的外部伤口得到保护,其中透气垫与无菌垫之间设有的相连通的通孔与透气孔,便于透气,并且无菌垫设有的容纳部能容纳无菌消毒棉,粘合圈通过不干胶粘贴能贴合在伤口周围的皮肤,外包体安装的连接带能加固粘合,使得该无菌干巾能与伤口皮肤贴合紧密,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该无菌干巾便于安装使用,使用灵活方便,且与伤口周围的皮肤贴合紧密,减少了交叉感染,提升了无菌干巾的使用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