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006发布日期:2018-11-27 21:2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胸外科护理领域,涉及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



背景技术:

心胸外科的手术切口一般位于胸腔上,在术后护理卧床修养时对于伤口保护不周,时常对伤口进行触碰和抓挠,导致伤口恶化的现象屡屡发生,目前单单通过纱布起到保护作用,但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该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能够对胸腔处的伤口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病人抓挠,解决了目前对胸腔处的伤口保护不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器包括呈圆环形的防护环架,所述防护环架的外壁上固连有绑带组件,所述防护环架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三个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呈圆柱形且一端固连在所述防护环架内壁上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沿所述调节轴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圆柱形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面贴合于病人的皮肤上,各个防护组件上的限位柱能够形成包围伤口的围护区域。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防护组件为四个且各个调节轴将所述防护环架内壁实现四等分。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贯穿所述限位柱两侧外壁的安装口,所述调节轴上套设有呈圆环形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上具有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套环外壁上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两侧具有呈圆孔形的插孔,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一对呈长方形杆状的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安装口的顶壁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铰接柱,所述铰接柱插设于所述插孔内。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套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卡槽,所述调节轴的外壁沿长度方向一体成型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环卡部。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卡槽和环卡部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0.5mm至1mm。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限位柱的直径为5cm,相邻限位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cm,最长距离为5cm。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绑带组件包括呈长条形的绑带一和绑带二,所述绑带一和绑带二的一端均固连在所述防护环架的外壁上,所述绑带一的一端端部缝合在其侧面上,且该端端部内具有呈方框状的卡框,所述绑带二的另一端具有呈长条形的绑带三,所述绑带三和绑带二之间通过呈圆柱形的连接部实现连接,所述绑带二的底面为勾刺面,所述绑带三的底面为毛刺面。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防护环架的内径为15cm,外径为16cm,所述调节轴的长度为5cm。

上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所述防护环架、调节轴、限位柱、套环和铰接组件均有塑料制成。

现有技术相比,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能够对胸腔处的伤口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病人抓挠。

2、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在起到防护功能的同时对伤口具有透气和观察作用,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的结构俯视图(底面朝上)。

图2是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限位柱和相关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中铰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环架;2、调节轴;2a、环卡部;3、限位柱;3a、围护区域;3b、安装口;4、套环;4a、铰接座;4a1、插孔;4b、卡槽;5、铰接杆;5a、铰接柱;6、绑带一;7、绑带二;7a、勾刺面;8、卡框;9、绑带三;9a、毛刺面;1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心胸外科术后防护器包括呈圆环形的防护环架1,防护环架1的外壁上固连有绑带组件,防护环架1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三个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呈圆柱形且一端固连在防护环架1内壁上的调节轴2,调节轴2上沿调节轴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圆柱形的限位柱3,限位柱3的底面贴合于病人的皮肤上,各个防护组件上的限位柱3能够形成包围伤口的围护区域3a。本防护器具体如下:将防护环架1置于手术切口的上方,根据伤口的范围将各个限位柱3进行调节,使各个限位柱3形成的围护区域3a大致与伤口的范围相匹配。然后将限位柱3的下端抵靠在伤口周边皮肤上,然后通过绑带组件进行绑定即可。围护区域3a用于伤口的透气和观察,通过限位柱3的设置使病人对于无意识的抓挠进行防护,同时在盖设被褥时能够防止被褥与伤口接触,尤其在冬天被褥较重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被褥下压。本防护器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在各个情况下对伤口进行防护作用。

防护组件为四个且各个调节轴2将防护环架1内壁实现四等分。调节轴2呈十字形分布。限位柱3上开设有呈长方形的贯穿限位柱3两侧外壁的安装口3b,调节轴2上套设有呈圆环形的套环4,套环4的外壁上具有铰接组件,铰接组件包括一体成型于套环4外壁上的铰接座4a,铰接座4a的两侧具有呈圆孔形的插孔4a1,铰接组件还包括一对呈长方形杆状的铰接杆5,铰接杆5的一端固连在安装口3b的顶壁上,连接杆的下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铰接柱5a,铰接柱5a插设于插孔4a1内。套环4和铰接组件用于调节轴2和限位柱3的连接,其次,由于病人的胸腔处的皮肤并不是同一水平面上,通过铰接组件使限位柱3发生轻微的转动,使限位柱3的下端贴合与对应的皮肤上,具有适应性的调节功能。套环4的内壁上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卡槽4b,调节轴2的外壁沿长度方向一体成型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环卡部2a。为了放置限位柱3调节后轻易发生滑动,通过环卡部2a和卡槽4b实现套环4在调节轴2上的限位,当需滑动时施力将套环4继续滑动即可。卡槽4b和环卡部2a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0.5mm至1mm。在正常施力的情况下套环4能够发生滑动。限位柱3的直径为5cm,相邻限位柱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cm,最长距离为5cm。即限位柱3位于各个调节轴2相邻端时的最短距离为1cm,位于各个调节轴2最远端时的最长距离为5cm。该数据范围能够有效的防止病人直接从限位柱3之间的间隙抓挠伤口。

绑带组件包括呈长条形的绑带一6和绑带二7,绑带一6和绑带二7的一端均固连在防护环架1的外壁上,绑带一6的一端端部缝合在其侧面上,且该端端部内具有呈方框状的卡框8,绑带二7的另一端具有呈长条形的绑带三9,绑带三9和绑带二7之间通过呈圆柱形的连接部10实现连接,绑带二7的底面为勾刺面7a,绑带三9的底面为毛刺面9a。绑带一6的端部缝合结构使该端形成固定卡框8的围腔。将绑带二7和绑带三9穿过卡框8,将毛刺面9a贴合于勾刺面7a上即可,该种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连接相同。连接部10与绑带一6、绑带二7和绑带三9的材料相同且通过缝合的方式实现连接,绑带一6和绑带二7的一端通过螺钉固连在防护环架1的外壁上。防护环架1的内径为15cm,外径为16cm,调节轴2的长度为5cm。防护环架1、调节轴2、限位柱3、套环4和铰接组件均有塑料制成。防护环架1为空心。塑料材质重量轻,减少对病人的压迫。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