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精密调整且安装稳定的布朗氏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311发布日期:2018-12-11 20:1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精密调整且安装稳定的布朗氏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布朗氏架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精密调整且安装稳定的布朗氏架。



背景技术:

布朗氏架为骨科牵引时常用的器械,与牵引弓、牵引带配合使用,可适用于胫腓骨、踝骨、股骨等部位的牵引恢复。其结构是:包括上架、底座、连杆、弧形框架、托架和滑轮,上架和底座大致为长形的四边形框架,二者通过四个连杆形成的上架位于上方且底座位于下方的整体结构,在上架的一端铰装一个弧形框架,在上架的另一端铰装托架,在上架上安装朝向上方的另一个弧形框架,两个弧形框架的上端均安装滑轮,一个弧形框架和托架均通过固定架、调整杆来调节其竖直方向的角度。使用时,病患将大腿放置在托架和上架所装的帆布垫上,使大腿下方具有稳定的支撑,然后在一个弧形框架上的滑轮上端缠绕拉绳,该拉绳位于上架下方的一端挂载合适重量的重物,该拉绳位于上架上方的另一端与牵引弓或牵引带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底座位于的病床可能出现不平整的问题,导致大腿位置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底座无法稳定的固定在病床上,有些厂家将连杆制成内外套装的两个,然后使二者能够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调节,这样可以尽可能将上架调节成水平,但这样的方式人为判断的因素较多,水平问题仍然无法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通过精密齿轮和齿条实现上架水平及高度的精确调节并能通过绑带与病床稳固连接的一种能精密调整且安装稳定的布朗氏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精密调整且安装稳定的布朗氏架,包括上架、底座、弧形框架、托架和滑轮,上架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铰装一个弧形框架和托架,在上架上安装一朝向上方的另一个弧形框架,两个弧形框架上端均安装有滑轮,其特征在于:上架底面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机构与底座固定在一起,上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横向和纵向是否水平的水平仪。

而且,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外套筒、内套杆、齿轮和把手,在底座上端的四角处分别安装一个外套筒,每个外套筒空腔内滑动设置内套杆的下端,内套杆上端与上架底面连接,内套杆在外套筒所装的齿轮齿条驱动下做竖直运动。

而且,每个外套筒上设置一外套筒垂直的转轴,该转轴位于外套筒空腔内的外缘套装一齿轮,该齿轮外缘与内套杆外缘由上至下制出的齿条相啮合。

而且,所述上架的横杆两侧位于外套筒上方的外侧表面均横向设置气泡水平仪,所述上架纵杆上端面中部均纵向设置气泡水平仪。

而且,所述底座的横板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储物盒,每个储物盒内均设置一弹性的绑带,两个横板对位的绑带向病床下方展开后能通过二者表面所制的粘接面和倒钩面相互紧密连接或者固定在同侧的病床侧边。

而且,每个齿轮下方的外套筒外缘制出由上至下的开槽,该开槽内间隙嵌装一锁紧螺栓的外缘,该锁紧螺栓的内侧端部啮合在内套杆的下端内,该锁紧螺栓的外侧端部能在拧紧后压紧在外套筒外缘。

而且,所述上架横杆上套装滑动套,两个滑动套分别连接弧形框架两侧的下端,在每个滑动套上安装顶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筒内的空腔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而内套杆的截面为与其相适应的形状,转动把手,使转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齿条运动,可先调整一侧的两个把手,然后再调整另一侧的两个把手,逐渐使上架上升或下降,升降到要求的位置后,可单独调节每个把手,使横杆和纵杆上的四个气泡水平仪中的气泡均位于中间的位置,这样使上架保持在水平位,由于通过齿轮齿条驱动,所以内套杆的位置只能通过把手稍微调整,但能满足大部分病床使用,另外,在底座上设置有绑带,利用绑带绕到病床的下方并紧密连接,使底座能稳固的定位,上述各结构相互配合,保证了病患的大腿处于正常的牵引恢复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拆去两个弧形框架、托架以及固定架、调整杆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能精密调整且安装稳定的布朗氏架,如图1~3所示,包括上架9、底座12、弧形框架2、托架11和滑轮1,上架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通过铰轴5铰装一个弧形框架和托架,在上架上安装一朝向上方的另一个弧形框架,两个弧形框架上端均安装有滑轮,弧形框架和托架均通过固定架2和调整杆4来调整俯仰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上架底面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机构与底座固定在一起,上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横向和纵向是否水平的水平仪6、24。

本实施例中,升降支撑机构包括外套筒13、内套杆17、齿轮20和把手10,在底座具有两个底板15,每个底板的两侧上端面均分别安装一个外套筒,每个外套筒空腔18内滑动设置内套杆的下端,内套杆上端与上架的横杆底面连接,内套杆在外套筒所装的齿轮齿条驱动下做竖直运动。

更优选的方案是:每个外套筒的凸起部19内设置一与外套筒垂直的转轴21,该转轴位于外套筒空腔内的外缘套装一齿轮20,该齿轮外缘与内套杆外缘由上至下制出的齿条22相啮合。

外套筒内的空腔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而内套杆的截面为与其相适应的形状,为了实现内套杆的竖直调节,内套管的截面需要小于外套筒的形状,这样内套杆可以在外套筒内略微晃动,使四个内套杆可以独自的调整竖直方向的高度。

齿轮能将内套杆顶在外套筒内壁上,每个齿轮下方的外套筒外缘制出由上至下的开槽,该开槽内间隙嵌装一锁紧螺栓的外缘,该锁紧螺栓的内侧端部啮合在内套杆的下端内,该锁紧螺栓的外侧端部能在拧紧后压紧在外套筒外缘并形成第二个固定点。

上架的横杆两侧位于外套筒上方的外侧表面均横向设置气泡水平仪6,上架纵杆26上端面中部均纵向设置气泡水平仪25。上架横杆上套装滑动套8,两个滑动套分别连接弧形框架两侧的下端,在每个滑动套上安装顶丝7。

底座的横板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储物盒14,每个储物盒内均设置一弹性的绑带16,每个绑带的上端与储物盒固定在一起,每个绑带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分别设置有粘接带和倒钩面,无论是底座两侧的绑带向病床下方展开并在床下紧密连接、还是每一侧的绑带缠绕在同侧的床下横梁或床边梁上都可以实现底座的稳固定位。

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筒内的空腔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而内套杆的截面为与其相适应的形状,转动把手,使转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齿条运动,可先调整一侧的两个把手,然后再调整另一侧的两个把手,逐渐使上架上升或下降,升降到要求的位置后,可单独调节每个把手,使横杆和纵杆上的四个气泡水平仪中的气泡均位于中间的位置,这样使上架保持在水平位,由于通过齿轮齿条驱动,所以内套杆的位置只能通过把手稍微调整,但能满足大部分病床使用,另外,在底座上设置有绑带,利用绑带绕到病床的下方并紧密连接,使底座能稳固的定位,上述各结构相互配合,保证了病患的大腿处于正常的牵引恢复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