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510发布日期:2019-01-08 21:25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利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物收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收集损伤性医疗利器的利器盒。



背景技术:

医院中,利器盒用于收集注射器、输液器、一次性物品的针头、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头皮针、缝合针等尖锐医疗利器,防止误伤医护人员。现有利器盒大多由圆柱形桶体和活动扣合于桶体上带投料口的上盖构成,在上盖上铰接有水平转动的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投料口相适配的对齐口;使用时,转动盖板至对齐口与投料口重合,便能向桶体内投放医疗利器;当利器盒盛满后,便可将其运走并销毁,搬运前再次转动盖板至遮蔽投料口,避免运输过程中利器散落。

现有利器盒在投放带有细长软管的输液器、留置针等医疗废物时,由于软管较长,不容易放入其内,因此均是通过开设于上盖上一端宽一端窄的水滴形针头分离孔将输液器、留置针等针头和软管分离开(即将针头自针头分离孔的较宽端伸入,然后水平横移至较窄端卡固,之后向上抽拉软管,使针头和软管分离);整个分离过程操作非常麻烦,一些较细软管不容易卡固,且在向上抽拉软管时容易导致液体飞溅,有时甚至会出现混有血液的液体飞溅到医护人员身上(在拔出注射器、留置针时会出现血液回流至软管内,导致残留的液体中混入血液),安全隐患非常大,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飞溅到医护人员身上时,甚至会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另外,现有利器盒的上盖是活动扣合到桶体上的,桶体与上盖之间无锁紧装置,一旦利器盒在移动、搬运过程中掉落,就容易使桶体与上盖分离,导致利器散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针头和软管分离的利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器盒,包括上开口的圆柱形桶体以及活动扣合于所述桶体开口处的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表面贴合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垂直固设于其中心位置处的转轴与所述上盖转动铰接,在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投料口,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投料口相适配的对齐口;在所述上盖的投料口右侧边沿处设置有弧形软管剪切凹槽,所述软管剪切凹槽的内端侧壁上开设有剪切口,在所述软管剪切凹槽底壁上靠近所述剪切口端开设有针头插孔;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垂直固设有与所述软管剪切凹槽相适配的固定推板,所述固定推板位于靠近所述对齐口左侧边沿处,固定推板上水平固设有与所述剪切口相匹配的带刃口的剪切板。

在所述上盖与所述桶体的扣合处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锁扣。

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挂臂提手。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针头和软管分离。将带有软管的输液器、留置针等插入针头插孔内,通过旋拧盖板实现对软管的切断,分离过程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防止医护人员扎伤,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不会出现残留于软管内的液体飞溅现象,提高针头和软管分离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传染风险,保护医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器盒,包括上开口的圆柱形桶体1以及活动扣合于桶体1开口处的上盖2,在上盖2与桶体1的扣合处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锁扣11,能够有效防止移动及运输过程中不小心掉落所导致的桶体1与上盖2分离,医疗废物散落的现象;另外,在桶体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挂臂提手12,方便搬运,同时在使用转运推车运送利器盒时,还能够挂于转运推车上,节省空间。

在上盖2上表面贴合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盖板3,盖板3通过垂直固设于其中心位置处的转轴与上盖2转动铰接,在上盖2上开设有投料口4,在盖板3上开设有与投料口4相适配的对齐口5,转动盖板3实现对投料口4的打开与遮盖。

在上盖2的投料口4右侧边沿处设置有弧形软管剪切凹槽6,如图4所示,软管剪切凹槽6的内端侧壁上开设有剪切口7,在软管剪切凹槽6底壁上靠近剪切口7端开设有针头插孔8,方便输液器、留置针等插入其内;如图5所示,在盖板3的下表面上垂直固设有与软管剪切凹槽6相适配的固定推板9,固定推板9位于靠近对齐口5左侧边沿处,固定推板9上水平固设有与剪切口7相匹配的带刃口的剪切板10,在顺时针转动盖板3时,固定推板9能够正好进入软管剪切凹槽6内,且剪切板10能够正好插入剪切口7内。

使用时,先将输液器、留置针等医疗废物的针头端插入针头插孔8内,连接处的软管与剪切口7对齐;然后转动盖板3,剪切板10前端的刃口便能轻松将软管切断,针头端便会自动掉落于桶体1内,而软管便可取下投放于其他盛装桶内,分离过程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