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4277发布日期:2020-09-29 09: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和保健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艾草作穴位熏疗已被广泛关注和大量推广,其通过燃烧艾草在皮肤表层的穴位、经络上作熏疗,利用燃烧中产生的药物化学作用、红外辐射以及温热刺激,达到保健兼具美容或治疗之效。

中国公开专利号为cn20463696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艾灸器,该艾灸器,包括熏灸腔体、燃烧室和盖子,所述熏灸腔体固定在燃烧室下方,盖子固定在燃烧室上方,还包括艾绒熏灸炉和导火线,所述艾绒熏灸炉固定在燃烧室内,导火线一端固定在艾绒熏灸炉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燃烧室外部或熏灸腔体内,该实用新型公开的艾灸器,在艾绒熏灸炉底部设有导火线,使得点火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且在盖子上设有可调节大小的通风孔,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通风孔的大小,来控制燃烧室内艾绒的燃烧速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大量生产。

但现有的艾灸装置或艾灸器,由于结构设计时不完善,在使用时存在如下不足:

1、艾灸熏蒸过程中烟气热量过于集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烟气过于集中的释放在被熏蒸的皮肤上,进而造成烫伤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有效的对空气温度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了艾灸熏蒸的治疗体验,有效舒适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烟气浓度下进行艾灸熏蒸。

2、艾灸装置或艾灸器在施治时,艾柱或艾草块由于固定在一个位置,点燃艾柱或艾草块底部,当艾柱或艾草块开始燃烧后,其燃烧面越来越靠近燃烧室顶部,距离熏蒸室和皮肤越来越远,燃烧面位置越来越高后,空气越来越多,未流经过燃烧面的空气越来越多,带有治疗效果的烟气浓度越来越低,治疗效果不理想。

3、现有的艾灸装置或艾灸器,由于其内部空腔较大,且对其内部的空气容量几乎没有一个相对的计算和控制,结果往往造成在艾柱燃烧后,大量的空气没有经过艾柱的燃烧面就进入熏蒸室,艾柱产生的烟气浓度较底,产生的热量也不够高,治疗效果不理想。

4、艾灸装置或艾灸器在施治时,艾柱燃烧的整个过程燃烧不充分,相当一部分的艾柱未经有效燃烧,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其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使用空气少,空气利用率高,节约空气,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高,艾灸熏蒸的治疗效果好,设置的缓冲室有效解决在艾灸熏蒸过程中烟气热量过于集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烟气过于集中的释放在被熏蒸的皮肤上,进而造成烫伤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有效的对空气温度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了艾灸熏蒸的治疗体验,有效舒适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烟气浓度下进行艾灸熏蒸。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艾柱的燃烧室和熏蒸室,所述熏蒸室用于向外输出艾柱燃烧形成的烟气,所述燃烧室具有中空的内腔,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气口,燃烧室的下部设置出气口,所述熏蒸室的下部开设有烟气熏蒸口;

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的上部和底部均设置出气口,所述缓冲室的底部出气口上覆盖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室套设在燃烧室的下部使燃烧室的下部与外界隔绝,所述缓冲室通过出气口与燃烧室的内腔连通,所述缓冲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为通孔;

所述熏蒸室套设在缓冲室的下部使缓冲室的下部与外界隔绝,所述熏蒸室通过导气孔与缓冲室的腔室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当点燃艾柱底部,放置艾柱到燃烧室底部内,艾柱从底部开始燃烧,艾柱燃烧过程中,燃烧的艾草灰掉落在燃烧室底部及缓冲室底部覆盖的缓冲垫上,所述缓冲垫除用于承接艾草灰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缓冲艾灸熏蒸过程中烟气热量过于集中释放而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烟气过于集中的释放在被熏蒸的皮肤上,进而造成烫伤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缓冲室和缓冲垫有效的对烟气浓度和温度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了艾灸熏蒸的治疗体验,有效舒适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烟气浓度下进行艾灸熏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室包括两层腔室,所述两层腔室分别为一内一外设置的缓冲内室和缓冲外室;所述导气孔包括开设在缓冲内室的室壁上的第一导气孔和开设在缓冲外室上的第二导气孔;所述缓冲室的上部出气口开设在缓冲内室的上部,所述缓冲内室的底部封闭,所述缓冲室的底部出气口开设在缓冲外室的底部,所述缓冲垫覆盖在缓冲外室的底部;所述缓冲内室通过出气口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缓冲外室通过第一导气孔与缓冲内室连通;所述熏蒸室套设在缓冲外室的下部所述熏蒸室通过第二导气孔与缓冲外室连通。

缓冲室包括两层腔室,缓冲内室的底部封闭,完全的隔绝了艾灸烟气从上到下的流通方向,只能从缓冲内室侧壁的第一导孔进入缓冲外室,此时对艾灸烟气进行了第一次的缓冲,进入缓冲外室的艾灸烟气混合缓冲外室的空气后,艾灸烟气的浓度和热量降低,缓冲外室底部设置有缓冲垫,艾灸烟气只能从缓冲外室侧壁的第二导孔进入熏蒸室,此时对艾灸烟气进行了第二次的缓冲,经过两次缓冲后,艾灸烟气的浓度和热量控制到一个相对舒适的温度和浓度,提高了艾灸熏蒸的效果和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为透气网布,透气网布可起到一定的阻热和隔热作用,也有透热作用,基于透气网布的次功能,在缓冲内室进过对艾灸烟气有效的缓冲后,需要弱化缓冲外室的缓冲烟气浓度和热量的作用时,同时又需要保证缓冲外室一定的烟气浓度和热量的缓冲作用,通过调节透气网布的厚薄和密度,可对缓冲外室的艾灸烟气和浓度进行有效的人为调节,以最终达到最合适的艾灸烟气浓度和热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艾柱燃烧后产生烟气热量的燃烧室外套,所述燃烧室外套套设在燃烧室的外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燃烧室外套与所述缓冲室或所述缓冲外室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托艾柱的炉垫和弹性件,所述炉垫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弹性件设置在炉垫上方的内腔内,所述弹性件能够将艾柱压抵在炉垫上,所述炉垫上方的内腔与所述炉垫下方的内腔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

1、当点燃艾柱底部,放置艾柱到燃烧室的炉垫上,艾柱从底部开始燃烧,艾柱燃烧过程中,燃烧的艾草灰掉落炉垫,所述弹性件迫使艾柱未燃烧的部分始终紧紧抵在炉垫上,弹性件和炉垫的作用使艾柱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底部且距皮肤距离始终不变,迫使艾柱始终只有与炉垫接触的底部在使用燃烧室底部有限、可控的空气在燃烧,使得流经的空气必须经过艾柱燃烧面,流经皮肤的烟气必定是经过艾条燃烧过的空气,提高烟气的浓度,从而增加艾灸的疗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以提高艾灸熏蒸效果,并达到充分利用节约空气之目的。

2、弹性件的作用力可使艾柱始终保持紧贴炉垫,使艾柱燃烧的更为充分,艾柱的利用率较高,不浪费,同时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

3、所述弹性件和炉垫使艾柱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底部且距皮肤距离始终不变,进而使艾柱燃烧面的高度始终保持与皮肤恒定的距离,艾柱燃烧效果稳定,空气烟气浓度稳定,治疗效果稳定。

4、所述弹性件和炉垫使艾柱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底部,艾柱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底部远离燃烧室顶部,众所周知,燃烧端靠近燃烧室顶部,艾灸装置使用较长时间后,密封件老化较快,本实用新型结构对燃烧室顶部的密封件延缓老化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使所述燃烧室的内腔与燃烧室外部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腔壁和所述炉垫共同形成艾柱底部的空气流通空间(或称为燃烧空间),所述燃烧空间与艾柱自然燃烧形成的锥柱形燃烧面相一致。所述燃烧空间约束空气的流通空间并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11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11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2之间形成的空间,且只有在需要燃烧的艾柱11底部有空气在流通,进一步的避免空气未经有效燃烧就抄近路流通到熏蒸室3,进一步的使流通到熏蒸室3的空气都为艾柱11有效燃烧后的空气,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烟气的浓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11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使所述燃烧室的内腔与燃烧室外部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当艾柱底部点燃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燃烧室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其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燃烧室底部腔壁的斜度与艾柱锥柱形的燃烧面的斜度相匹配,进而更好的约束空气流通空间并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之间形成的空间,且只有在需要燃烧的艾柱底部有空气在流通,进一步的避免空气未经有效燃烧就抄近路流通到熏蒸室,进一步的使流通到熏蒸室的空气都为艾柱有效燃烧后的空气,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烟气的浓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炉垫为设置在燃烧室内腔底部腔壁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支撑艾柱,并使艾柱的下方与艾柱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所述凸起部具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燃烧室内腔底部腔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当艾柱底部点燃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炉垫为若干均布固定在燃烧室底部腔壁四周上的凸起部,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之间形成的空间,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炉垫呈爪形结构,所述炉垫具有多个支爪,所述的支爪向外上方延伸,所述炉垫与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底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底部腔壁上。当艾柱安装在艾灸装置内时,炉垫的支爪与艾柱的下部表面相抵触,用于托住艾柱的底部并使空气能通过,在清洗炉垫或不需要使用炉垫时,可拆卸的分体结构的炉垫方便从燃烧室中拿出,而一体化结构的炉垫与燃烧室,零件较少,省去安装炉垫的麻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当艾柱底部点燃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炉垫为爪形炉垫,其支爪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锥柱形结构,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之间形成的空间,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炉垫呈锥柱形网状结构,所述炉垫上形成有多个网孔。所述锥柱形网状炉垫与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底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底部腔壁上。当艾柱底部点燃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炉垫为锥柱形网状炉垫,其结构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锥柱形结构,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之间形成的空间,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炉垫呈网状结构,所述炉垫上形成有多个网孔,所述炉垫与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底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内腔的底部腔壁上。当艾柱安装在艾灸装置内时,网状炉垫与艾柱的下部表面相抵触,用于托住艾柱的底部并使空气能通过,在清洗炉垫或不需要使用炉垫时,可拆卸的分体结构的炉垫方便从燃烧室中拿出,一体化结构的炉垫与燃烧室,零件较少,省去安装炉垫的麻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燃烧室内腔的侧部腔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抵部,所述抵部用于抵住艾柱使艾柱的中心线与所述燃烧室内腔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所述的多个抵部沿所述燃烧室内腔的侧部腔壁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抵部与所述燃烧室内腔的侧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内腔的侧部腔壁上。所述抵部沿燃烧室内腔周向为非封闭式的结构,从进气口进入内腔中的空气能够从抵部之间的间隙经过并从燃烧室底部流出。所述凸起的抵部迫使艾柱无法大面积接触燃烧室内侧壁,便于空气能且只能沿着燃烧室内侧壁与艾柱之间形成的有限、可控的空间流经整个艾柱的侧面,所述凸起的抵部迫使艾柱燃烧过程中不歪不斜,所述凸起的抵部为点状凸起抵部或条形凸起抵部或螺旋形凸起抵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用于套设在艾柱上的阻燃套,当阻燃套套设在艾柱上时,所述阻燃套将艾柱的上部外周包覆使艾柱的上部与空气隔绝,所述艾柱的下部露出在阻燃套外。防止在点燃艾柱时,由于艾柱底部周长相对较长,点燃一瞬间有前有后,造成艾柱燃烧面燃烧有快有慢,从而导致燃烧不均匀,阻燃套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从而使艾柱燃烧均匀,防止烧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艾柱燃烧后产生烟气热量的燃烧室外套,所述燃烧室外套套设在燃烧室的外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设置在空气进气口处的风扇。艾灸装置采用风扇在艾灸过程中对密封的燃烧区和密封的熏蒸室进行供氧、换气并将对皮肤熏蒸过的烟气排出,使气流按指定方向流动,以增加艾灸疗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设置在空气出气口处的真空泵。艾灸装置采用真空泵在艾灸过程中对密封的燃烧区和密封的熏蒸室进行供氧、换气并将对皮肤熏蒸过的烟气排出,使气流按指定方向流动,以增加艾灸疗效。且所述真空泵为负压吸风式的真空泵,继而对艾灸装置的密封性能有大大改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燃烧室内侧壁与艾草的间隙为1mm-10mm。经过大量实验,燃烧室内侧壁与艾柱的间隙为1mm-10mm时,空气的使用量和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可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所述燃烧室内侧壁、炉垫与艾住的间隙距离大小,决定了空气在艾柱燃烧面的流速,从而决定了艾柱燃烧所需的空气量。所述燃烧室内侧壁、炉垫与艾草的间隙越小,则艾柱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越少。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熏蒸室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对接有烟气回收装置或对接有管道连通到室外,所述艾灸装置除空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外整体密封,空气无泄漏。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缓冲室有效解决在艾灸熏蒸过程中烟气热量过于集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烟气过于集中的释放在被熏蒸的皮肤上,进而造成烫伤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有效的对空气温度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了艾灸熏蒸的治疗体验,有效舒适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烟气浓度下进行艾灸熏蒸。

2、燃烧室底部的炉垫和弹性件共同作用使艾柱始终紧贴燃烧室底部炉垫燃烧,因艾柱越是贴近燃烧室底部空气越是集中,燃烧越快,弹性件和炉垫的作用使艾柱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底部且距皮肤距离始终不变,并使流通之空气必须经过艾柱燃烧面,达到充分利用节约空气之目的。

3、燃烧室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约束空气流通空间并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之间形成的空间,有且只有在需要燃烧的艾柱底部有空气在流通,进一步的避免空气未经有效燃烧就抄近路流通到熏蒸室,进一步的使流通到熏蒸室的空气都为艾柱有效燃烧后的空气,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烟气的浓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4、燃烧室底部的炉垫为爪形炉垫或若干均匀固定在燃烧室底部腔壁四周的凸起部或锥柱形网状炉垫,由于这种类型结构都为中空结构,且为自上而下、向内收缩的设计,能起到阻气作用和限制空气流通的作用,迫使空气紧贴艾柱燃烧面流通,配合艾柱燃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锥度形状艾柱燃烧面进而使艾柱燃烧更为充分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使得流经的空气必须经过艾柱燃烧面,流经皮肤的烟气必定是经过艾柱燃烧过的空气,提高烟气的浓度,从而增加艾灸的疗效,节约大量的空气。

5、艾灸装置整体除进出口通道外,其余均处于密封的封闭状态,空气只能从进气口入,烟气熏蒸口出,使艾灸过程中的烟气按要求方向流动,且空气必须经过艾柱燃烧面,以增加艾灸的疗效。

6、风扇或真空泵可采用调节控制空气供气量和供气速度的方法控制艾柱燃烧的快慢和温度高低,使空气流向按指定方向流动增加艾灸疗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可集成温度传感器在燃烧室或熏蒸室内,通过检测温度的高低来调节空气流量从而控制艾柱燃烧的快慢来达到艾灸熏蒸恒温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燃烧室与炉垫为若干凸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熏蒸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与网状炉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网状炉垫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锥柱形网状炉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锥柱形网状炉垫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与爪形炉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爪形炉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爪形炉垫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与爪形炉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与爪形炉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与爪形炉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熏蒸室透气管、三通、小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熏蒸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燃烧室,2、炉垫,3、熏蒸室,4、内腔,5、缓冲室,501、缓冲内室,502、缓冲外室,503、第一导孔,504、第二导孔,505、缓冲垫,6、抵部,7、弹性件,8、进气口,9、出气口,10、烟气熏蒸口,11、艾柱,12、阻燃套,13、燃烧室外套,14、炉垫上方的内腔,15、炉垫下方的内腔,16、凸起部,17、爪形炉垫,18、锥柱形网状炉垫,19、平面网状炉垫,20、网孔,21、空气驱动导流机构,22、烟气出口,23、烟气回收装置,24、气管,25、三通,26、小孔,27、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3和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艾柱11的燃烧室1和熏蒸室3,所述熏蒸室3用于向外输出艾柱11燃烧形成的烟气,所述燃烧室1具有中空的内腔4,燃烧室1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腔4连通的进气口8,燃烧室1的下部设置出气口9,所述熏蒸室的下部开设有烟气熏蒸口10;

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缓冲室5,所述缓冲室5的上部和底部均设置出气口,所述缓冲室5的底部出气口上覆盖有缓冲垫505,所述缓冲室5套设在燃烧室1的下部使燃烧室1的下部与外界隔绝,所述缓冲室5通过出气口9与燃烧室1的内腔4连通,所述缓冲室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为通孔;

所述熏蒸室3套设在缓冲室5的下部使缓冲室5的下部与外界隔绝,所述熏蒸室3通过导气孔与缓冲室5的腔室连通。

更具体地,所述缓冲室5包括两层腔室,所述两层腔室分别为一内一外设置的缓冲内室501和缓冲外室502;

所述导气孔包括开设在缓冲内室501的室壁上的第一导气孔503和开设在缓冲外室502上的第二导气孔504;

所述缓冲室5的上部出气口开设在缓冲内室501的上部,所述缓冲内室501的底部封闭,所述缓冲室5的底部出气口开设在缓冲外室502的底部,所述缓冲垫505覆盖在缓冲外室502的底部;

所述缓冲内室501通过出气口与燃烧室1连通;

所述缓冲外室502通过第一导气孔与缓冲内室501连通;

所述熏蒸室3套设在缓冲外室502的下部所述熏蒸室3通过第二导气孔与缓冲外室502连通。

更具体地,所述缓冲垫505为透气网布。

更具体地,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艾柱11燃烧后产生烟气热量的燃烧室外套13,所述燃烧室外套13套设在燃烧室1的外周。

更具体地,所述燃烧室外套13与所述缓冲室5或所述缓冲外室502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

更具体地,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托艾柱的炉垫2和弹性件7,所述炉垫2设置在所述内腔4中,所述弹性件7设置在炉垫2上方的内腔内,所述弹性件7能够将艾柱11压抵在炉垫2上,所述炉垫上方的内腔14与所述炉垫下方的内腔15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9,所述出气口9使所述燃烧室1的内腔与燃烧室外部连通。

更具体地,所述炉垫2为设置在燃烧室1内腔底部腔壁上的凸起部16,所述凸起部16具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燃烧室1内腔底部腔壁上。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炉垫2呈平面网状结构,所述炉垫上形成有多个网孔20,所述炉垫2与所述燃烧室1内腔的底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1内腔的底部腔壁上。当艾柱11放置在艾灸装置燃烧室1内时,平面网状炉垫19与艾柱11的下部表面相抵触,用于托住艾柱11的底部并使空气能通过网孔20,在清洗炉垫或不需要使用炉垫时,可拆卸的分体结构的炉垫方便从燃烧室中拿出,一体化结构的炉垫与燃烧室,零件较少,省去安装炉垫的麻烦。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炉垫2呈锥柱形网状结构,所述炉垫2上形成有多个网孔20。所述锥柱形网状炉垫18与所述燃烧室1内腔的底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1内腔的底部腔壁上。当艾柱11底部点燃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炉垫2为锥柱形网状结构,其结构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锥柱形结构,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之间形成的空间,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炉垫2为爪形结构炉垫,所述炉垫2具有多个支爪,所述的支爪向外上方延伸,所述炉垫2与所述燃烧室1内腔的底部腔壁一体化成型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燃烧室1内腔的底部腔壁上。当艾柱11安装在艾灸装置内时,爪形炉垫17的支爪与艾柱11的下部表面相抵触。当艾柱11放置在艾灸装置燃烧室1内时,爪形炉垫17的支爪与艾柱11的下部表面相抵触,用于托住艾柱11的底部并使空气能通过,在清洗炉垫或不需要使用炉垫时,可拆卸的分体结构的炉垫方便从燃烧室1中拿出,而一体化结构的炉垫2与燃烧室1,零件较少,省去安装炉垫的麻烦。

当艾柱11底部点燃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炉垫2为爪形炉垫17,其支爪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锥柱形结构,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11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爪形炉垫17之间形成的空间,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11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时,根据方便清洗或装配简单等不同需求,可合理选择以上各种类型的炉垫进行一体式或可拆卸式的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空气驱动导流机构21为与烟气出口22对接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用于将所述烟气通道中的烟气抽出,使气流按真空泵指定方向流动。或所述空气驱动导流机构21为与烟气出口22对接的抽风机,跟具体地,所述真空泵为负压真空泵,所述负压真空泵或抽风机用于将所述烟气通道中的烟气抽出,使气流按真空泵指定方向流动。艾灸装置采用负压真空泵在艾灸过程中对密封的燃烧区和密封的熏蒸室进行供氧、换气并将对皮肤熏蒸过的烟气排出,使气流按指定方向流动,以增加艾灸疗效。且所述真空泵为负压吸风式的真空泵,继而对艾灸装置的密封性能有大大改善。所述真空泵对接有烟气回收装置23或对接有与室外连通的管道。

使用时,

将艾柱11底部点燃,放入燃烧室1中,艾柱11的底部与炉垫2贴合,弹性件7紧紧顶住艾柱11的顶部,压迫艾柱11紧紧的贴合在炉垫2上,弹性件7和炉垫2的作用使艾柱11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1底部且距皮肤距离始终不变,

当艾柱进行燃烧时,自然的会形成一个锥柱形的燃烧面,由于炉垫2为爪形炉垫17或锥柱形网状炉垫18或为设置在燃烧室1内腔底部腔壁上的凸起部16,所述炉垫2都可将艾柱支起使艾柱的下方与艾柱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或称为燃烧空间)。所述炉垫2结构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锥柱形结构,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

又由于燃烧室1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使所述燃烧室的内腔4与燃烧室外部连通。燃烧室1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约束空气的流通空间并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11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11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2之间形成的空间,有且只有在需要燃烧的艾柱11底部有空气在流通,进一步的避免空气未经有效燃烧就抄近路流通到熏蒸室3,进一步的使流通到熏蒸室3的空气都为艾柱11有效燃烧后的空气,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烟气的浓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11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同时,在燃烧室内腔4的侧部腔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抵部6,该凸起的抵部6迫使艾柱11无法大面积接触燃烧室1内侧壁,便于空气能且只能沿着燃烧室1内侧壁与艾柱11之间形成的有限、可控的空间流经整个艾柱11的侧面。

另外,套设在艾柱11上的阻燃套12将艾柱11的上部外周包覆使艾柱11的上部与空气隔绝,艾柱11的下部露出在阻燃套12外。防止在点燃艾柱11时,由于艾柱11底部周长相对较长,点燃一瞬间有前有后,造成艾柱11燃烧有快有慢,从而导致燃烧不均匀,阻燃套12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从而使艾柱燃烧均匀。

此外,艾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室1的外周隔离艾柱11燃烧后产生烟气热量的燃烧室外套13。

而缓冲室5的设置以及缓冲室为两层腔室的设计,即两层腔室分别为一内一外设置的缓冲内室501和缓冲外室502的设计,通过出气口9使缓冲内室501与燃烧室1连通,通过第一导气孔502使缓冲内室501与缓冲外室502连通、通过第二导气孔504使缓冲外室502与熏蒸室3连通,通过缓冲内室501和缓冲外室502两次缓冲,有效稀释和放缓了艾灸烟气的浓度、热量和流动速度,有效的对烟气的温度和浓度进行均匀混合,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烟气浓度下进行艾灸熏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创新点是:

1、设置在燃烧室1和熏蒸室3直接的缓冲室5的以及缓冲室5为两层腔室的设计,即两层腔室分别为一内一外设置的缓冲内室和缓冲外室的设计,有效解决在艾灸熏蒸过程中烟气热量过于集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烟气过于集中的释放在被熏蒸的皮肤上,进而造成烫伤以及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有效的对空气温度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了艾灸熏蒸的治疗体验,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烟气浓度下进行艾灸熏蒸。

2、当点燃艾柱11底部,艾柱11从底部开始燃烧,艾柱11燃烧过程中,燃烧的艾草灰掉落炉垫2,所述弹性件7迫使艾柱11未燃烧的部分始终紧紧抵在炉垫2上,弹性件7和炉垫2共同作用使艾柱始终紧贴燃烧1室底部炉垫2燃烧,因艾柱11越是贴近燃烧室1底部空气越是集中,燃烧越快,弹性件7和炉垫2共同作用使艾柱11燃烧端始终在燃烧室1底部且距皮肤距离始终不变,并使流通之空气必须经过艾柱燃烧面,达到充分利用节约空气之目的。

3、燃烧室1的底部腔壁向内下方延伸收拢,约束空气流通空间并非常恰当的配合艾柱11燃烧形成的锥形燃烧面,进一步的控制空气使空气能且只能流经艾柱11燃烧的锥形燃烧面和炉垫2之间形成的空间,有且只有在需要燃烧的艾柱11底部有空气在流通,进一步的避免空气未经有效燃烧就抄近路流通到熏蒸室3,进一步的使流通到熏蒸室3的空气都为艾柱有效燃烧后的空气,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烟气的浓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艾柱燃烧的单位空气的热量,提高艾灸的熏蒸效果,节约空气,燃烧充分无异味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

4、燃烧室底部的炉垫2为爪形炉垫5或若干均匀固定在燃烧室1底部腔壁四周的凸起部,由于这种类型结构都为中空结构,且为自上而下、向内收缩的设计,能起到阻气作用和限制空气流通的作用,迫使空气紧贴艾柱11燃烧面流通,配合艾柱11燃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锥度形状艾柱燃烧面进而使艾柱燃烧更为充分而且烟气浓度和热量利用率高,熏蒸治疗效果好,使得流经的空气必须经过艾柱燃烧面,流经皮肤的烟气必定是经过艾柱燃烧过的空气,提高烟气的浓度,从而增加艾灸的疗效,节约大量的空气。

5、所述凸起的抵部6迫使艾柱11无法大面积接触燃烧室1内侧壁,便于空气能且只能沿着燃烧室1内侧腔壁与艾柱11之间形成的有限、可控的空间流经整个艾柱11的侧面。燃烧室1底部的炉垫2、弹性件7和燃烧室1内侧壁的凸起的抵部6共同作用使流通之空气必须经过艾柱11燃烧表面,达到充分利用节约空气之目的,并使艾柱11始终紧贴炉垫2燃烧,因艾柱11越是贴近燃烧室1底部,空气越集中,燃烧越快,从而达到控制艾柱11燃烧端燃烧过程形成的锥度形状燃烧端始终与炉垫2之形状相配合,弹性件7的作用使艾柱11燃烧端始终在燃烧11室底部且距皮肤距离始终不变。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烟气回收装置有效解决艾柱或艾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使医患双方在施治的过程中,避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解决艾灸从古至今无法大力推广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驱动导流机构21在艾灸过程中对密封的燃烧室1和密封的熏蒸室3进行供氧、换气并将对皮肤熏蒸过的烟气排出,使气流按指定方向和指定流速、指定流量流动,达到烟气可控的目的,从而以增加艾灸熏蒸的疗效。空气驱动导流机构21如风机或真空泵可采用调节控制空气供气量和供气速度的方法控制艾柱燃烧的快慢和温度高低,使空气流向按指定方向流动增加艾灸疗效。

8、所述燃烧室1和所述熏蒸室3中仅有进气口8、烟气熏蒸口10和烟气出口22与外界连通,整体密封,烟气无泄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但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