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三角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065发布日期:2019-03-15 19:37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三角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医用三角针。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三角缝合针的针尖与针体为统一45°三角体,普通三角针由于针尖的三角与针体的三角同为三面三角,针尖三角只是相对于针体三角做了缩小处理,在实际人体组织缝合穿刺时针尖突破组织后的阻力由小逐渐增大,其作用等同于用力在针尖几微米的切口处用针体做了单纯的物理性扩充伤口。所以伤口的拖拽撕裂表现明显。就实际效果来看谈不上切割力度,只是对针眼伤口做单纯性的力度扩张,加大了医生缝合时时间及精力。为患者伤口的完美愈合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三角针,降低了穿刺过程中人体组织的抵抗力,有效提高了多次缝合的穿刺力度、次数,无拖拽撕裂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三角针,包括一体式的针尖和针体,所述针尖设有多段角面变化结构,所述针体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针尖包括第一刃部分、第二刃部分、第三刃部分,所述第一刃部分截面包括三外角和两内角,形成三角五面结构;所述第二刃部分截面包括三外角和四内角,形成三角七面结构;所述第三刃部分截面包括三外角和两内角,形成三角五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刃部分、第二刃部分、第三刃部分底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刃部分、第二刃部分、第三刃部分的外角均为29-32°。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三角针材质为SUS302或SUS304不锈钢丝。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三角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原本需要普通三角针2根针才能完成的缝合伤口,新型三角针只需1根即可完成。即为医生节省了缝合时间,也为患者降低了痛苦。降低了医院的耗材使用的成本,也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该产品使用SUS302 SUS304不锈钢丝经过选丝、切断、冲洗、研磨、钻孔等等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原料清洁,无毒无污染,使用后废弃方法简单,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针头、针体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头与现有技术截面对比示意图,

其中:

1-第一刃部分,2-第二刃部分,3-第三刃部分,4-针体,5-内角,6-外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医用三角针,降低了穿刺过程中人体组织的抵抗力,有效提高了多次缝合的穿刺力度、次数,无拖拽撕裂现象。

请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三角针,包括一体式的针尖和针体4,所述针尖设有多段角面变化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三段角面变化结构,主要体现在针尖的1/3处),所述针体4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提高了针体把持部位的硬度。本实用新型可单独挂线用于人体组织缝合使用,也可搭配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及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用于人体组织缝合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尖包括第一刃部分1、第二刃部分2、第三刃部分3,所述第一刃部分1截面包括三外角6和两内角5,形成三角五面结构,提高针尖的切割力;所述第二刃部分2截面包括三外角和四内角,形成三角七面结构,提高针尖多次穿刺的切割力;所述第三刃部分3截面包括三外角和两内角,形成三角五面结构,提高针的硬度保持针的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刃部分1、第二刃部分2、第三刃部分3底面均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刃部分1、第二刃部分2、第三刃部分3的外角均为29-32°。本实用新型主要从解决三角针夹角角度的技术上进行解剖和分析研究,通过对几何三角形的力学研究,三角的夹角在接近于30°的时候才能保持住角刃锋利度的同时角体能提供最大的硬度值保证角刃不卷或倒刃。

见图2,普通三角针由于针尖的三角与针体的三角同为三面三角,针尖三角只是相对针体三角做了缩小处理,在实际人体组织缝合穿刺时针尖突破组织后的阻力由小逐渐增大,其作用等同于用力在针尖几微米的切口处用针体做了单纯的物理性扩充伤口,所以伤口的拖拽撕裂表现明显,就实际效果来看谈不上切割力度,只是对针眼伤口做单纯性的力度扩张。图2中虚线与实线中间面积为减少后的效果。针尖接触面积的减少,穿刺过程中的阻力值就会越少,夹角进化后切割力度明显增强,对于需要多次穿刺缝合的伤口缝合效果达到最佳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医用三角针材质为SUS302或SUS304不锈钢丝。

本实用新型的多面角大大降低了穿刺过程中人体组织的抵抗力,有效提高了多次缝合的穿刺力度、次数,无拖拽撕裂现象。避免了暴力穿刺所带来的组织损伤,使针尖对组织的切口降低至最小,达到针眼创伤小,切口美观,特别是对于人体表皮、软组织、硬膜、角质类的部位缝合及结扎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医生在缝合过程中的手部劳累,提高了缝合部位进针的精准度,同时降低由于普通三角针不锋利而造成患者组织部位的穿刺损伤。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加工成正三角或反三角形状,满足临床缝合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