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指掌关节僵硬手术的外固定延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795发布日期:2018-12-07 22:2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指掌关节僵硬手术的外固定延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指应用于指掌关节僵硬手术的外固定延长装置。



背景技术:

手,是人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手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手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关节部位,因此也比较容易受伤,在手的外伤手术、骨折手术、肌腱断裂手术等恢复过程中,经常会引起指掌关节僵硬的后遗症。当前,临床上对于指掌关节僵硬的治疗通常都是采用从指掌关节进行切开,然后对韧带进行松解手术,但是韧带松解手术对掌指损伤很大,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指掌关节僵硬手术的外固定延长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指掌关节僵硬的治疗采用韧带松解手术,而造成对掌指损伤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应用于指掌关节僵硬手术的外固定延长装置,包括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铰链杆、右铰链杆以及前固定杆,所述左固定杆位于左铰链杆的左侧,所述右固定杆位于右铰链杆的右侧,所述左铰链杆和右铰链杆均包括前杆、前螺纹杆、中杆、后螺纹杆以及后杆,所述前杆、中杆以及后杆的内部均为内螺纹结构,所述前杆的后端设有转动件,该转动件设有前后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前螺纹杆的前端位于转动件和前杆内,其后端位于中杆的前端内,所述中杆的后端与后螺纹杆的前端铰接,该后螺纹杆的后端位于后杆的前端内,所述左固定杆的后端与左铰链杆的后杆可拆卸地连接,该左固定杆的前端与前固定杆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铰链杆的前杆与前固定杆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右固定杆的后端与右铰链杆的后杆可拆卸地连接,该右固定杆的前端与前固定杆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右铰链杆的前杆与前固定杆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铰链杆的后杆和右铰链杆的后杆之间设有前后布置的两掌部固定针,所述前固定杆设有四个用于穿过手指的U型牵引针。

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杆的后端与左铰链杆的后杆之间设有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上设有分别卡住左固定杆和左铰链杆的后杆的两可拆卸的第一卡扣,所述左固定杆的前端与前固定杆的左端之间设有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上设有分别卡住左固定杆和前固定杆的两可拆卸的第二卡扣,所述左铰链杆的前杆与前固定杆的左端之间设有第三固定件,该第三固定件上设有分别卡住左铰链杆的前杆和前固定杆的两可拆卸的第三卡扣;所述右固定杆的后端与右铰链杆的后杆之间设有第四固定件,该第四固定件上设有分别卡住右固定杆和右铰链杆的后杆的两可拆卸的第四卡扣,所述右固定杆的前端与前固定杆的右端之间设有第五固定件,该第五固定件上设有分别卡住右固定杆和前固定杆的两可拆卸的第五卡扣,所述右铰链杆的前杆与前固定杆的右端之间设有第六固定件,该第六固定件上设有分别卡住右铰链杆的前杆和前固定杆的两可拆卸的第六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左铰链杆的后杆和右铰链杆的后杆均设有前固定针座、后固定针座,所述两掌部固定针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两前固定针座之间和两后固定针座之间,所述前固定杆设有四个牵引针固定座,所述U型牵引针的两端可拆卸地设于牵引针固定座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固定针座、后固定针座以及牵引针固定座均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底面的卡扣以及盖设于基座顶面的座盖,该座盖的顶面设有旋紧螺栓,该旋紧螺栓穿过座盖、基座与卡扣螺纹连接,所述座盖的侧壁设有四个卡口,该四个卡口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卡口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掌部固定针的两端、U型牵引针的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每组卡口。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两掌部固定针穿过患者的手掌进行固定,所述四个U型牵引针分别穿过四个手指用于牵引,通过旋转转动件调节前螺纹杆的适合长度,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延长前螺纹杆的长度,在四个U型牵引针的牵引下,四个手指会向前拉伸牵引,手指在向前拉伸牵引的同时可以延长挛缩的指掌关节侧副韧带,从而改善韧带的柔软性。由于中杆的后端与后螺纹杆的前端铰接,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在延长韧带的同时可活动掌指关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延长指掌关节侧副韧带的方式达到掌指关节僵硬的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掌指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铰链杆和右铰链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固定针座、后固定针座以及牵引针固定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应用于指掌关节僵硬手术的外固定延长装置,包括左固定杆1、右固定杆2、左铰链杆3、右铰链杆4以及前固定杆5,所述左固定杆1位于左铰链杆3的左侧,所述右固定杆2位于右铰链杆4的右侧。所述左铰链杆3和右铰链杆4均包括前杆31、前螺纹杆32、中杆33、后螺纹杆34以及后杆35,所述前杆31、中杆33以及后杆35的内部均为内螺纹结构。所述前杆31的后端设有转动件36,该转动件36设有前后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前螺纹杆32的前端位于转动件36和前杆31内,其后端位于中杆33的前端内。所述中杆33的后端与后螺纹杆34的前端铰接,该后螺纹杆34的后端位于后杆35的前端内。所述左固定杆1的后端与左铰链杆3的后杆35可拆卸地连接,该左固定杆1的前端与前固定杆5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铰链杆3的前杆31与前固定杆5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右固定杆2的后端与右铰链杆4的后杆35可拆卸地连接,该右固定杆2的前端与前固定杆5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右铰链杆4的前杆31与前固定杆5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铰链杆3的后杆35和右铰链杆4的后杆35之间设有前后布置的两掌部固定针6,所述前固定杆5设有四个用于穿过手指的U型牵引针7。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左固定杆1的后端与左铰链杆3的后杆35之间设有第一固定件8,该第一固定件8上设有分别卡住左固定杆1和左铰链杆3的后杆35的两可拆卸的第一卡扣81。所述左固定杆1的前端与前固定杆5的左端之间设有第二固定件9,该第二固定件9上设有分别卡住左固定杆1和前固定杆5的两可拆卸的第二卡扣91。所述左铰链杆3的前杆31与前固定杆5的左端之间设有第三固定件10,该第三固定件10上设有分别卡住左铰链杆3的前杆31和前固定杆5的两可拆卸的第三卡扣101。所述右固定杆2的后端与右铰链杆4的后杆35之间设有第四固定件11,该第四固定件11上设有分别卡住右固定杆2和右铰链杆4的后杆35的两可拆卸的第四卡扣111。所述右固定杆2的前端与前固定杆5的右端之间设有第五固定件12,该第五固定件12上设有分别卡住右固定杆2和前固定杆5的两可拆卸的第五卡扣121。所述右铰链杆4的前杆31与前固定杆5的右端之间设有第六固定件13,该第六固定件13上设有分别卡住右铰链杆4的前杆31和前固定杆5的两可拆卸的第六卡扣131。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左铰链杆3的后杆35和右铰链杆4的后杆35均设有前固定针座14、后固定针座15,所述两掌部固定针6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两前固定针座14之间和两后固定针座15之间。所述前固定杆5设有四个牵引针固定座16,所述U型牵引针7的两端可拆卸地设于牵引针固定座16上。所述前固定针座14、后固定针座15以及牵引针固定座16均包括基座141、设于基座141底面的卡扣142以及盖设于基座141顶面的座盖143,该座盖143的顶面设有旋紧螺栓144,该旋紧螺栓144穿过座盖143、基座141与卡扣142螺纹连接。所述座盖143的侧壁设有四个卡口145,该四个卡口145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卡口145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掌部固定针6的两端、U型牵引针7的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每组卡口145。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所述两掌部固定针6穿过患者的手掌进行固定,所述四个U型牵引针7分别穿过四个手指用于牵引,通过旋转转动件36调节前螺纹杆32的适合长度,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延长前螺纹杆32的长度,在四个U型牵引针7的牵引下,四个手指会向前拉伸牵引,手指在向前拉伸牵引的同时可以延长挛缩的指掌关节侧副韧带,从而改善韧带的柔软性。由于中杆33的后端与后螺纹杆34的前端铰接,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在延长韧带的同时可活动掌指关节。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