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冷风机出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8621发布日期:2018-09-04 21:5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冷风机,具体是一种医用冷风机出风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美容领域,采用激光治疗仪进行胸部提拉、祛斑美容、燃脂瘦身等过程中,由于治疗部位局部温度过高,患者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灼烧、疼痛感。针对此类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冰袋进行冷敷降温,还可采用冷风机进行冷却降温,而采用冷风机降温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出风口或出风通道进行冷风输出。

目前,市场上的冷风机主要包括制冷工业冷风机及家用冷风机。CN105115080A公开了一种冷风机,包括外壳体、湿帘以及风机,外壳体底部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外壳体一侧设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处设有滤网,滤网上设有震动装置,外壳体另一侧设有出风口,风机位于出风口处,且位于外壳体的内侧,湿帘位于滤网内侧,湿帘顶端设有喷淋头,喷淋头通过水管连接水泵,滤网的下侧设有粉尘收集盒,出风口处且位于风机的外侧设有换气帘。CN100489418C公开了一种低温制冷风机,包括进风通道、除湿蒸发器、降湿降温蒸发器、第一低温蒸发器、第二低温蒸发器、除湿蒸发器进出水管、水管、低温出风口、水泵、水箱、冷冻机蒸发器、第一膨胀阀、制冷干燥过滤器、第一油分离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压缩机、第一制冷铜管、第二制冷铜管、第二油分离器、蒸发器、第二膨胀阀、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除湿蒸发器、降湿降温蒸发器、第一低温蒸发器、第二低温蒸发器依次排列且位于进风通道和低温出风口之间,除湿蒸发器、降湿降温蒸发器都与除湿蒸发器进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水箱与除湿蒸发器进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上述冷风机虽然具有一定制冷效果,其出风口仅是一个敞口,并不适用于人体局部冷却降温。

除此之外,现有医用冷风机出风通道结构单一,尤其是针对医疗美容领域需要快速切换位置的手术台以及对脸部、胸部等特殊部位进行冷却降温过程中,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冷风机出风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冷风机出风管,包括两端敞口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通过万向管连通,且在第二筒体出口端设置有缩径部。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管将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连通,且在第二筒体出口端设置的缩径部使得筒体能够任意偏转,可灵活、快速切换到不同部位,不仅解决了出风管使用不便的问题,而且能够针对人体脸部、胸部等特殊部位进行冷却降温。

为进一步提高出风管的灵活性,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上设置有膨胀节。

优选地,膨胀节设置在第二筒体中部。

更优选地,第一筒体水平设置,第二筒体竖直设置,且膨胀节设置在第二筒体中部。

为提高出风管的实用性,在缩径部与膨胀节之间依次配合设置有闸阀和流量计。

为达到精确冷却的效果,缩径部最大直径处的孔径与第二筒体的孔径相同,最小直径处的孔径为0.1-1mm。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万向管和膨胀节的孔径相同,均为20-40mm。

为防止外界环境影响出风管内冷风的温度,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万向管和膨胀节外表面设置有保冷层,且保冷层为聚苯乙烯、玻璃纤维、硅酸铝或聚氨脂隔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管将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连通,且在第二筒体出口端设置的缩径部使得筒体能够任意偏转,可灵活、快速切换到不同部位,不仅解决了出风管使用不便的问题,而且能够针对人体脸部、胸部等特殊部位进行冷却降温。

本实用新型适于安装在医用冷风机上,用于辅助激光治疗仪进行脸部、胸部等特殊部位提拉、祛斑美容过程中的快速冷却降温,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灼烧、疼痛感。

与现有普通出风管或出风口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冷风机的出风量,且冷风流速稳定,冷风作用区域均匀一致,还能够避免整个面部过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呼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医用冷风机出风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缩径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医用冷风机出风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保冷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此指出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医用冷风机出风管,如图1、2所示,包括两端敞口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且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通过万向管3连通,且在第二筒体2出口端设置有缩径部4。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管3将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连通,使得筒体能够任意偏转,可灵活、快速切换到不同部位,不仅解决了出风管使用不便的问题,而且能够针对人体脸部、胸部等特殊部位进行冷却降温。附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冷风流向,使用时,只需要将第二筒体2出口端的缩径部4对准被被冷却部位即可。

为进一步提高出风管的灵活性,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均设置有膨胀节5。

优选地,膨胀节5设置在第二筒体2中部。

更优选地,第一筒体1水平设置,第二筒体2竖直设置,且膨胀节5分别设置在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中部。

为提高出风管的实用性,在缩径部4与膨胀节5之间依次设置配合有闸阀6和流量计8,闸阀6用来精确调节出风量,流量计8用来精确显示冷风流量。本实施例中流量计8为DN32型MEMS气体流量计,闸阀6为DN32型斯维特牌闸阀。

为精确控制出风量,缩径部4最大直径处的孔径与第二筒体2的孔径相同,缩径部4最小直径处的孔径为0.1-1mm。缩径部4最小直径处的孔径包括但不限于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本例中孔径为0.5mm。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万向管3和膨胀节5的孔径均为20-40mm,孔径包括但不限于20mm、25mm、32mm、40mm,本实施例中其孔径均为32mm。

为防止外界环境影响出风管内冷风的温度,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万向管3和膨胀节5外表面设置有保冷层7,且保冷层7为聚苯乙烯、玻璃纤维、硅酸铝或聚氨脂隔层。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仅在第一筒体1上设置有膨胀节5,且第一筒体1水平设置和第二筒体2均竖直设置,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参照实施例1,仅在第二筒体2上设置有有膨胀节5,且第一筒体1水平设置,第二筒体2竖直设置,如图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