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747发布日期:2019-01-08 21:26阅读:1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愈合医用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



背景技术:

敷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医疗耗材,其结构主要包括背衬层和在背衬层上粘接的浸润有消炎、止血等有效成分的活性层。在使用时,将其帖附到皮肤上,起到了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目前,市面上敷料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其中壳聚糖以其具有抑菌、在人体内可生物降解、无毒副作用、来源广泛、生物活性高等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将壳聚糖与其他有效成分混为一体来使用的,如CN201010190263.5公开了一种抑菌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敷料包括聚氨酯膜、与聚氨酯膜的一面贴合的亲水胶体层和与亲水胶体层贴合的剥离层;是将医用级橡胶基材、明胶、矿物油、抗氧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钙、增粘剂、O-羧甲基壳聚糖和纳米银干粉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共混物均匀涂于聚氨酯膜上形成亲水胶体层,在亲水胶体层上覆盖剥离层,然后冲压而成。这种敷料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和吸收渗出液的能力,粘贴牢固,顺应性好,能满足复杂伤口的多样需求。但是,这种辅料却存在众多有效成分混合后,壳聚糖等消炎成分容易包裹于其他胶体材料中,无法很好地发挥其消炎治疗作用,使的伤口的愈合时间延长,治愈速度变慢。此外,由于其成分较为复杂,不仅制备费时费力,而且成本相对较高,推广使用受到一定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以解决现有辅料的成分繁多复杂且有效成分混为一层导致愈合伤口较慢、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其结构包括四层,从下到上依次为:聚氨酯膜背衬层、粘贴在所述聚氨酯膜背衬层上的水胶体层、贴附在所述水胶体层上的功能无纺布层以及粘贴在所述功能无纺布层上的离型纸层;所述功能无纺布层为水溶性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藻酸盐纤维无纺布。

所述功能无纺布层为市售水溶性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藻酸盐纤维无纺布;其水溶性壳聚糖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壳聚糖的用量为30-100g/m2;藻酸盐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藻酸盐的用量为50-200g/m2。所述藻酸盐为藻酸钙或藻酸钠,在使用过程中,钙钠离子置换形成凝胶状,吸附坏死碎屑和细菌,并促进创面止血。

所述聚氨酯膜背衬层的厚度为0.020~0.030mm。

所述水胶体层的厚度为0.3~1.2mm。

本实用新型将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设计为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功能无纺布层、水胶体层和聚氨酯膜背衬层的三层结构,这三层可以保证水分和空气的高透过性,避免了伤口出现发白和肿胀的现象;其功能无纺布层是由可溶性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藻酸盐纤维无纺布制备而成,均属于市售商品,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伤口具有吸液、保湿,止血、抗菌、消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舒适不黏连等功能,在使用时,功能无纺布层能够迅速吸收创口表面的渗出液,形成柔软的水凝胶状,长时间的锁住水分,为伤口提供一个良好的湿润环境;水胶体层是由亲水性高分子颗粒橡胶弹性体混合而成,吸收伤口渗液后,其亲水性颗粒会形成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覆于伤口基部,提供并维持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性环境,同时,这层凝胶保护膜很巧妙的保护了伤口暴露的神经末梢,减轻患者疼痛;其聚氨酯膜背衬层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好似为伤口披上了一件“防弹衣”,可以更好地为伤口创造一个安全、湿润和无菌的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敷料质地柔软,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而且其整个敷料在使用时易观察创面,具有自溶性清创功效,防水,透气,抑菌,保温,不与创面粘连,减少换药次数,生产成本低,伤口愈合速度快,是一款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为创面愈合提供更为良好的微环境的新型功能型敷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其结构包括四层,从下到上依次为:防水透气的聚氨酯膜背衬层1、粘贴在聚氨酯膜背衬层1上的水胶体层2、贴附在水胶体层2上的功能无纺布层3以及粘贴在功能无纺布层3上的离型纸层4。

其中水胶体层2为亲水性高分子颗粒橡胶弹性体(elastomer)层,其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NaCMC)和明胶(Gelatin),还会加入弹性聚合物和粘合剂,属市售材料,将其置于聚氨酯膜背衬层1上,最终形成具有吸收性、自粘、防水的敷料薄片,不透明或半透明,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粘性,因此无需额外的粘胶层固定。其水胶体材料吸收伤口渗液后,其亲水性颗粒会形成类似凝胶的半固体透明物质,覆于伤口基部,提供并维持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性环境。完整状态的水胶体层水蒸汽无法透过,但当吸收渗液后成胶过程开始发生时,敷料的通透性会增加,过多的水分可以水蒸汽的形式透过敷料散失,同时水胶体层可以维持良好的湿性环境,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

其中功能无纺布层3是由水溶性壳聚糖纤维或藻酸盐纤维制备而成,壳聚糖或硅藻盐吸液成胶,为创面创造了微酸、无氧或低氧、适度湿润、相对封闭的理想愈合环境;创面渗出液水解壳聚糖和藻酸盐,为创面修复细胞提供能量并调控其细胞活性;壳聚糖和藻酸盐促进上皮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非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加速伤口愈合、抑制瘢痕增生;其多聚阳离子对红细胞的黏附作用和凝集作用能够快速止血;吸收伤口中导致疼痛的炎性物质——血液舒缓激肽,起到镇痛作用;同时对创口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菌株均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类似抗生素消炎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适宜将聚氨酯膜背衬层1的厚度为0.02~0.03mm;水胶体层2的厚度设计为0.3~1.2mm ,优选0.46~0.85mm;其功能无纺布层为市售水溶性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藻酸盐无纺布;其中水溶性壳聚糖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有效物壳聚糖的容量为30-100g/m2;其中藻酸盐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有效物藻酸盐的容量为50-200g/m2

本实用新型中水胶体材料、聚氨酯膜材料、功能无纺布层均为市售商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敷料可做成不同形状,可以根据伤口部位进行适当裁剪,用于贴敷于不同伤口和解剖部位;贴敷时,敷料边缘要至少大于伤口边缘2厘米,充分覆盖伤口,使用前也可以适当温暖敷料,用时会变得很容易,而且舒适感增加能够获得最好的治愈效果。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敷料与将等质量的壳聚糖粉料和水胶体混合后制成一层功能层的敷料相比,就同样的创面,其伤口愈合时间缩短15-2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