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357发布日期:2019-01-13 16:5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是使用者得实际使用需求,而选择使用于手掌或足部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复健的技术领域中,若症状较轻者,通常会辅以具振动功能的装置,利用其所提供得持续振动功能,利用降低肌肉张力的手段来达到复健的目的。目前坊间的这一类的复健装置种类相当繁多,功能也都大同小异,而其共同的缺点便是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观于习用复健装至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可以区分为两的面向,其一为不够多元,其二则为不具调整功能,兹分述如下。

复健装置通常都仅具单一功能,例如适用于手部者便不是用于足部,而是用于足部者同样不是用于手部,因此不管是医院的复健部门或是一般的消费者,若有手部与足部皆有复健需要者,则必需同时购买足部与手部的复健装置,造成医院预算与个人消费的压力;再者,复健装置因过度强调复健功能,而忽视了结构的设计,因此在降低成本的考虑下,许多复健装置便不具任何调整功能,亦或具调整功能而结构过于繁琐,导致用户对调整结构规格的意愿不高,甚至因此而降低了选购的意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健装置,包括一底座;一枢接于该底座之握持结构;该握持结构包括两枢接臂以及一握把,该两枢接臂之一端分别枢设于该底座前端之两侧,而该握把相异之两端分别连设于该两枢接臂之自由端部内侧,且该握把中装设有一振动器;一装设于任一枢接臂中之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供连接至外电源并电性连接至该振动器;以及复数装设于任一枢接臂上之控制键,通过控制键可透过该控制单元控制该振动器之启闭,并可依使用者的复健需求,调整该振动器的振动频率。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依使用者的需求适用于手部与足部,并调整握持结构的作动角度,达到一机多功使用,扩大复健装置适用范围之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复健装置包括一底座10以及一枢设于底座10一端的之握持结构20,其中握持结构20具有振动功能并选择性地相对于底座10枢摆;当用户握持握持结构20时,可通过握持结构20所提供的持续振动功能舒缓肌肉张力而达复健的功效。

底座10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枢接座11,其中每一枢接座11中纵向形成有一剖槽12。该底座10底面与顶面分别铺设有一防滑垫13及一软垫14,且底座10的中段部位设置有一供定位使用者手腕的辅助定位构件15。

握持结构20包括两枢接臂21及一握把22,其中两枢接臂21一端枢设于一相对应的剖槽12中,握把22相异的两端分别连设于两枢接臂21的自由端部内侧而形成一ㄇ型结构体,且握把22中装设有一振动器221,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振动器221的振动频率设定在10~40Hz。握把22与两枢接臂21定义出一穿透空间,方便使用者手掌握持握把22。任一枢接臂21中装设有一控制单元23,该控制单元23供连接至外部电源并电性连接至振动器221。任一枢接臂21上并设置有复数电性连接至控制单元23的控制键24,通过控制键24可通过控制单元23控制振动器221启闭,并可依使用者的复健需求,调整振动器221的振动频率。请参阅图3、4、5所示,至少一枢接座11上横向插设有一插销25,插销25选择性地相对于底座10作轴向往复式移动,而选择性地释放相对应的枢接臂21;插销25的端部于贯穿相对应的枢接臂21后,选择性地插置于相对应剖槽12的内壁中。当插销25被向外拉引并脱离相对应的枢接臂21后,握持结构20即可相对于底座10自由旋摆,待调整至使用者所需的操作角度时,只要令插销25复位,即可再次定位握持结构20。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之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如图3、6所示,当使用者欲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健功能时,首先将手掌轻松握持该握持结构20的握把22,再将手腕部位轻轻置放于底座10上,并利用辅助定位构件15固定手腕,即可利用一相对应的控制键24启动振动器221,并通过握把22将振动透过手腕传送至使用者的前臂,利用振动器221所提供的持续振动作用,舒缓使用者前臂肌肉张力而达复健的功效。由于使用者的前臂距振动源尚有一段距离,因此可放大振幅提高复健功效。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亦可依其需求利用相对应的控制键24及时调整振动器221的振动频率,强化复健功效。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一定限制使用在手部,当欲舒缓足部的肌肉张力时,使用者可先就座于适当高度的椅子上,并将本实用新型安置于椅子前方之地板上,将每一脚趾的基节骨与末节骨置放于握把22上,即可利用一相对应的控制键24启动振动器221,并通过握把22将振动透过脚掌传送至使用者的小腿。由于使用者的小腿距振动源尚有一段距离,同样可放大振幅提高复健功效。这样的使用方式虽不容易利用辅助定位构件15来固定使用者脚掌,惟底座10的底面铺设有防滑垫13,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底座10不容易偏离其原始的启动位置,并不会因使用的方式(复健的部位)不同,而有操作不方便之虞。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复健装置」主要通过所述底座与握持结构之创新独特结构型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可依使用者的需求适用于手部与足部,并调整握持结构的作动角度,达到一机多功使用,扩大复健装置适用范围之实用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