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859发布日期:2018-12-18 21:1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头及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导管插头。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病人实施手术时,一般会采用医疗器械通过导管连接液袋,对人体手术野进行冲洗或充盈。如现有的妇科宫腔镜手术,该手术利用膨宫泵通过导管和液袋相互连接,对子宫内进行液体加压灌注膨起,以达到暴露及冲洗手术野的目的。

如图1-2所示,为现有的导管1的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的导管1和静脉输液导管存在很大不同,静脉输液导管一般采用的是软质医用塑料导管,直径较小,一般内径只有2-3毫米,其采用的针头或插头也非常小;而这种检查或手术用的导管1一般是硬质金属或塑料材料,由于液体流动量大,因此其采用的导管外径一般在1-2cm,为了便于将导管1插入液袋,其导管端部即插头11被做尖锐端形状,该插头11尖锐端的作用是为了顺利插入液袋的外接口,使用该导管1在插入液袋外接口时,由于该液袋外接口一般是硬质医用塑料材质,为了顺利插入液袋接口,一般是采用直接推进插入或旋转推进的方式来实现插入。由于该尖锐端是一个倾斜平面12,那么其倾斜平面12就形成对液袋外接口的刃口,那么该导管1在直接推进插入或旋转插入液袋外接口的时候,很容易将外接口的端部切割掉,但是其带来的问题在于:

1.由于其尺寸和导管1外径适配,该切割掉的部分结构很容易进入导管1插头11端口,对导管1造成堵塞,影响液袋液体的顺利注入;

2.该切割掉的部分结构如果没有进入导管1内,而是悬浮遗留在了液袋中,会对液袋中的液体造成污染;

3.该切割掉的部分结构还可能随着导管1直接流入到了手术野,从而会引起体腔异物遗留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医疗器械在使用液袋和导管连接的结构对病人进行检查或手术时,该导管的尖锐端部一般通过直接推进插入或旋转的方式来插入连接液袋,其导管的尖端面容易“切割”掉液袋接口一部分出来,造成其掉入液袋内导致导管的堵塞而影响液袋液体的顺利注入、或进入液袋对液袋内液体造成污染、或通过导管进入手术野引起体腔异物遗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导管用的插头,同时还提供一个具有该插头的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入端和通孔,所述插入端为位于所述插头本体端部的结构,所述插入端包括尖端部和钝部,所述尖端部为相对所述插头轴线为倾斜的平面结构,所述钝部为弧面结构,所述尖端部和钝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状结构。

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入端和通孔,其中插入端采用了倾斜平面结构的尖端部和具有弧面结构的钝部,该尖端部和钝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状插头端表面的结构,由此可知,该插头相对现有的端部均采用了倾斜平面,使其具有一个环形状的刃口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插头采用了一部分为平面结构的尖端部,另一部分则形成弧面结构的钝部,使该插头的刃口结构只位于尖端部位置,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光滑的弧面结构,那么在该插头在插入液袋的外接口时,如果液袋的外接口端面是软质的材质,则不用旋转插头,通过推进的方式即可顺利插入,如果液袋的外接口端面是硬质的材质,在推进方式并左右旋转的方式插入时,当插头的尖端部顺利进入液袋后,即使该插头未全部进入该液袋内,再左右旋转方式继续推进插头时,该钝部结构由于是弧面,其并未形成刃口,则不会进一步的切割液袋的外接口,该液袋的外接口端部结构即使有一部分被切割悬挂在外接口处,也不会全部被该插头给切割下来进入液袋;因此该插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其顺利插入液袋过程中,并不会造成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掉,因此也避免了该插头在使用过程中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堵塞导管的风险,避免了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进入液袋内对液袋造成污染的风险,也避免了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通过导管进入手术野引起体腔异物遗留的风险;该插头结构还可以适用于连接其他液袋、药瓶外接口的场合。

优选地,所述钝部的弧面结构与对应所述插入端的外壁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保证钝部与插入端外壁光滑的圆弧形过渡,以消除刃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钝部的弧面结构与对应所述插入端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保证钝部与插入端内壁光滑的圆弧形过渡,以消除刃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钝部的弧面结构与平面结构的尖端部平滑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钝部与尖端部相互连接形成的整体环形状结构的侧视投影为一直线,便于加工制造。

优选地,所述尖端部和钝部分别位于所述插入端的上部分端面和下部分端面。

优选地,所述插入端的表面对称分为上部分端面和下部分端面,分别作为所述尖端部和钝部。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尖端部和钝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插头为金属材质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插头为硬质塑料材质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插头的尖端部所在的平面相对于插头轴线成40°~60°夹角,以使该插头的尖端部相对不会具有较大角度的倾斜,尽可能缩短插头尖端部和钝部区域通孔部分的轴向长度,以便插头能够快速全部插入液袋,减少药液在插入过程中从通孔部分遗漏出来。

优选地,所述插头的外径为1-2cm。

优选地,所述插头的壁厚为0.1-0.3c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导管,所述导管端部设有如上述的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导管采用了同时具有尖端部和钝部的插头,使该导管在插入液袋或液瓶时,无论直线推进的方式连接或者旋转的方式连接,均不会造成液袋或液瓶表面的接口端部被切割掉部分进入液袋或液瓶内,从而减少了该导管堵塞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其适用于医疗器械通过导管与各种液袋或液瓶连接的场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入端和通孔,其中插入端采用了倾斜平面结构的尖端部和具有弧面结构的钝部,该尖端部和钝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状插头端表面的结构,该插头相对现有的端部均采用了倾斜平面,使其具有一个环形状的刃口而言,其采用了一部分为平面结构的尖端部,另一部分则形成弧面结构的钝部,使该插头在推进方式并左右旋转的方式插入时,当插头的尖端部顺利进入液袋后,即使该插头未全部进入该液袋内,再左右旋转方式继续推进插头时,该钝部结构由于是弧面,其并未形成刃口,则不会进一步的切割液袋的外接口,该液袋的外接口端部结构即使有一部分被切割悬挂在外接口处,也不会全部被该插头给切割下来进入液袋;因此该插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其顺利插入液袋过程中,并不会造成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掉,因此避免了该插头在使用过程中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堵塞导管的风险,避免了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进入液袋对液袋内液体造成污染的风险,也避免了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通过导管进入手术野引起体腔异物遗留的风险;该插头结构还可以适用于连接其他液袋、药瓶外接口的场合;

2、本实用新型的导管采用了同时具有尖端部和钝部的插头,使该导管在插入液袋或液瓶时,无论直线推进的方式连接或者旋转的方式连接,均不会造成液袋或液瓶表面的接口端部被切割掉部分进入液袋或液瓶内,从而减少了该导管堵塞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其适用于医疗器械通过导管与各种液袋或液瓶连接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导管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导管,11、插头,12、倾斜平面,2、插头,21、插头本体,22、通孔,23、插入端,24、尖端部,25、钝部,3、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一种插头2,包括插头本体21、插入端23和通孔22,所述插入端23为位于所述插头本体21端部的结构,所述插入端23包括尖端部24和钝部25,所述尖端部24为相对所述插头2轴线为倾斜的平面结构,所述钝部25为弧面结构,所述尖端部24和钝部25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状结构。

其中上述钝部25的弧面结构与对应插入端23的外壁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保证钝部25与插入端23外壁光滑的圆弧形过渡,以消除刃口结构。同时钝部25的弧面结构与对应所述插入端23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其作用也是进一步保证钝部25与插入端23内壁光滑的圆弧形过渡,以消除刃口结构。

另外,钝部25的弧面结构与平面结构的尖端部24自然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的,该钝部25与尖端部24相互连接形成的整体环形状结构的侧视投影为一直线,即弧面结构的钝部25最顶部的弧线与尖端部24的平面使共面的,其作用是便于加工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尖端部24和钝部25分别位于插入端23的上部分端面和下部分端面。特别的,将插入端23的表面对称分为上部分端面和下部分端面,分别作为所述尖端部24和钝部25,其插入端23上半部分的端面为椭圆形环形状的一半结构,所形成的弯曲平面,作为尖端部24,插入端23下半部分的端面液为椭圆形环形状的一半结构,其表面弧面形状所形成的弯曲曲面,作为钝部25。

为了加工制造和保证强度,该插头本体21、尖端部24和钝部25为一体成型结构件,该插头2可以采用金属材质结构件,如不锈钢结构件;或者该插头2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材质结构件,如医用聚乙烯结构件。

另外,该插头2的尖端部24所在的平面相对于插头2轴线成40°~60°夹角,以使该插头2的尖端部24相对不会具有较大角度的倾斜,尽可能缩短插头尖端部24和钝部25区域通孔22部分的轴向长度,以便插头2能够快速全部插入液袋,减少药液在插入过程中从通孔22部分遗漏出来。考虑该插头2的使用环境,根据实际选择参数,该插头2的外径为1-2cm,插头2的壁厚为0.1-0.3cm。

该插头2包括插头本体21、插入端23和通孔22,其中插入端23采用了倾斜平面结构的尖端部24和具有弧面结构的钝部25,该尖端部24和钝部25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状插头2端表面的结构,由此可知,该插头2相对现有的端部均采用了倾斜平面,使其具有一个环形状的刃口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插头2采用了一部分为平面结构的尖端部24,另一部分则形成弧面结构的钝部25,使该插头2的刃口结构只位于尖端部24位置,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光滑的弧面结构,如图3中钝部25的虚线所示,该椭圆形的虚线实质是表示该处的结构是光滑过渡线,即钝部25的结构与插头2的外壁通过曲面光滑过渡连接。

那么在该插头2在插入液袋的外接口时,如果液袋的外接口端面是软质的材质,则不用旋转插头2,通过推进的方式即可顺利插入,如果液袋的外接口端面是硬质的材质,在推进方式并左右旋转的方式插入时,当插头2的尖端部24顺利进入液袋后,即使该插头2未全部进入该液袋内,再左右旋转方式继续推进插头2时,该钝部25结构由于是弧面,其并未形成刃口,则不会进一步的切割液袋的外接口,该液袋的外接口端部结构即使有一部分被切割悬挂在外接口处,也不会全部被该插头2给切割下来进入液袋;因此该插头2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其顺利插入液袋过程中,并不会造成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掉,因此也也避免了该插头2在使用过程中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堵塞插头2的风险,避免了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进入液袋内对液袋造成污染的风险,也避免了液袋外接口端面结构被切割下来通过导管1进入手术野引起体腔异物遗留的风险;该插头2结构还可以适用于连接其他液袋、药瓶外接口的场合。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管3,导管3端部设有如实施例1中的插头2。其中该插头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扣连接在导管3本体上,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件。由于导管3的密封性要求,一般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该导管3采用了同时具有尖端部24和钝部25的插头2,使该导管3在插入液袋或液瓶时,无论直线推进的方式连接或者旋转的方式连接,均不会造成液袋或液瓶表面的接口端部被切割掉部分进入液袋或液瓶内,从而减少了该导管3堵塞的风险,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其适用于医疗器械通过导管3与各种液袋或液瓶连接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