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用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9771发布日期:2018-11-02 21:2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防护用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焊接用面罩。



背景技术:

在焊接作业时,为了保护操作者免受飞溅物碰伤和起弧产生的各种有害射线对人体的伤害,通常操作者会佩戴焊接面罩。当焊接面处理不干净时时就会有大量的有毒烟雾冒出,不仅遮挡了操作者的视线而且还会使得操作者吸入后,对身体有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焊接时能够防止烟雾阻挡视线,和被操作者吸入体内的焊接用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接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中心设置有遮挡其上视孔的护目镜片,面罩本体下端设置有中空的把手,把手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槽孔,槽孔内设置有旋转块,旋转块下部与槽孔的槽壁通过转轴铰连接,位于把手内的旋转块前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把手左侧壁内侧接触的挡块,旋转块右侧与把手右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旋转块上端面呈弧形且其上端面右部设置有多个齿牙,把手的后侧壁上设置有与旋转块上的齿牙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方的把手内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转轴穿出朝向焊接件的把手侧壁,处于把手外部的第二齿轮的转轴上设置有风叶轮。

具体的,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旋转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把手右侧壁上。

具体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转速比为20:1。

具体的,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与其同轴心的惯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人工驱动风扇进行对烟雾的清除,简化了结构,方便维修,省去了充电或者更换电池的程序,能够适用于不同条件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面罩本体,2、护目镜片,3、把手,4、槽孔,5、旋转块,6、挡块,7、齿牙,8、弹簧,9、第一齿轮,10、惯轮,11、第二齿轮,12、风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焊接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中心设置有遮挡其上视孔的护目镜片2,面罩本体1下端设置有中空的把手3,把手3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槽孔4,槽孔4内设置有旋转块5,旋转块5下部与槽孔4的槽壁通过转轴铰连接,位于把手3内的旋转块5前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把手3左侧壁内侧接触的挡块6,旋转块5右侧与把手3右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8,旋转块5上端面呈弧形且其上端面右部设置有多个齿牙7,把手3的后侧壁上设置有与旋转块5上的齿牙7啮合的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上方的把手3内设置有与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转轴穿出朝向焊接件的把手3侧壁,处于把手3外部的第二齿轮11的转轴上设置有风叶轮12。

所述弹簧8一端固定在旋转块5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把手3的右侧壁上。

所述第二齿轮11与第一齿轮9的转速比为20:1。

所述第一齿轮9上设置有与其同轴心的惯轮10。

焊接过程中,当出现烟雾时,可用手按压旋转块5上部,当旋转块5上端面的齿牙7与第一齿轮9接触后就会使得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11及其转轴上的风叶轮12转动,风叶轮12上的风叶就会转动,并将烟雾吹走,当旋转块5上的齿牙7与第一齿轮9分离后保持旋转块5不变,此时由于第一齿轮9上的惯轮10,第一齿轮9还能够驱动第二齿轮11运行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就减少了按压旋转块5的次数,风叶轮12停止后缓慢的松开旋转块5,此时弹簧8将旋转块5恢复到起始位置,再次重复上述动作进行二次除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