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247发布日期:2019-01-29 18:0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



背景技术: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在进行长骨粉碎性骨折及斜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经常用钢丝捆扎骨折处或者在骨移植时捆扎植入的骨块。在进行钢丝环绕骨折处时由于大量软组织的包绕和术中渗血等原因的影响,使得钢丝穿引操作困难,并且容易损伤骨折周围的血管,神经及其他软组织,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现有钢丝引导器通常以压丝等方式工作,即利用压丝块压住钢丝后进行引导。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5697986U”),揭示了一种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包括手柄、切割器、推杆、穿针、滑杆、把手、引导胶管、刀壳和刀片,其通过引导胶管、管道、进丝孔,此种通过压丝的方式存在着缺陷,在实际操作中,该压丝装置操作成功率低,易松脱导致引导失败,术中反复操作,增加骨膜及肌肉组织损伤,增加出血量,增加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操作成功率低,易松脱导致引导失败,术中反复操作,增加骨膜及肌肉组织损伤,增加出血量,增加感染风险等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配合钢丝使用,包括内套筒、外套筒、操作手柄和固定手柄;

所述外套筒为一弧形圆管,其一端与固定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放形成自由端;

所述内套筒活动地套设于外套筒内部,形状为与外套筒相适配的弧形圆管,其靠近固定手柄的一端具有开放的进口,另一端开放形成出口;

所述外套筒靠近固定手柄的一端开设有一侧方开槽,所述内套筒靠近固定手柄的一端设有接口,所述操作手柄穿过侧方开槽与接口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内套筒沿弧形轨迹相对于外套筒发生位移;所述操作手柄顶抵侧方开槽靠近固定手柄的一侧时,所述内套筒完全置于外套筒内部;所述操作手柄顶抵侧方开槽靠近自由端的一侧时,所述内套筒伸出外套筒,且所述进口暴露于侧方开槽处,所述钢丝由进口进入内套筒,沿弧形轨迹从出口导出,用于手术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口与自由端具有直径逐渐缩小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的外壁直径小于外套筒内壁直径。所述内套筒外径为0.78-0.82cm,所述外套筒内径为0.80-0.85cm。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弧形圆管弧度为250-300°。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口为螺口,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方开槽设置于外套筒远离弧形圆心的一侧。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内外套筒设计,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钢丝引导器利用压丝方式引导成功率低的缺陷。术者将外套筒置入后,可通过外套筒的侧方开槽处安装操作手柄,将内套筒进一步推出显露于手术视野,再通过内套筒的进口将钢丝穿入,于内套筒的出口将钢丝导出,进而可以进行骨折的捆绑等操作,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减少对骨膜及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方开槽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骨科手术钢丝引导器,配合钢丝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1、外套筒2、操作手柄3和固定手柄4;

所述外套筒2为一弧形圆管,其一端与固定手柄4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放形成自由端;

所述内套筒1活动地套设于外套筒2内部,形状为与外套筒2相适配的弧形圆管,其靠近固定手柄4的一端具有开放的进口11,另一端开放形成出口12;

所述外套筒2靠近固定手柄4的一端开设有一侧方开槽21,所述侧方开槽21设置于外套筒2远离弧形圆心的一侧;

所述内套筒1靠近固定手柄4的一端设有接口13,所述操作手柄3穿过侧方开槽21与接口1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内套筒1沿弧形轨迹相对于外套筒2发生位移;所述操作手柄3顶抵侧方开槽21靠近固定手柄4的一侧时,所述内套筒1完全置于外套筒2内部;所述操作手柄3顶抵侧方开槽21靠近自由端的一侧时,所述内套筒1伸出外套筒2,且所述进口11暴露于侧方开槽21处,所述钢丝由进口11进入内套筒1,沿弧形轨迹从出口12导出,用于手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分离软组织,所述出口12与自由端具有直径逐渐缩小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1的外壁直径为0.8cm,小于外套筒2的内壁直径0.82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1和外套筒2的弧形圆管弧度为27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13为螺口,所述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螺纹。

具体操作时,术者将外套筒2置入骨折处后,通过外套筒2的侧方开槽21处安装操作手柄3,此时操作手柄3顶抵侧方开槽21靠近固定手柄4的一侧;然后将内套筒1进一步推出,至操作手柄3顶抵侧方开槽21靠近自由端的一侧时,内套筒1伸出外套筒2,显露于手术视野;再通过内套筒1的进口11将钢丝穿入,于内套筒1的出口12将钢丝导出,进而进行骨折的捆绑等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