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566发布日期:2019-01-18 19:38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床头吸氧器用管收纳袋。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床头吸氧器用的频率比较高,吸氧管大多是由床头墙面一直延伸到患者头部,并且还具有长度余量,以供患者吸氧使用。由于临床上病人间断吸氧或因外出未吸氧时,吸氧管道往往会随意丢放,容易缠绕打结,不利于下次的使用,即使整理后也因无处收纳而略显凌乱。另外,外置的吸氧管接头也容易产生细菌,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收纳吸氧管的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包括上部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一侧相连的前片和后片,其前片和后片远离相连部的一侧及底部均设有第一粘结部及第二粘结部,前片和后片通过第一粘结部与第二粘结部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所述袋体下侧设有穿口,袋体于穿口外侧设有供吸氧管接头插设、容置的接头放置袋。

优选的,所述袋体上部开口处设有挂带。所述挂带可设置在袋体的前片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袋体上设有标签。所述标签可设置在袋体的后片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穿口形成于袋体的前片远离其与后片相连部的一侧的下部。所述接头放置袋固设于袋体的后片远离其与前片相连部的一侧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袋体由一次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收纳吸氧管及吸氧管接头,避免了随意丢放而缠绕打结,同时也防止其直接暴露在外而滋生细菌。

2.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由前片和后片通过第一粘结部与第二粘结部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该可拆式设计可便于吸氧管更为有条理、整齐地放入管线收纳腔,避免了吸氧管放入一体式袋体内时,产生缠绕打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袋体;2前片;3后片;4第一粘结部;5第二粘结部;6穿口;7接头放置袋;8挂带;9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床头吸氧器用吸氧管收纳袋,包括上部开口的袋体1,所述袋体1包括一侧相连的前片2和后片3,其前片2和后片3远离相连部的一侧及底部均设有第一粘结部4及第二粘结部5,前片2和后片3通过第一粘结部4与第二粘结部5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所述袋体1下侧设有穿口6,袋体于穿口6外侧设有供吸氧管接头插设、容置的接头放置袋7。

为了便于该收纳袋可挂设于相应的氧气瓶上,所述袋体1上部开口处设有挂带8。本实施例中,所述挂带设置在袋体1的前片2的上部。

为了便于记录相关病人信息、吸氧时间信息等,所述袋体1上设有标签9。本实施例中,所述标签9设置在袋体1的后片3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口6形成于袋体1的前片2远离其与后片3相连部的一侧的下部。所述接头放置袋7固设于袋体1的后片3远离其与前片2相连部的一侧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1可选由一次性材料制成。

使用时,打开袋体1,将与吸氧器连接的吸氧管,排列或绕好放入前片2和后片3之间,并使氧气管的接头穿出穿口插入并收纳于接头放置袋7内,然后通过第一粘结部4与第二粘结部5的粘结配合,使接头以外的氧气管整齐排列并容置于管线收纳腔内,然后将袋体1上部的挂带8挂在吸氧器上。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收纳吸氧管及吸氧管接头,避免了随意丢放而缠绕打结,同时也防止其直接暴露在外而滋生细菌。

本实用新型的袋体1由前片2和后片3通过第一粘结部4与第二粘结部5的粘结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吸氧管收纳的管线收纳腔,该可拆式设计可便于吸氧管更为有条理、整齐地放入管线收纳腔,避免了吸氧管放入一体式袋体内时,产生缠绕打结。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