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5047发布日期:2019-02-22 22:2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集中供氧系统,制氧机产生的氧气存储在气罐中,并通过密闭管路连通至病房中的吸氧终端上。现有技术中集中供氧系统很好解决了氧气集中供应的问题。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输氧时,通过氧气吸入器与吸氧终端连接。集中供应的氧气进入到氧气吸入器的中性水中,通过中性水对氧气进行湿化处理,并最终通过与氧气吸入器连接的吸氧管与患者的鼻孔连接以完成向患者输送氧气的目的。

传统的吸氧管通常包括一个主输氧管,以及设置在主输氧管上的用于两个插入鼻孔的支管。当需要对患者进行供氧时,将支管插入鼻孔中,并将主输氧管缠绕在患者的耳朵上,并利用医用绷带作简易固定。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吸氧管存在对患者面部存在束缚的缺陷。更重要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吸氧管容易滑落的风险,这就导致了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吸氧管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用以实现在对患者通过鼻孔进行供氧时降低对患者面部的束缚,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出现滑落的现象,以提高供氧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包括:呈柔性的环部,与环部一体式连接的鼻罩,固定在鼻罩上的氧气管;所述环部对称设置两个形成通孔的挂耳环,所述鼻罩内部形成用于两个夹持鼻梁的弹性夹板,所述氧气管的一端形成接头,另一端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柔性氧气支管,所述柔性氧气支管的末端形成弯曲段,所述柔性氧气支管贯穿弹性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部为实心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部向下凸伸设置半圆形的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的内侧凸伸设置半圆形的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包括鲁尔接头或者快拆式快速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部的内径为18厘米至20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佩带在患者头部,并通过两个挂耳环悬挂在患者的耳朵上,避免了使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氧气可通过两个柔性氧气支管向患者的鼻孔内实现输送,从而降低了对患者面部的束缚,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避免了出现滑落的现象,提高了供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出的内科护理吸氧装置中的鼻罩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与图2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包括:呈柔性的环部1,与环部1一体式连接的鼻罩2,固定在鼻罩2上的氧气管3。所述环部1对称设置两个形成通孔61的挂耳环6,所述鼻罩2内部形成用于两个夹持鼻梁的弹性夹板,所述氧气管3的一端形成接头4。该接头4包括鲁尔接头或者快拆式快速接头,并优选为快拆式快速接头。通过该接头4可与患者病床床头上所预留的吸氧终端连接,以向氧气管3中输入氧气。同时,该氧气管3的另一端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柔性氧气支管,即,柔性氧气支管31与柔性氧气支管32。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环部1可由医用硅胶或者橡胶制成,以实现可弯曲的效果。环部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环部1的内径为18厘米至20厘米。患者的头部可穿过环部1,并将耳朵塞入挂耳环6的通孔61中,以实现悬挂与固定效果。弹性夹板21与弹性夹板22共同形成收容鼻梁的凹槽20,该凹槽20呈上窄下宽的结构。然后,将鼻罩2扣合在患者的鼻梁上,并通过弹性夹板21与弹性夹板22共同夹持鼻梁。鼻罩2整体采用医用硅胶制成。柔性氧气支管31的末端形成弯曲段311,柔性氧气支管32的末端形成弯曲段321。弯曲段311与弯曲段321对向弯曲,并可延伸入患者的鼻孔内部。由于存在弯曲段311与弯曲段321,因此减少了氧气向患者鼻孔内输送时的冲击力,提高了患者输氧时的舒适度。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氧气支管31贯穿弹性夹板21,柔性氧气支管32贯穿弹性夹板22,实现了柔性氧气支管31及柔性氧气支管32的可靠固定。

同时,该环部1为实心结构。环部1向下凸伸设置半圆形的托板5。托板5的内侧凸伸设置半圆形的防滑垫51,该防滑垫51向内凸出并可与患者的后脑勺相接触。当患者佩戴该内科护理吸氧装置时,可通过该托板5及防滑垫51对患者的后脑勺起到承托与防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佩戴该内科护理吸氧装置的舒适度。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