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降温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314发布日期:2018-09-18 20:1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儿科进行诊治的相关装置设备,具体来说是用于给儿童患者降温的儿科降温束带。



背景技术:

儿童感冒发烧是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儿童发烧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在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于服用退烧药,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形式对儿童进行降温,常见的是给儿童多喝水、用酒精对身体进行擦拭、贴退热贴等形式。

退热贴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针对儿童发热进行物理降温的产品,通过贴附于儿童患者的额头位置实现降温,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热量的传递效果不好,作用效果较为缓慢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对儿童进行降温操作的儿科降温束带,它采用液袋的形式,在液袋上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实现液袋内液体的循环,从而带走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可对降温区域的位置进行调整 ,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儿科降温束带,它包括液袋、松紧带、约束条。

所述的液袋为长条状结构,液袋两端通过松紧带进行连接,液袋和松紧带共同组成环状结构;所述的液袋两侧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到温度交换装置;所述的液袋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橡胶材质的约束带,所述的约束带为C型结构,约束带套合在液袋的上部;约束带的开口处通过均匀分布的拉杆进行连接,拉杆的厚度小于约束带的厚度,所述的约束带的开口对应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水平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带两侧的端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竖向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液袋、进液管和出液管、温度交换装置的形式可以对液袋内的液体的温度进行不停的调整,将液袋内液体所吸收的人体的温度进行交换排出,保证温度的恒定,便于对儿童体温的控制;设置的约束带不会影响液体的循环流动,同时可以对液袋内流通液体的面积进行调整,实际是是对液袋与人体接触面积的调整,这样可以针对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还可以对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降温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儿科降温束带,它包括液袋1、松紧带2、约束条3。

所述的液袋1为长条状结构,液袋1两端通过松紧带2进行连接,液袋1和松紧带2共同组成环状结构;所述的液袋1两侧分别连接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所述的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连接到温度交换装置;所述的液袋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橡胶材质的约束带3,所述的约束带3为C型结构,约束带3套合在液袋1的上部;约束带3的开口处通过均匀分布的拉杆4进行连接,拉杆4的厚度小于约束带3的厚度,所述的约束带3的开口对应到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的水平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带3两侧的端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竖向的凹槽。

使用的过程中将本约束带套合在儿童的头部即可,将液袋对应到儿童的额头,松紧带可以保证将液袋拉伸贴紧到额头,进液管和出液管与温度交换装置之间连接使液袋内的液体为循环流动的形式,温度交换装置对液体的温度进行调整,可将液袋内液体吸收的人体所发出的热量在循环的过程中排出;约束带为C型结构,开口处对应到进液管和出液管,这样就保证了约束带在滑动的过程中,开口处对准到进液管和出液管,开口处的液袋就形成管状结构,对进液管和出液管内液体的流通起到排导作用,约束带移动时,其自身所挤压的位置不再有液体流通,这样,通过调整约束带的位置可以对液袋实际通液的面积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大小的儿童均可以使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降温操作。

约束带采用橡胶材质的材料制得,在约束带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凹槽,这样约束带也可以进行较为灵活的弯折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不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