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770发布日期:2019-01-22 21:5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喉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多功能喉镜。



背景技术:

喉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喉部的工具,其由活动连接的喉镜主体(喉镜片)和手柄两部分组成。通常在使用喉镜检查前,需要先用吸痰管对喉咙内部进行清理,以便于清晰的观察。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配合内窥镜使用。然而,传统的喉镜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吸痰、喉镜使用、内窥观察等操作均需要分步完成,每操作一个步骤均需要单独往患者喉咙内插入一个器械(吸痰管、喉镜片、导光管),不仅操作不便,耗时耗力,而且还会对患者造成多次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吸痰、喉镜使用、内窥操作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喉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喉镜,包括弧形的喉镜主体、手柄,喉镜主体与手柄活动连接;此外,还包括内窥镜、吸痰管,内窥镜包括相连的导光管和成像系统;所述导光管固定于喉镜主体的一侧,且沿着喉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从后端延伸至前端;所述喉镜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通道,通道沿着喉镜主体的长度方向从后端延伸至前端;所述吸痰管插装于通道内,且吸痰管的前端从通道的前端开口伸出,后端从通道的后端开口伸出,并连接吸痰器。

进一步地,所吸痰管的前端紧靠开口处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吸附通孔。

进一步地,所吸痰管的前端开口为斜向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集多项功能于一体,往患者喉咙内插一次器械即可完成吸痰、喉镜使用、内窥观察等三项操作,不仅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而且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二、本实用新型在吸痰管的前端紧靠开口处的管壁上开设有吸附通孔,这样即使吸痰管的端口触及呼吸道内部被堵塞之后,也能通过吸附通孔对痰块进行吸附,避免了堵塞现象;此外,将吸痰管的前端开口设计成斜向开口,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堵塞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所示:1、喉镜主体 2、手柄 3、导光管 4、成像系统 5、吸痰管6、吸痰器 7、通道 8、吸附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喉镜,包括弧形的喉镜主体1、手柄2,喉镜主体1与手柄2活动连接。以上并非重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增设了吸痰和内窥功能,具体还包括内窥镜、吸痰管5。

内窥镜包括相连的导光管3和成像系统4。导光管3固定于喉镜主体1的一侧,且沿着喉镜主体1的长度方向从后端延伸至前端。当喉镜主体1插入至喉咙内部时,导光管3也顺带着进入喉咙内部。通过导光管3前端的感应探头探测喉咙内部结构,并通过成像系统4成像,形成立体清洗的视野。

喉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通道7,通道7沿着喉镜主体1的长度方向从后端延伸至前端。吸痰管5插装于通道7内,且吸痰管5的前端从通道7的前端开口伸出,后端从通道7的后端开口伸出,并连接吸痰器6。当喉镜主体1插入至喉咙内部时,吸痰管5也顺带着进入喉咙内部。当需要清理喉咙时,只需要按压吸痰器6即可,而不需要单独插管。

此外,为了解决吸痰时,吸痰管5的开口端容易与呼吸道内壁接触而导致吸痰管5堵塞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还对吸痰管5的结构作了改进,具体结构为:在吸痰管5的前端紧靠开口处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吸附通孔8,且吸痰管5的前端开口为斜向开口。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