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938发布日期:2018-09-25 20:25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包扎是骨科外伤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绷带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品,用以固定和保护手术或受伤部位,是外科手术必备的医疗用品之一;传统的绷带包扎多采用人工包扎,不仅包扎速度慢,且医护人员的护理强度高。

经过检索,申请号为201521011950.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创伤骨科绷带缠绕装置,包括电机、转轴盘和绷带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盘,转轴盘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与转轴盘同轴心的圆形凹槽;转轴盘外侧表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卡槽,卡槽内卡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绷带轴,绷带轴上套有绷带卷筒;其虽然解决了人工包扎速度慢、护理人员护理强度高的问题,但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病人的身高或体位调整手柄环的高度,使得病人在包扎时容易发生伤口撕裂危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解决了传统人工包扎速度慢、护理人员护理强度高的问题,且在包扎时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身高实时调整支撑架的高度,避免了病人伤口的撕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气缸、活塞杆、托板、电机、减速机、传动轴、套筒、支撑架、转动架,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部一侧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侧设有阀门开关,通过阀门开关控制活塞杆的顶出高度,从而调整了缠绕装置的高度;所述活塞杆上部一侧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减速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两端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和套筒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时,套筒不转;所述套筒上部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半圆形结构,半圆形支撑架有利于患者手臂或腿部在支撑架上放置时的稳定性,防止绷带缠绕过程中手臂或腿部脱落造成二次伤害,一端封闭避免了患者防止手臂或腿部时伸出支撑架外部而被绷带缠绕装置打伤;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固定杆、伸缩杆Ⅰ、伸缩杆Ⅱ,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位于套筒一侧,所述固定杆上部一侧设有伸缩杆Ⅰ,所述伸缩杆Ⅰ为L形,所述伸缩杆Ⅰ通过紧固旋钮Ⅰ与固定杆连接,通过调整伸缩杆Ⅰ的伸出高度并利用紧固旋钮Ⅰ与固定杆固定,调整了绷带包扎时转动架的旋转半径,对于手臂或形体纤细的部位包扎时,减小包扎时转动架的旋转半径,提高了包扎的效率;所述伸缩杆Ⅰ一侧设有伸缩杆Ⅱ,所述伸缩杆Ⅱ通过紧固旋钮Ⅱ与伸缩杆Ⅰ连接,所述伸缩杆Ⅱ一端设有绷带卷,根据患者的不同体位,调整伸缩杆Ⅱ的伸出长度并利用紧固旋钮Ⅱ固定,实现了不同位置伤口的包扎。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部一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为万向轮,滚轮便于绷带缠绕装置的移动,避免了移动时人工搬移,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Ⅰ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L形伸缩杆Ⅰ的弯折处且加强筋两端与L形伸缩杆Ⅰ固定连接,加强筋增强了伸缩杆Ⅰ的支撑强度,提高了绷带缠绕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Ⅱ一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一端设有蝶形螺母Ⅰ,所述前挡板通过蝶形螺母Ⅰ与伸缩杆Ⅱ一端固定连接,前挡板避免了绷带卷在包扎时甩出伸缩杆Ⅱ;所述前挡板一侧设有后挡板,所述绷带卷位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所述后挡板一侧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一侧设有蝶形螺母Ⅱ,根据包扎带的规格调整前挡板和后挡板的距离,并利用轴套一侧的蝶形螺母Ⅱ使后挡板与伸缩杆Ⅱ固定,避免了包扎时绷带卷在伸缩杆Ⅱ上来回移动影响包扎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动架数量为2-4个,且转动架绕传动轴均匀分布,多个转动架同时转动,实现了病人多个伤口的一次固定同时完成包扎的功能,提高了包扎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伸缩杆Ⅰ、伸缩杆Ⅱ材质为铝合金或镁合金,铝合金或镁合金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避免了绷带缠绕装置运转时发生侧翻造成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解决了传统人工包扎速度慢、护理人员护理强度高的问题,且在包扎时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身高实时调整支撑架的高度,避免了病人伤口的撕裂;

2)底座下部一侧设有滚轮,滚轮为万向轮,滚轮便于绷带缠绕装置的移动,避免了移动时人工搬移,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3)伸缩杆Ⅰ一侧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L形伸缩杆Ⅰ的弯折处且加强筋两端与L形伸缩杆Ⅰ固定连接,加强筋增强了伸缩杆Ⅰ的支撑强度,提高了绷带缠绕装置的稳定性;

4)伸缩杆Ⅱ一端设有前挡板,前挡板一端设有蝶形螺母Ⅰ,前挡板通过蝶形螺母Ⅰ与伸缩杆Ⅱ一端固定连接,前挡板避免了绷带卷在包扎时甩出伸缩杆Ⅱ;前挡板一侧设有后挡板,绷带卷位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后挡板一侧设有轴套,轴套一侧设有蝶形螺母Ⅱ,根据包扎带的规格调整前挡板和后挡板的距离,并利用轴套一侧的蝶形螺母Ⅱ使后挡板与伸缩杆Ⅱ固定,避免了包扎时绷带卷在伸缩杆Ⅱ上来回移动影响包扎效果;

5)述转动架数量为2-4个,且转动架绕传动轴均匀分布,多个转动架同时转动,实现了病人多个伤口的一次固定同时完成包扎的功能,提高了包扎的效率;

6)固定杆、伸缩杆Ⅰ、伸缩杆Ⅱ材质为铝合金或镁合金,铝合金或镁合金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避免了绷带缠绕装置运转时发生侧翻造成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中A局部放大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中B局部放大图;

图中:11-底座,12-滚轮,13-气缸,14-活塞杆,15-阀门开关,16-托板,17-电机,18-减速机,19-传动轴,20-套筒,21-轴承,22-支撑架,23-转动架,24-固定杆,25-伸缩杆Ⅰ,26-紧固旋钮Ⅰ,27-加强筋,28-伸缩杆Ⅱ,29-紧固旋钮Ⅱ,30-绷带卷,31-前挡板,32-蝶形螺母Ⅰ,33-后挡板,34-轴套,35-蝶形螺母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骨科用绷带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1、气缸13、活塞杆14、托板16、电机17、减速机18、传动轴19、套筒20、支撑架22、转动架23,所述底座11上部一侧设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上部一侧设有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一侧设有阀门开关15,通过阀门开关15控制活塞杆14的顶出高度,从而调整了缠绕装置的高度;所述活塞杆14上部一侧设有托板16,所述托板16上设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一侧设有减速机18,所述减速机18一侧设有传动轴19,所述传动轴19和减速机18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9上设有套筒20,所述套筒20两端设有轴承21,所述传动轴19和套筒20通过轴承21活动连接,电机17带动传动轴19转动时,套筒20不转;所述套筒20上部一侧设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半圆形结构,半圆形支撑架22有利于患者手臂或腿部在支撑架22上放置时的稳定性,防止绷带缠绕过程中手臂或腿部脱落造成二次伤害,一端封闭避免了患者防止手臂或腿部时伸出支撑架22外部而被绷带缠绕装置打伤;所述传动轴19上设有转动架23,所述转动架23包括固定杆24、伸缩杆Ⅰ25、伸缩杆Ⅱ28,所述固定杆24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9上并位于套筒20一侧,所述固定杆24上部一侧设有伸缩杆Ⅰ25,所述伸缩杆Ⅰ25为L形,所述伸缩杆Ⅰ25通过紧固旋钮Ⅰ26与固定杆24连接,通过调整伸缩杆Ⅰ25的伸出高度并利用紧固旋钮Ⅰ26与固定杆24固定,调整了绷带包扎时转动架23的旋转半径,对于手臂或形体纤细的部位包扎时,减小包扎时转动架23的旋转半径,提高了包扎的效率;所述伸缩杆Ⅰ25一侧设有伸缩杆Ⅱ28,所述伸缩杆Ⅱ28通过紧固旋钮Ⅱ29与伸缩杆Ⅰ25连接,所述伸缩杆Ⅱ28一端设有绷带卷30,根据患者的不同体位,调整伸缩杆Ⅱ28的伸出长度并利用紧固旋钮Ⅱ29固定,实现了不同位置伤口的包扎。

所述底座11下部一侧设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为万向轮,滚轮12便于绷带缠绕装置的移动,避免了移动时人工搬移,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所述伸缩杆Ⅰ25一侧设有加强筋27,所述加强筋27位于L形伸缩杆Ⅰ25的弯折处且加强筋27两端与L形伸缩杆Ⅰ25固定连接,加强筋27增强了伸缩杆Ⅰ25的支撑强度,提高了绷带缠绕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伸缩杆Ⅱ28一端设有前挡板31,所述前挡板31一端设有蝶形螺母Ⅰ32,所述前挡板31通过蝶形螺母Ⅰ32与伸缩杆Ⅱ28一端固定连接,前挡板31避免了绷带卷在包扎时甩出伸缩杆Ⅱ28;所述前挡板31一侧设有后挡板33,所述绷带卷30位于前挡板31和后挡板33之间,所述后挡板33一侧设有轴套34,所述轴套34一侧设有蝶形螺母Ⅱ35,根据包扎带的规格调整前挡板31和后挡板33的距离,并利用轴套34一侧的蝶形螺母Ⅱ35使后挡板33与伸缩杆Ⅱ28固定,避免了包扎时绷带卷30在伸缩杆Ⅱ28上来回移动影响包扎效果。

所述转动架23数量为2-4个,且转动架23绕传动轴19均匀分布,多个转动架23同时转动,实现了病人多个伤口的一次固定同时完成包扎的功能,提高了包扎的效率。

所述固定杆24、伸缩杆Ⅰ25、伸缩杆Ⅱ28材质为铝合金或镁合金,铝合金或镁合金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避免了绷带缠绕装置运转时发生侧翻造成医疗事故。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