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起身辅助椅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4744发布日期:2019-07-13 08:5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卧床起身辅助椅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床起身辅助椅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轮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使用者借助轮椅能够任何想到达地方。但是,他们无法独立的从床上、沙发上到达轮椅或者从轮椅回到床上、沙发上,需要依靠别人帮助使用者到达轮椅上或者回到床上、沙发上,尤其对于双腿失去知觉的,这样必要使别人花费很大的力气,甚至别人在帮助使用人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使使用人摔倒,造成使用人情况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床起身辅助椅,以解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从床上到达轮椅不便,需要别人花费很大力气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包括:靠背、座垫、底座和两个扶手组件;

所述靠背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扶手组件的后端;所述座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扶手组件的下方;两个所述扶手组件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组与所述底座的前端相连;

所述底座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本体和旋转轮组;

所述扶手本体的前端与连接杆组连接,所述扶手本体的后端与靠背可拆卸连接;

所述扶手本体设置在所述旋转轮组的上方;

所述旋转轮组与所述座垫通过第一连接带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轮组转动缠绕所述第一连接带使所述座垫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轮组包括套筒、旋转轴、限位座、和两个第一连接带;

所述套筒的侧面与所述扶手本体固接;所述旋转轴套接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座,两个所述限位座的侧面与所述套筒的两端卡接;

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缠绕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缠绕区,在所述缠绕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设置;

所述套筒的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旋转区对应。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座为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套接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孔内,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入孔能够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旋转轮组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通过所述旋转轮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带缠绕在所述旋转轮组;

所述座垫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带;

所述第一连接带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带对应,且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包括框架和靠垫;所述框架包括用于连接靠垫的靠垫座、两个第三连接杆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四连接杆;

两个所述扶手组件上分别设置有锁紧孔;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能够插入所述锁紧孔以实现所述靠背与所述扶手组件的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能够远离所述锁紧孔,实现所述靠背与所述扶手组件的拆分。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加强肋;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扶手组件的前端,且所述第二连接杆自下而上组件向前倾斜;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均设置一所述万向轮;

所述加强肋连接底座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万向轮;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它的工作工程为:首先,使座垫从扶手组件拆卸下来,让使用者坐在座垫上;然后,从扶手组件上拆卸靠背,移动卧床起身辅助椅,由于两个扶手组件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组与底座的前端相连,卧床起身辅助椅的后端能够逐渐向坐在床上的使用者靠近,并使卧床起身辅助椅移动到人的下方;接着,连接座垫与扶手组件,并连接靠背与扶手组件;这样就实现使用者坐在卧床起身辅助椅上,最后,通过别人推动卧床起身辅助椅,使使用者离开床上。

在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下端设置万向轮,方便卧床起身辅助椅移动;通过座垫与扶手组件的可拆卸连接,并使卧床起身辅助椅移动到使用者的身体的下方,可以方便使用者坐在卧床起身辅助椅上,减轻了别人的辅助使用者坐到卧床起身辅助椅的工作量,节省了体力,并且,这样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减少甚至避免使用者被摔倒等意外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以解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从床上到达轮椅不便,需要别人花费很大力气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设备,包括所述卧床起身辅助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设备,通过卧床起身辅助椅可以帮助病人运输到医生的指定的位置,减轻了医护人员移动病人所花费的体力。其中,卧床起身辅助椅的结构以及有益效果,上述已经作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拆除靠背和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中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扶手组件;200-座垫;300-靠背;400-底座;500-连接杆组;600-脚踏板;110-扶手本体;120-套筒;130-旋转轴;140-第一连接带;150-蜗轮蜗杆减速机;111-锁紧孔;121-第一通孔;131-限位件;132-缠绕区;151-输入孔;210-第二连接带;310-框架;311-靠垫座;312-第三连接杆;313-第四连接杆;410-第一支撑杆;420-第二支撑杆;430-第三支撑杆;421-第一连接部;422-第二连接部; 510-第一连接杆;520-第二连接杆;530-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包括:靠背300、座垫200、底座400和两个扶手组件100;靠背300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扶手组件100的后端;座垫200可拆卸连接于扶手组件100的下方;两个扶手组件100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组500与底座400的前端相连;底座400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图中没有画)。

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它的工作工程为:首先,使座垫200从扶手组件100拆卸下来,让使用者坐在座垫200上;然后,从扶手组件100上把靠背300拆卸下来,移动卧床起身辅助椅,由于两个扶手组件100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组500与底座400的前端相连,卧床起身辅助椅的后端能够逐渐向坐在床上的使用者靠近,并使卧床起身辅助椅移动到人的下方,参考图3所示;接着,连接座垫 200与扶手组件100,并连接靠背300与扶手组件100;这样就实现使用者坐在卧床起身辅助椅上,最后,通过别人推动卧床起身辅助椅,使使用者离开床上。

在实施例,通过在底座400的下端设置万向轮,方便卧床起身辅助椅移动;通过座垫200与扶手组件100的可拆卸连接,并使卧床起身辅助椅移动到使用者的身体的下方,可以方便使用者坐在卧床起身辅助椅上,减轻了别人的辅助使用者坐到卧床起身辅助椅的工作量,节省了体力,并且,这样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减少甚至避免使用者被摔倒等意外的产生。

为了减少使用者在离开床的过程中,座垫200与床面的摩擦,扶手组件100能够使座垫200上升或者下降。在本实施例中,扶手组件 100包括扶手本体110和旋转轮组;扶手本体110的前端与连接杆组 500连接,扶手本体110的后端与靠背300可拆卸连接;扶手本体110 设置在旋转轮组的上方;旋转轮组与座垫200通过第一连接带140 连接,通过旋转轮组转动使第一连接带140缠绕在旋转轮组上,使座垫200上升,这样就实现座垫200脱离床面目的,减少了座垫200 与床面的摩擦。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旋转轮组包括套筒120、旋转轴130、限位座、和两个第一连接带140;套筒120的侧面与扶手本体110固接;旋转轴130套接在套筒120内,且旋转轴130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座,两个限位座的侧面与套筒120的两端卡接;旋转轴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缠绕第一连接带140的缠绕区132,在缠绕区1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件131,限位件131均沿旋转轴130的周向设置;套筒12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21,两个通孔分别与旋转区对应。也就是,旋转轴130套接在套筒120中,通过旋转轴130 两端连接限位座限定旋转轴130沿套筒12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带140一端连接在缠绕区132,第一连接带14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21与座垫200连接,通过第一连接带140缠绕在缠绕区132 上,实现座垫200的上升;为了限制第一连接带140的缠绕位置,在缠绕区132的两端设置限位件131,通过限位件131可以限定第一连接带140缠绕在旋转轴130的位置。

其中,带动旋转轴130转动的驱动结构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限位座为蜗轮蜗杆减速机150;旋转轴13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套接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50的输出孔内,蜗轮蜗杆减速机150的输入孔151能够与驱动机构连接。也就是,驱动机构与输入孔151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蜗轮蜗杆减速机150 的蜗杆转动,使蜗轮蜗杆减速机150的蜗轮转动,从而使与涡轮卡接的旋转轴130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带140能够缠绕在缠绕区132,实现座垫200上升的目的。其中,驱动机构有多种,例如通过手动的摇杆或者电机。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带动旋转轴130转动的结构其他结构,例如,齿轮传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提高使用者,手扶扶手组件100的舒适度,扶手组件100还包括扶手套,扶手套包裹在扶手本体110和旋转轮组的外侧,且扶手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连接带140穿过第二通孔与旋转轮组连接。也就是,第一连接带140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21,然后穿过第二通孔与座垫200连接。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使座垫200能够升降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旋转轮组能够沿扶手本体110的轴线方向旋转,当旋转轮组在扶手本体110的正下方,座垫200为最低点,当旋转轮组绕扶手本体110旋转,能够使座垫200上升,实现座垫 200远离床面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旋转轮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带140,通过旋转轮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带140缠绕在旋转轮组;座垫2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带210;第一连接带140 分别与第二连接带210对应,且第一连接带140与第二连接带210 通过卡扣(图中没有标)连接。通过卡扣连接实现第一连接带140 与第二连接带210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座垫200与扶手组件100 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座垫200与扶手组件100的可拆卸连接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与旋转轮组连接的四个第一连接带140依次与第三连接带连接;第三连接带能够与座垫200四周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靠背300包括框架310和靠垫;框架310包括用于连接靠垫的靠垫座311、两个第三连接杆312和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杆312的第四连接杆313;两个扶手组件100上分别设置有锁紧孔 111;两个第三连接杆312的底端能够插入锁紧孔111以实现靠背300 与扶手组件100的连接,且两个第三连接杆312的底端能够远离锁紧孔111,实现靠背300与扶手组件100的拆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两个扶手组件100上分别设置有锁紧孔111;两个第三连接杆312的底端分别卡接在锁紧孔111中。当第三连接杆312插入锁紧孔111,实现靠背300与扶手组件100的连接,当第三连接杆312远离锁紧孔111,实现靠背300与扶手组件100的拆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供能够使锁紧孔111卡紧第三连接杆312,使第三连接杆312不容易从锁紧孔111脱离,锁紧孔111的结构可以类似于锁头结构。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孔111设置在扶手本体110的后端。

为了提高卧床起身辅助椅的安全性,靠背3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人坐到座垫200后,通过卡扣连接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实现防止使用者向前倾倒的目的,起到安全带的作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杆组500包括第一连接杆510、第二连接杆520和加强肋530;第一连接杆510与底座400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接杆520连接第一连接杆510和扶手组件 100的前端,且第二连接杆520自下而上组件向前倾斜;两个第一连接杆510的下端均设置一万向轮;加强肋530连接底座400和第二连接杆520的中间部分。通过第一连接杆510与底座400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接杆520连接第一连接杆510和扶手组件100的前端,且第二连接杆520自下而上组件向前倾斜,使卧床起身辅助椅的重心向前,使卧床起身辅助椅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且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保护;通过加强肋530、第一连接杆510和第二连接杆520形成一个三角结构,加强了连接杆组500的承受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400 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杆410、第二支撑杆420和第三支撑杆430,且第一支撑杆410与第三支撑杆430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撑杆410 的自由端与第三支撑杆430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第二支撑杆 420与两个第一连接杆510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减轻卧床起身辅助椅自身重量,方便使用者的移动。当然,底座400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底座400为平板结构。

为了方便搬运卧床起身辅助椅,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杆420包括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第一连接部421插入第二连接部422,且第一连接部421能够沿第二连接部422的长度方向移动位置。也就是,当床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二连接杆520之间距离时,使第一连接部421沿第二连接部422的长度方向移动位置,使两个第二连接杆520之间距离增大,能够使卧床起身辅助椅的底座400的位置移动到人的臀部以下,方便移动使用者到卧床起身辅助椅上。

为了提高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卧床起身辅助椅还包括设置在底座 400的前端的两个脚踏板600,也就是,两个脚踏板600连接在第二连接杆520上,通过脚踩脚踏板600,使使用者感觉更加的舒适。为了使人们搬运卧床起身辅助椅更加方便,脚踏板600与底座400的前端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卧床起身辅助椅。

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通过卧床起身辅助椅可以帮助病人运输到医生的指定的位置,减轻了医护人员移动病人所花费的体力。其中,卧床起身辅助椅的结构以及有益效果,上述已经作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