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709发布日期:2019-01-29 18:1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仪,特别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办公室颈椎病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的“职业病”,主要因为上班族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使得上班族的肩部、颈椎长时间同一姿势受力,时间久了容易僵硬,很容易出现肩颈不适,甚至不少年轻人得了颈椎病。

上班族工作比较繁忙,根本没心思关心颈椎问题,只是一味的忙碌工作,熟不知经常埋头伏案,会使得颈椎正常的生理屈度变直,引起颈椎松动、增生、肌肉紧张等多种不适症状,从而刺激颈部周围神经或血管,导致颈椎病痛。

经过医学分析,按摩能给颈椎病带来缓解的作用,市场上也涌现了很多颈部按摩仪,不过大多数的颈部按摩仪是通过脚底按摩仪改装过来的,颈部按摩仪的摆臂需要留有一定的间距供给颈部,而脚底的按摩仪的传动机构使得摆臂间距过小,如果硬将尺寸变大,会增加按摩仪的重量和体积,得不偿失;另外,大部分的摆臂的安装方式是套轴承安装,安装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电机和齿轮组件,电机上设有蜗杆且与齿轮组件啮合,齿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偏心轴齿轮,偏心轴齿轮上设有台阶,还包括与底座配合固定的上盖,上盖对称设有供偏心轴齿轮的台阶通过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齿轮的台阶顶部均设有供摆臂安装的凸缘,摆臂包括座体和盖体,座体和盖体底部设有与凸缘适配的切槽,摆臂和偏心轴齿轮通过凸缘和切槽的配合以扣接方式活动连接,且座体和盖体之间用螺丝紧固。

所述摆臂的座体一侧设有限位凸件,上盖顶部对称设有与限位凸件适配的导向槽。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轮,主动轮分别与蜗杆和其中一个传动轮啮合,两个传动轮分别与两个偏心轴齿轮啮合。

所述主动轮和传动轮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垫圈,且用螺丝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偏心轴齿轮底部设有第一垫圈,顶部设有第二垫圈,且用螺丝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主动轮为台阶齿轮。

所述座体内设有用于提高座体外部温度的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灯,且与座体通过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新的齿轮传动形式,使得摆臂之间间距放大,改变原有的按摩仪重量过大或摆臂间距过短的问题;同时,采用了扣接的摆臂的安装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摆臂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齿轮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摆臂和偏心轴齿轮的配合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电机2和齿轮组件,电机2上设有蜗杆3且与齿轮组件啮合,齿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偏心轴齿轮4,偏心轴齿轮4上设有台阶6,还包括与底座1配合固定的上盖5,上盖5对称设有供偏心轴齿轮4的台阶6通过的孔7,所述偏心轴齿轮4的台阶6顶部均设有供摆臂8安装的凸缘11,摆臂8包括座体9和盖体10,座体9和盖体10底部设有与凸缘11适配的切槽12,摆臂8和偏心轴齿轮4通过凸缘11和切槽12的配合以扣接方式活动连接,且座体9和盖体10之间用螺丝紧固,偏心轴齿轮4为一体成型,摆臂8和偏心轴齿轮4通过凸缘11和切槽12的配合实现配合联动,摆臂8为贴合人体颈部的构造,每个摆臂8以偏心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两个摆臂8相向和背向同步运动实现模拟人工按摩手法。

所述摆臂8的座体9一侧设有限位凸件13,上盖5顶部对称设有与限位凸件13适配的导向槽14,座体9上的限位凸件13和上盖5的导向槽14的配合防止了摆臂8在偏心轴齿轮4上的自转。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主动轮15和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轮16,主动轮15分别与蜗杆3和其中一个传动轮啮合,两个传动轮16分别与两个偏心轴齿轮4啮合,电机2驱动蜗杆3,由于蜗杆3与主动轮15啮合,主动轮15又和其中一个传动轮啮合,传动轮16同时又和偏心轴齿轮4啮合,使得偏心轴齿轮4反向同步运动。

所述主动轮15和传动轮1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垫圈17,且用螺丝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垫圈17为石墨垫圈。

所述偏心轴齿轮4底部设有第一垫圈17,顶部设有第二垫圈18,且用螺丝固定在底座1上,第二垫圈18为塑料垫圈。

所述主动轮15为台阶齿轮,台阶齿轮为减速用。

所述座体9内设有用于提高座体9外部温度的加热装置,在按摩的同时增加一个热能,类似毛巾热敷的效果,按摩的效果更好。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灯19,且与座体9通过螺丝固定,加热灯19为红外加热形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