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221发布日期:2019-04-20 03:1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自毁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及工业使用的注射及冲洗装置,均为普通注射器或冲洗器,自毁式注射器或冲洗器,自毁式注射器或冲洗器为将芯杆拉出后折断或锁定即完成自毁或不再重复使用。该操作增加护理人员负担,护理人员需要用力操作才能完成,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当心针刺伤,并且因相关零件引起的推注力的变化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舒适感;除此之外,这种自毁式注射器或冲洗器的结构较一般复杂,零件要求的精度比较高,产品不良率很高,所以给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自毁式注射器完成自毁过程时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的危害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安全自毁型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其包括一针筒,其特点在于,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

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由外至内依次活动地套设于所述针筒内;

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针筒内;

第一卡位装置;

第二卡位装置;

其中,所述卡块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位装置或第二卡位装置,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卡位装置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卡位装置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较佳地,所述卡块设于所述第二内杆的外壁面,所述第一卡位装置为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一内杆的尾端;所述第二卡位装置为一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内杆的中部;

其中,所述卡块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开口,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所述卡块与所述开口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的相背移动。

较佳地,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内杆相对所述第一内杆沿轴向的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导向轨与导向槽,所述导向轨设于所述第一内杆,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二内杆的首端,所述导向轨与所述导向槽配合限定所述第二内杆相对所述第一内杆沿轴向的移动。

较佳地,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相对所述针筒沿轴向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内杆的外壁,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针筒的限位圈上,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滑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槽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内杆相对所述针筒沿轴向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内杆的首端还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卡设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针筒的尾端的一侧面,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开口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相背移动。

较佳地,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内杆的尾端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槽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内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定位槽用于限制所述卡块的沿轴向转动。

较佳地,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一内杆的尾端与所述开口之间,且所述定位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一内杆的尾端向首端方向递减。

较佳地,所述卡块设于所述第一内杆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卡位装置为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内杆;所述第二卡位装置为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内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其中,所述卡块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或所述第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三卡槽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内杆的材质为可延展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卡位装置配合以及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卡位装置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相对移动以及相背移动,使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在使用完后,所述第一内杆和所述第二内杆全部落于所述针筒内,不能拉出重复使用;同时,由于操作整个过程中,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的针头部分始终为使用时方向和状态,有效保护自身和其他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第二内杆和限位圈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第一内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第一内杆、第二内杆和限位圈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第一内杆、第二内杆和限位圈的终止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终止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E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第二内杆和限位圈的初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第一内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第一内杆的另一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第一内杆、第二内杆和限位圈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G-G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第一内杆、第二内杆和限位圈的终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H-H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针筒1

第一内杆2

卡槽21

开口22

导向轨23

第一限位凸起24

定位槽25

第二内杆3

导向槽32

第二限位凸起33

第二卡槽36

第三卡槽37

限位圈4

限位槽41

卡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请结合图1-图12予以理解,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其包括:针筒1、第一内杆2、第二内杆3、卡块5、第一卡位装置和第二卡位装置。

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由外至内依次活动地套设于针筒1内。第一内杆2的材质为可延展性材料。

卡块5设于第二内杆3的外壁面。

所述第一卡位装置设于第一内杆2的尾端;所述第二卡位装置设于第一内杆2的中部;卡块5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位装置或第二卡位装置。卡块5与所述第一卡位装置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卡块5与所述第二卡位装置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的相背移动。具体来说,在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初始状态,卡块5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位装置;在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终止状态,卡块5卡设于所述第二卡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位装置为卡槽21,卡槽21设于第一内杆2的尾端;所述第二卡位装置为一开口22,开口22设于第一内杆2的中部。卡块5用于卡设于卡槽21或开口22,卡块5与卡槽21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卡块5与开口22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的相背移动。

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限定第二内杆3相对第一内杆2沿轴向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导向轨23与导向槽32,导向轨23设于第一内杆2,导向槽32设于第二内杆3的首端,导向轨23与导向槽32配合限定第二内杆3相对第一内杆2沿轴向的移动。在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初始状态,导向轨23所在的平面与导向槽32的中心线形成有一角度,导向轨23限制第二内杆3在第一内杆2内向针筒1的首端的方向移动;第二内杆3沿轴向转动所述角度后,导向轨23进入导向槽32,并滑设于导向槽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为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也可以是其他数值。

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第一内杆2相对针筒1沿轴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4和限位槽41,第一限位凸起24设于第一内杆2的外壁,限位槽41设于针筒1的限位圈4上,第一限位凸起24滑设于限位槽41,第一限位凸起24和限位槽41配合限制第一内杆2相对针筒1沿轴向转动。限位圈4用于固定第一内杆2,限位圈4上的限位槽41和第一内杆2上第一限位凸起24相互配合限定第一内杆2相对针筒1只能通过第一限位凸起24沿轴向前后移动,而不能沿轴向转动。

第二内杆3的首端还设有第二限位凸起33,第二限位凸起33卡设于开口22靠近针筒1的尾端的一侧面,第二限位凸起33与开口22配合限制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相背移动。

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还包括定位槽25,定位槽25设于第一内杆2的尾端的内壁上,定位槽25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内杆2的长度方向,定位槽25用于限制卡块5的沿轴向转动。定位槽25位于第一内杆2的尾端与开口22之间,且定位槽25的深度沿第一内杆2的尾端向首端方向递减。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相互配合,在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初始状态,即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未使用时,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最大距离分离并通过导向轨与导向槽配合、以及卡块与卡槽配合限定最大长度内。

使用完安全自毁型注射器后,轻轻旋转第二内杆90度,使卡块落于定位槽内,导向轨也对应于导向槽,轻轻向前推第二内杆至最短距离,此时卡块卡接于第一内杆的开口,即完成锁定,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全部落于针筒内,不能拉出重复使用。同时,由于操作整个过程中,所述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的针头部分始终为使用时方向和状态,有效保护自身和其他人身安全。

在旋转第二内杆的过程中,第二内杆的第二限位凸起卡设于第一内杆的开口,配合限制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的沿轴向相背移动。

实施例2

请结合图13-图19予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安全自毁型注射器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卡块5设于所述第一内杆2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卡位装置为第二卡槽36,所述第二卡槽36设于所述第二内杆3;所述第二卡位装置为第三卡槽37,所述第三卡槽37设于所述第二内杆3的尾端与所述第二卡槽36之间;其中,所述卡块5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36或所述第三卡槽37,所述卡块5与所述第二卡槽36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所述卡块5与所述第三卡槽37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内杆2和第二内杆3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第二卡槽36和第三卡槽37均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杆2的外壁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卡槽36和第三卡槽37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沿第一内杆2的周向设置。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