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360发布日期:2019-03-05 18:1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体位垫。



背景技术:

在骨科外科手术中,大量手术病人术后会留置引流管,从而起到体液引出的作用。引流管大都开在病人腰侧,因此可引起病人侧腰不适,术后早期多有腰痛,主要是插管引起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放置引流管后输尿管反流所致;因此,病人应卧床休息,并且保持侧卧位或半卧位,以便利于尿液引出。目前可供病人保持体位的靠垫大都采用医院随手易得的物品来临时充用,如枕头或卷起的棉被等,效果并不理想。枕头或卷起的棉被等毕竟不是专用于体位保持的器具,不仅很容易使得病人体位发生偏移;同时,在病人体重压在枕头或棉被上后,引流管也会被挤压在病人皮肤与枕面或被面之间,使得引流管受压封闭,进而引起引流不畅,这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还会加重病情,为医患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多功能体位垫,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舒适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不仅能杜绝因引流管受压而引起的引流不畅问题,进而缓解病人局部疼痛,同时可随时进行引流切口的观察,从而对病人病情的康复带来积极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垫体的可供病人身体倚靠的倚靠面外形呈倾斜面状;在垫体的倚靠面处贯穿垫体而设置有安装孔;以安装孔的位于垫体的倚靠面处孔端为内孔端,安装孔的相对内孔端的另一孔端为外孔端,安装孔的内孔端外形为长边水平延伸的长方孔状;本体位垫包括滑块,安装孔内孔端的长边处布置滑轨,滑块与上述滑轨间构成可作水平直线动作的滑轨导向配合,所述滑块两侧壁与内孔端的两宽边之间以可伸缩的波纹板或弹力板衔接彼此;本体位垫还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同轴固接于安装孔的外孔端处,波纹管的另一端贯穿滑块并与滑块间构成固接配合,以使得波纹管管腔构成用于供引流管穿行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垫体外形呈钝角三角体状,垫体的两条钝角边所处平面分别构成倚靠面以及供安装孔的外孔端安置的安置面,且倚靠面与安置面间圆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孔端的两长边处彼此反向的凹设有凹槽,凹槽槽长方向平行上述长边的长度方向,所述凹槽构成上述滑轨;滑块处对应上述凹槽而配合有用于卡入上述凹槽的滚轮,滑块与凹槽间构成导向方向平行上述长边长度方向的滚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孔端长边处彼此相向延伸有延伸板,延伸板与该长边间所配合形成的台阶面构成用于托撑滑块及波纹板的托撑面;两延伸板之间间距等于波纹管内径。

优选的,所述滑块以及波纹板的与病人皮肤接触的一面覆设有软垫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包括由内孔端处水平内凹而形成的长方孔段以及衔接长方孔段与安装孔外孔端的衔接孔段;重合安装孔外孔端轴线而作垫体的水平剖切面,所述衔接孔段外形呈由长方孔段至外孔端口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垫体的基础上,通过在垫体内贯穿设置安装孔,并在安装孔内再套接波纹管,从而形成供引流管穿行的通道。与此同时,波纹管的位于非倚靠面的一端可以直接固接于垫体上,而波纹管的位于倚靠面的一端则设置滑块,以使得滑块可沿水平向的在安装孔内孔端处作往复的水平位移动作。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病人需要执行侧卧位或半卧位动作时,只需将引流管经由上述通道而穿过并最终接驳于积液收集器处,此时病人靠于垫体的倚靠面上,即可极为方便的保持上述体位。由于波纹管本身具备径向和轴向上的灵活动作性,因此即使病人因长久维持同一体位而不自觉作微小的体位调整,滑块也可随之灵敏的实现对应的滑轨动作,从而始终确保不会对软质的引流管乃至引流切口产生挤压,进而有效避免引流管受压而引起的引流不畅现象,并随之缓解病人局部疼痛,增加术后的舒适度。而当需要进行引流切口的适时观察时,只需通过沿安装孔的外孔端处的波纹管一端向内窥视即可,其操作极为便捷。此外,无论何种体型的病人,通过滑块相对垫体的位移性,均能够确保垫体及滑块处于最合适的托撑位置处,其工作适应性显然也可得到有效保证。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垫体采用钝角三角体状结构,此时垫体的两条钝角边所处平面分别构成倚靠面以及供安装孔的外孔端安置的安置面,而垫体的长边所处平面则构成垫体的底面。通过对垫体的钝角部位进行倒圆角,以确保病人倚靠时的舒适性。

3)、凹槽的设置,搭配滑块处的滚轮,从而实现滑块沿滑轨的灵活位移效果,以提升对病人身体动作时的感应灵敏性。延伸板的设置,则起到底部托撑滑块及波纹板的功能,从而在病人身体压于倚靠面上时,使得滑块与波纹板不至于被病人体重压塌,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寿命。此外的,由于延伸板承受了大部分的病人体重压力,也可使得滚轮相对凹槽的滚动动作的灵敏性不会受到破坏,从而使得无论病人如何做细小的体位调整,滑块始终能快速的响应病人动作并随之产生沿凹槽的滑动动作,其动作可靠性可得到有效保证。

4)、软垫层的设置,避免了病人身体直接压在硬质的滑块上而产生使用不适感。安装孔的后半段呈现漏斗状,从而以衔接孔段的漏斗状外形来预留出波纹管以灵活动作的区域,以方便滑块带动波纹管而随病人身体作相应的随动动作。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以经过波纹管轴线的水平面剖切垫体后,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俯视图;

图4为引流管相对波纹管的插接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引流管

10-垫体 10a-倚靠面 10b-安置面

11-安装孔 11a-凹槽 11b-延伸板

20-滑块 21-滚轮 30-波纹板 40-波纹管 50-软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4所示,包括钝角三角块状的垫体 10。如图1-2所示的,该垫体10中的相对平缓的坡面构成供病人依靠的倚靠面10a,而另一坡面则构成安置面10b。为确保病人的使用舒适度,此处的安置面10b与倚靠面10a之间圆滑过渡。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沿垫体10的倚靠面10a而水平贯穿垫体 10且穿出安置面10b而形成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外形结构可参照图3所示,也可以细分为长方孔状的长方孔段以及布置于长方孔段尾端处的扁平漏斗状的衔接孔段。上述长方孔段的位于倚靠面10a的孔端,也即前述安装孔11的内孔端为沿倚靠面10a水平延伸的长方孔口结构,以便于卡入滑块20。为确保滑块20相对安装孔11内孔端的配合效果,在安装孔11内孔端的长边处相向延伸有延伸板11b,从而构成由下而上托撑滑块20的托撑面;再在托撑面与倚靠面10a之间的安装孔11内孔端长边处布置凹槽11a,以便与滑块20处预留的滚轮21 间构成滚动配合。同时,滑块20与安装孔11内孔端的两宽边处则衔接配合有波纹板30,以确保无论滑块20处于何种位置时,波纹板30 均能与滑块20协同而起到遮蔽安装孔11内孔端的功能。滑块20与波纹板30上均覆设有一层起到软性托撑作用的软垫层50。

对于滑块20而言,如图3-4所示的,在滑块20上贯穿设置有贯穿孔。通过将波纹管40的一端嵌入上述贯穿孔内,并将波纹管40沿安装孔11开设方向延伸,直至波纹管40的另一端同轴嵌入安装孔11 的外孔端处,可使得该波纹管40形成供引流管a穿入的通道。该通道的设置,使得病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将引流管a沿滑块20 所在处穿入波纹管40,此后引流管a即可沿安装孔11外孔端引出并连通至积液收集器。再后,病人通过将身体依靠在垫体10的倚靠面 10a处,即可实现其侧卧位或半卧位的保持功能。由于波纹管40本身具备径向和轴向上的灵活动作性,因此即使病人因长久维持同一体位而不自觉作微小的体位调整,滑块20也可随之灵敏的实现对应的滑轨动作,从而始终确保不会对软质的引流管a乃至引流切口产生挤压,进而有效避免引流管a受压而引起的引流不畅现象,并随之缓解病人局部疼痛,增加术后的舒适度,其工作可靠性极高。此外,无论何种体型的病人,通过滑块相对垫体的位移性,均能够确保垫体及滑块处于最合适的托撑位置处,其工作适应性显然也可得到有效保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