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造口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914发布日期:2019-01-29 18:10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造口腹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造口腹带。



背景技术:

经过各种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都需要佩戴腹带,尤其是经开腹手术后的手术伤口大、腹部留置管路多、有伤口裂开风险的患者。泌尿科膀胱手术后的现有技术腹带,腹带上仅有两个造口,由于使用者体型以及医生的手术习惯等不相同的原因使得两个造口很难对准。

由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造口腹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造口腹带,其旨在改善现有的腹带造口不易与伤者的伤口对准、匹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双造口腹带,双造口腹带包括带本体、导尿管、储尿袋,带本体设置有第一造口窗、第二造口窗,第一造口窗通过导尿管与储尿袋连接,第二造口窗通过导尿管与储尿袋连接,第二造口窗能相对带本体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带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孔,第二造口窗包括基体,基体设置有造口,基体可封闭通孔,且基体能相对带本体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带本体设置有拉链,拉链能封闭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拉链包括第一拉链、第二拉链,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分别设置于基体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拉链的内侧设置有包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基体配置有用于固定导尿管的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导尿管设置有三通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多排卡扣,带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卡钩,卡扣与卡钩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造口窗能相对带本体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造口腹带的有益效果是:

带本体设置有两个造口窗,分别为第一造口窗、第二造口窗,可以用于在手术过程中有两个创口的使用者,进一步地,第一造口窗与使用者的一个创口贴合,根据使用者第二个创口的位置移动第二造口窗,使第二造口窗与使用者的第二个创口贴合。双造口腹带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此外,双造口腹带用于具有不同习惯的医生,两个医生术后的两个创口可能位于使用者不同的位置。第二造口窗能相对带本体滑动,以实现随意移动和固定的作用。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和造口开口处的不同,进行造口微调,使双造口腹带使用更加的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造口腹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造口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尿管与储尿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双造口腹带;101-第一拉链;102-第二拉链;110-带本体;112-自热装置;113-卡扣;114-卡钩;120-导尿管;130-储尿袋;140-第一造口窗;150-第二造口窗;151-基体;152-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造口腹带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造口腹带100,双造口腹带100包括带本体110、导尿管120、储尿袋130,带本体110设置有第一造口窗140、第二造口窗150,第一造口窗140通过导尿管120与储尿袋130连接,第二造口窗150通过导尿管120与储尿袋130连接,第二造口窗150能相对带本体110滑动。

详细地,带本体110设置有两个造口窗,分别为第一造口窗140、第二造口窗150,可以用于在手术过程中有两个创口的使用者,进一步地,第一造口窗140与使用者的一个创口贴合,根据使用者第二个创口的位置移动第二造口窗150,使第二造口窗150与使用者的第二个创口贴合。双造口腹带100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此外,双造口腹带100用于具有不同习惯的医生,两个医生术后的两个创口可能位于使用者不同的位置。第二造口窗150能相对带本体110滑动,以实现随意移动和固定的作用。

详细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造口窗15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

带本体11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造口窗150包括基体151,基体151设置有造口152,基体151可封闭设置于带本体110的通孔,且基体151能相对带本体110滑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带本体110设置有拉链,拉链能封闭上述通孔。详细地,拉链包括第一拉链101、第二拉链102,第一拉链101与第二拉链102分别设置于基体151相对的两侧。换言之,第一拉链101与第二拉链102共同组成拉链,该拉链可以封闭设置于带本体110的通孔,基体151设置于第一拉链101与第二拉链102之间,使基体151能相对带本体110滑动。

换言之,第一拉链101与第二拉链102相互匹配,基体151设置于拉链靠近带本体110的一侧,拉动第一拉链101,将基体151沿带本体110的长度方向移动,拉动第二拉链102,将基体151固定于带本体110的某一位置。通过第一拉链101、第二拉链102的打开与闭合实现基体151的滑动与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拉链的内侧设置有包布,通过于拉链靠近带本体110的一侧设置包布,可以避免拉链与皮肤进行摩擦,增加舒适度,包布可以为与拉链匹配的棉布,也可以为丝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造口窗150也可以通过其他设置方式与带本体110相对滑动。例如,带本体11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两条滑轨,第二造口窗150沿带本体110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滑块,通过滑块与滑轨的匹配以实现第二造口窗150相对带本体110滑动。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与滑轨过盈配合便于第二造口窗150的固定。或者,带本体11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夹层,第二造口窗150相对的两侧分别伸入两个夹层内,采用夹子将第二造口窗150与夹层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造口窗140固定设置于带本体110,第一造口窗140不与带本体110相对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造口窗140设置为与带本体110相对滑动,第一造口窗140与相对带本体110滑动的设置方式可以为第二造口窗150与相对带本体110滑动的设置方式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造口窗140与相对带本体110滑动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第二造口窗150与相对带本体110滑动的设置方式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造口窗140与第二造口窗150均采用现有技术的造口窗,本实施例将不再对其结构和构造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造口窗140与第二造口窗150的下端设置吸水棉(图中未示出),吸水棉可以吸收撒漏的尿液。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本体1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

在本实施例中,带本体110为双层的棉布条,带本体110呈长方形的条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带本体11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带本体110也可由其他材质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带本体110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在佩戴双造口腹带100的过程中,将带本体110两端连接即可,相应地,将带本体110两端拆卸,即可将双造口腹带100取下。

详细地,带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四列卡扣113,带本体110的另一端设置有卡钩114,卡扣113与卡钩114可拆卸连接。带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四排卡扣113,每一列有多排,另一端设置有一排卡钩114,卡钩114与每列卡扣113一一对应。进一步地,四列卡扣113沿带本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相邻的两列卡扣113之间的距离相同。

卡钩114可选地与四列卡扣113中的任意一列进行连接,以调节由带本体110围成的圆环的直径。通过卡钩114可选地与四列卡扣113中的任意一列连接,可以将双造口腹带100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且通过卡扣113与卡钩114配合使用,便于穿戴,避免在穿戴过程中擦伤使用者的伤口,给使用者造成伤害。且稳定性强,多次使用后,不易脱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带本体110也可以设置两列、三列或者多列卡扣113。

在其他实施例中,带本体110也可以通过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带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多列固定环,多列固定环沿带本体110的长度方向布置,带本体110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可穿过固定环,通过连接绳与多列固定环中的任意一列进行连接,以调节由带本体110围成的圆环的直径。此外,带本体110也可以通过粘扣调节由带本体110围成的圆环直径,带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母扣,另一端设置子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其他实施例中,带本体11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式以调节由带本体110围成的圆环直径。例如,带本体110一体设置,带本体110设置为松紧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带本体110的边缘摩擦使用者的皮肤,在本实施例中,带本体110边缘设置有包边,包边可以防止带本体110卷曲,从而避免卷曲后的带本体110磨破使用者的皮肤。

使用者佩戴双造口腹带100过程中,带本体110与皮肤直接接触,为了增加带本体110的透气性,使带本体110接触位置的皮肤正常排汗,避免因为长期不与空气接触导致瘙痒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带本体110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图中未示出),多个透气孔沿带本体1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带本体110设置为网格布,以增加其透气性。

此外,长期佩戴腹带后会导致伤口和皮肤接触空气较少,导致产生起痒,发热现象,是患者极不舒服。在本实施例中,带本体110设置有自热装置112。通过自热装置11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按摩患者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带本体110设置有四个自热装置112,四个自热装置112沿带本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自热装置112设置于造口窗的一侧,一个自热装置112设置于造口窗的另一侧,另一个自热装置112设置于造口窗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造口窗位于使用者的膀胱处,三个自热装置112分别对应人体左右两边的天枢穴、正下方的共元穴。使用者佩戴双造口腹带100过程中,带本体110会把肚脐进行密封,肚脐长期密封会导致,肠胃和内脏不适。另一个自热装置112安装于肚脐处,对应肚脐处的命门穴。通过自热装置11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按摩换车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能够使患者减轻不适感。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带本体110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自热装置112。

在本实施例中,自热装置112与带本体110可拆卸连接,自热装置112可持续散发热量,自热装置112的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暖宝宝。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自热装置112也可以先与其他供热装置换热之后再与带本体110连接,然后使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尿管120与储尿袋1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

呈上所述,第一造口窗140通过导尿管120与储尿袋130连接,第二造口窗150通过导尿管120与储尿袋1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尿管120为医用管道,为了更好地将导尿管120与带本体110固定,带本体110配置有用于固定导尿管120的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固定件将导尿管120固定于带本体110,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导尿管12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导尿管120设置有三通阀(图中未示出),可以选择导尿管120是否与第一造口窗140或第二造口窗150或储尿袋130联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储尿袋130设置有单向阀(图中未示出),导尿管120通过单向阀与储尿袋130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单向阀的设置,避免储尿袋130内的尿液撒漏。本实施例使用的单向阀为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本实施例将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导尿管120也可以与储尿袋130通过截止阀进行连接。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尿管120可以与储尿袋13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采用容量为500ml的储尿袋130,较小的容量可以降低储尿袋130的重量,此外,储尿袋130可以与裤子内侧进行贴合,不易被人发现。在其他实施例中,储尿袋130也可以制作成其他规格,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对其规格做出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造口腹带100的主要优点在于:

带本体110设置有两个造口窗,分别为第一造口窗140、第二造口窗150,可以用于在手术过程中有两个创口的使用者,进一步地,第一造口窗140与使用者的一个创口贴合,根据使用者第二个创口的位置移动第二造口窗150,使第二造口窗150与使用者的第二个创口贴合。双造口腹带100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此外,双造口腹带100用于具有不同习惯的医生,两个医生术后的两个创口可能位于使用者不同的位置。第二造口窗150能相对带本体110滑动,以实现随意移动和固定的作用。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和开口处的不同,进行造口窗微调,使双造口腹带100使用更加的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